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薇刘宏远

如前所述,2007年5月吉利正式启动战略转型,李书福坚决砍掉“老三”,让美、日、欧、傲成为过去。

为了让吉利顺利完成战略转型,李书福一直在四处招贤纳士。

李书福除了将国际汽车行业知名专家、前德国宝马中国首席代表董贤权博士带入吉利阵营,还邀请了前一汽集团总工程师许、前一汽金杯副总经理刘宏远、青岛海尔总经理、前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齐,他们都是吉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比较而言,邀请赵福全加盟吉利可谓费了一番周折。

赵福全和李书福同龄,他们都有非常亮眼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1997年,李书福开始造车的时候,赵福全成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的产品工程师,几年后,他成为了公司技术中心的研究总监。

2004年,赵福全选择回国,出任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R&D中心副总裁兼总经理,并兼任上海汉风汽车设计公司董事长,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知名的海归。

加入华晨后,赵福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华晨中华轿车的质量问题。在不断提高原有产品质量的同时,赵福全带领R&D团队加快了新车型的研发。随后,接君一战成名,一举扭转了“中国”汽车的品牌形象。

赵福全不仅为华晨留下了接君等优秀产品,也为华晨留下了产品平台和能够自主研发的优秀团队。

赵福全

为了拉拢这个海归,李书福使出浑身解数。赵福全记得很清楚,吉利邀请了自己11次。

让赵福全高兴的是,李书福提到了自己的想法,即吉利想去美国建立一家欧美汽车工业公司。他甚至向赵福全承诺:“那时,你也可以在赵总运用你的管理经验、国际背景和R&D实力。”

对赵福全来说,帮助中国企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确实很有诱惑力。

俗话说,真诚了,石头才会开。这么多的交流,赵福全有机会走进李书福的世界,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和他接触越多,越发现他在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些梦想。”赵福全觉得他和李书福有很多共同之处。

2006年6月,赵福全毅然加入吉利,出任吉利控股欧美汽车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并于2006年底正式接管吉利汽车研究院。

赵福全的加盟帮助吉利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私立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为该院打造了管理、技术、项目、技能四大职业发展通道,稳定了人才队伍。

赵福全接手吉利的R&D后,首要任务是整合技术体系。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他把以前分散在各个公司的R&D部门统一到吉利汽车研究院(除了上海华普)。

吉利整个技术体系以吉利汽车技术中心为主体,集团技术部负责统一规划和管理。吉利汽车研究院,负责具体研发;浙江汽车工程学院,负责高层次人才培养;还有各基地的技术部门,负责产品在生产中的质量提升和工艺改进。

这次整合最终使吉利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R&D、统一管理,第一次把整个集团的技术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合力。

“技术是根,管理是魂”是赵福全曾经提出的一个理念。因此,在提高R&D能力方面,赵福全非常重视两点:

第一,坚持产品平台战略和通用建设。

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模块化、标准化、少零件设计,尽可能做到通用化。因为大部分零件、结构或材料都是通用的,所以可以用最低的投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产品开发。

其次,成功实施了矩阵式管理。

通过不断改进绩效考核手段,赵福全使吉利克服了矩阵式管理权责不清的缺陷,发挥了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优势。这样每个项目都会得到全院资源的支持。

虽然以后对赵福全的评价不一,但他有国际化背景,有汽车行业的经验,外语水平也很高。他加盟吉利也是对其形象的重要提升。

在赵福全眼中,吉利未来产品的卖点是什么?李书福、赵福全等人经过多次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安全。以安全为第一卖点,普通人会买单。然而,在安全性方面,赵福全和吉利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06年,首次参加中汽研究院C-NCAP碰撞测试的吉利自由舰仅获得两星评价。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2008的愿景终于是为吉利的四星表现报仇雪恨,这也是自主品牌的第一款四星车型。此后,赵福全提出了“保四力争五”的目标,即让吉利80%以上的车型达到五星。

2009年2月29日,65438,全新上市的吉利熊猫以45.3的高分获得五星评级,成为首款获得五星的A00级车。

吉利汽车副总裁赵福全和刘金良为熊猫揭幕。

2010 65438+10月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吉利凭借“吉利战略转型技术体系创新项目”获得“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国家科技进步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吉利是汽车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熊猫”出现几个月后,销售公司在经济管理会议上说“现在用户要退车”,这让赵福全和其他与会者上当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