为什么明神宗的身体有一个奇怪的姿势?

朱翊钧的“卧姿”极为罕见,没有文字记载。为什么他死后要把尸体做成这样?王秀玲大胆断定这是“七星葬法”,皇帝的埋葬密码突然被破解了!原来从骨架上看,身体是侧卧的,腿微微弯曲像睡觉,很像天上的北斗七星。在此基础上,王分析了这种葬式的产生——

朱翊钧的葬式源于天象。

在过去,“北斗七星”被认为是北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的中心。属于星宿中的紫薇园。宋代,郑樵在《同治》中将魏紫、太尉、石天并称为三壁。三元是指三个星区。紫薇苑是以北斗七星为中心,周边星星环绕的星区。在古代,占星的变化常被用来预测人事的吉凶,三面墙与世界相对应。魏紫墙相当于地球上的皇帝,是皇帝星所在的地方。所以北极星北斗也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明代学者、藏书家郎英在《天文七稿》中说“天子之居,名曰陈子”。封建帝王总以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子,所以习惯称皇帝为“真龙天子”,信奉“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皇帝死了,就“升天”了。因此,根据这一概念,朱翊钧怪异埋葬方式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

怪异的埋葬姿势也可能与风水理论有关。

以前风水专家认为北斗七星有避邪的作用,其玄机在于其形状只是一个聚气的巨大S形。在古代,气场的研究是以恒星为基础的,具体来说要和北斗七星联系起来,七星代表七个场。古代风水学的核心叫气,气的运动形式。根据古代河图中的数字,是顺时针左旋气场和S形气场。结合皇帝对陵址的选择,要选择一个能“聚气藏风”的地方,选择标准是山环水绕,因为山的周围一定有气。风水学中用“屈深情”来形容水和路的吉祥。山的起伏是S型的,而河流更明显,总是蜿蜒曲折。

《水龙经纶星居》说:“水遇三弯,可以长命百岁,悠悠一生,曲尽宋,繁华富贵。”指的是连续三个“S”形的水,是好气场。皇帝葬在地宫,从地道门穿过明楼进入地宫,路线也是S形的。按照“死如生”的观念,皇帝死后,也需要生气。这种S型葬,就是他可以“聚气”。他生气的时候会什么都有,预示着子孙后代会兴旺发达。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朱翊钧和皇后奇怪的埋葬模式源于天象就说得通了。

我还了解到,考古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朱翊钧奇怪的埋葬姿势与天象和风水无关,而是由于释迦牟尼的“涅槃”姿势。原因是朱翊钧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王秀玲的论文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根据大乘学说所载释迦牟尼“八相道”中第八“涅槃”的姿势,佛陀释迦牟尼80岁时,知道自己快死了,于是终于从王蛇城出发,进行了一次游览。在弟子阿难的陪同下,他走到帕瓦附近的一个村庄,离摩洛首都库斯纳加拉不远。在神谷瓦迪河西岸的两棵萨拉树下,他的头朝北,面朝西,右手支撑头部,左手放在身上,双脚并拢,以侧身姿势进入涅槃。

从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身体姿势来看,它与释迦牟尼的“涅槃”姿势非常相似。因为朱翊钧和他的皇后生前非常信佛,所以他认为信佛有助于“保家卫国”。万历十八年(1590),在给万佛寺佛经的训示中指出“佛教的教义结合在经典中,用以导善,唤醒群众,护国利民,不可奈何”。他还要求寺里的和尚,“尔寺必须举行庄严的诵经,尊重和珍惜它,禁止各种肤色的人玩它,这样他们将永远得到保护。”

定陵出土的器物也能充分证明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佛教徒:皇帝和皇后的服饰上有许多佛经之类的佛教装饰,小经之后的身体最上层铺着一床“经”;上面有竹书经文,字迹模糊。不过中间的“南阿美族”字样和右下的“华严”字样还是可以看到的。在朱翊钧的棺椁中,有一件“红八宝龙袍、暗花、缎丝、盘龙佛”,其中前后胸前各有龙玩珠,龙头顶盖“佛”字。

孝后棺内有“黄串枝花童攀藤,绣以暗缎配方领女袄”,与内饰“佛”字相得益彰,“佛”字下部饰以莲花纹;背面“佛”字上下各绣一只凤凰。所谓“八吉祥”,是指轮、螺、伞、盖、花、罐、鱼、盘长八种图案,也称“佛八宝”。最有说服力的是,朱翊钧手里还拿着一串佛珠,由此可以想象他对佛教的信奉程度。不仅生前相信,死后还记得。专家认为,他怪异的埋葬方式就像释迦牟尼涅槃的姿势。

朱翊钧奇特的葬式究竟源于天象还是佛教,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根据其陵墓的北斗七星布局来看,源于天象的说法更为充分。上世纪90年代,有关方面在调查南京明陵时,利用航拍技术,惊讶地发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布局竟然是“北斗七星”布局,引起极大轰动。这可能为明朝皇帝棺椁中奇怪的埋葬方式提供了一个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