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
庙门口对联:宋代田黄派,江南丁家。
中国人重视家谱,但我直到快三十岁的时候才知道祖先的来龙去脉。
当我父亲十几岁时,他离家去工作。我七岁的时候,父亲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二十年后,我的家乡远在福建沿海,对我来说非常陌生。直到三年前回老家祭祖,才知道自己其实是宋朝王维派的传人,传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三十三代了。
宋朝皇室分为太祖、太宗、王维三派。赵匡胤寺命名为太祖,这个分支被后人尊为“太祖派”;奕劻(为避讳皇帝而改名广邑),即宋太宗,称此分支为“太牌”;秦王·广美死后39年即位,谥号王维,后人称为“王维派”。玉三派都是十四字,宋太祖亲笔上书,立下遗嘱:“吾家无亲疏,天下将废。”王维学派的十四字是:德、承、伦、叔、德、义、慷慨、夫、时、若、嗣、时、古、光。十四个字用完之后,从头开始重复。
南宋末年,中原荡气回肠,宋家后人隐姓埋名避灾。我祖上的这个支脉,定居在福州连江县江南村,修身养性,休养生息。明初,洪武皇帝下令恢复前宋姓氏,始祖赵辉、赵汝鸿进京赶考,高中排名第二,后回乡建庙流传至今。现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斯通·单笔证明了皇室。
2月20日,在福州仓山区博物馆馆长潘岳的带领下,记者驱车来到仓山区盖山镇天水村的一座祠堂(图1)。
这座不起眼的祠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正门前有金字镌刻:江南赵氏宗祠;两边的对联:“宋代田黄学堂,江南丁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里的仙鹤历史。
绕过满是各种神的祭坛,我们看到和他的弟弟太宗和王都穿着皇家长袍,身后是他们父母的雕像。雕像旁边是黄灿灿的十八般兵器。这是赵氏族按照皇家规格举行的仪仗仪式,但现在旁边只陈列了这些兵器,其他的早已不见了,皇家气派大打折扣。
包括南宋末代小皇帝赵在内的18位宋朝皇帝的画像挂在三位祖先的旁边。“其他祠堂一般中间供奉祖宗牌位,边上有祖宗牌位,但这里供奉的是宋代皇帝的雕像。这就是这里赵氏宗祠的独特之处。”潘岳指着这些画像说。
同样能体现祠堂独特性的是台阶上的十三岁石(图二)。普通祠堂不允许用单笔,石头单笔上的四爪雕龙是正的,三位位高权重的君王仿佛回到了他们主政的金殿。仅此一点就足以彰显皇家风范。
“百家取第一姓,万众传天黄之名”“天水为江南第一”。祠堂里这样的对联,让人感觉当年赵统一中原。而清代名人郑在祠堂题写的“见霜露有焦灼之感,慎追春秋匪弛蒸”的对联,更是耐人寻味良久。
家谱详细记载了来龙去脉。
在祠堂的一个小房间里,我们有幸看到了赵家的族谱(图三)。泛黄的纸和已经暗淡的墨色,记录着这个赵家人是如何来到福州的。
据说,赵光义继承了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王位后,没有按照他母亲的遗嘱把王位传给弟弟赵·广美。相反,他被流放到西京,后来被送到周放。此后,赵的第六代孙和赵先后迁居福州,并在福州去世,葬在这一带。明朝永乐十三年(1416),赵的第15代孙“由抚州县南金坊迁至南门外吴山镇赵厝,后迁至盖山镇天水、刘峰村”。从此,赵的子孙在这里定居下来,平静地过着他们普通人的生活。
赵家族从公元1416年开始迁徙至此,繁衍到第38代,总人口数万。现在有800多户近3000人居住在天水村和刘峰村。
对比漳浦的赵家堡,村里的老人一本正经地说:我们的历史比他们的长。“赵家堡”集团南宋末年才来到福建,我们比他们早200多年。
皇室身份早已被遗忘。
数百年来,这个赵氏家族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这个小村庄里。因为他们不是来自难民,所以不需要建造宏伟坚固的建筑。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当皇帝的希望,也没有“光复大宋”的遗志和人生目标,所以他们是赵的后代,名气远不如“赵家宝”。一栋房子,几亩地,天水村的人们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村里的老人说,他们以前有一些古物,都在历史变迁中遗失了,现在只有这座祠堂还保持着和祖先的感情。
在赵家的祠堂里,人们在三位祖先面前烧香祭拜。村里的老人说,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日子祭祖,就是逢年过节或者有人不在家的时候。
赵家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也出了不少名人。祠堂上挂着许多“进士”匾额,中间高高挂着三块匾额,分别属于赵载湉、赵信、赵振声。赵是清代嘉庆年间的著名学者。曾被翰林院编修。晚年担任福州鳌峰书院负责人(主持)。死后,他被任命为祥贤寺。他的弟子赵信是琉球国王在中国的最后一位官方使节,著有《琉球王国略》两卷。赵震生是清朝咸丰年间的秀才,同治年间命国子监检讨。
从赵氏族谱可以看出,赵氏子孙从事各行各业。皇室后裔的身份已经淡化到不可预测。也许只有回到家乡祭祀的时候,他们才会突然想起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王室的血液。
由此看来,这幅对联是赵氏宗亲的祖联,第一联和第二联前面的两段已经解释清楚了。满眼都是红,鞭炮声响后,满眼都是红,称为“满眼红”。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现在它也表示好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