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遗产的信息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摩崖造像的总称。至此,全国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大足石刻始于初唐,盛于晚唐,盛于宋代,延续于明清,前后绵延1200余年。雕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和儒教,* * *五万余体,碑文65438+万余字。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壮丽的篇章。它代表了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视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

早在1986年,国家文物局就将大足石刻列入申请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1993年列入申请世界遗产的推荐名单,但因条件尚未成熟而推迟申请。1996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大足石刻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 *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于2月20日成立了“重庆大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1996。市申报委领导和成员实地考察了大足石刻环境整治和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市政府还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申报方案,落实申报资金。

为确保申请一次性成功,6月1997、17日,大足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大足县申请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环境整治组和申报文本编辑制作组,为大足石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做了大量工作。

根据国家文物局对大足石刻文物区保护的要求,大足县共拆除不利于石刻保护的机关、学校、单位18户,拆迁总面积31921平方米,新征用收回土地333亩。完成圣池清淤12850立方米,修建排水沟3465米,清除拆迁垃圾28000立方米,开挖各类土方8343立方米,修建道路2449米,城堡3769立方米,石栏杆515米,石梯2840米;绿化面积10.46万平方米,种植乔灌木44230余株,种植草坪4800余平方米。完成保定、北山文物区停车场建设,保定污水管网铺设,电力、通信、广电线路改造;建成了保定和北山环境监测站、保定游客接待中心、博物馆综合业务楼、石门山和石砖山管理处。通过大规模的修缮,大足石刻的保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文本的编辑和制作,文本编辑和制作团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遵循了“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要求。1998年6月5438+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五个文本草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文本格式,并经国家文物局专家三次审定。为此,文本编辑和制作团队重写了文本。3月,国家文物局在大足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文本提出修改意见。4月,文本定稿。6月5日,大足石刻申报文本(包括幻灯片、电视片、软盘)正式报送国家文物局,经国务院批准推荐,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通知,大足石刻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注册,编号为912。

1999年7月5日至11年7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主席团会议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根据对大足石刻的现场考察,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员亨利·克里尔在向主席团会议作报告时指出:①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佛教、道教和儒教的雕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和习俗;③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对大足石刻的保护管理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申报文本能够充分反映大足石刻的基本情况。会议一致同意将大足石刻推荐给缔约国代表大会进行最终表决。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全国委员会于10月26日至2月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1999165438。65438+2月1,全会一致同意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光彩,对进一步发展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提高重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重庆对外开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