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山的人文历史
魏《清虚真人王俊川传》说,其师王宝获赞开悟后,封为“清虚真人,领小天王,三元四司,护权为公,治山穴”。因此,吴王又称小空天,被列为十大洞天之首。杜光庭《吴王天坛》云:“元天王曰:幼年有穴者,十穴之首,三十六穴之首。”司马成镇《天地宫十洞》云:“第一吴王山洞,周归万里,名曰小空天。在洛阳河与阳交界,往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军(王保)。”
道教是何时传入吴王的一直难以考证。南北朝以前,只有一个传说,说是有几个道士住在这座山上,侍奉丹成仙。真诰载五云:“毛伯道、刘道公、谢志坚、张皆后汉人。学道在吴王山已经积累了四十多年,而* * *是长生不老药。毛伯道先服后死,道公服后死。见此情景,谢志坚和张不敢收下,带着捐款回国。去了之后,在山上看到了博导和道公。他们两个太伤心了,他们请求帮助,他们都有几百岁了。”
唐代是吴王道教的鼎盛时期,有大量的道士在此居住和修行。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司马成镇被召入京,命在吴王山搭台居住,写下“定真定密”十二篇。他于开元二十三年去世,享年89岁,葬于吴王西北的松台。
吴王还修建了大量唐代宫殿。主要有:上院,相传黄帝轩辕氏访四山之地,故原名请愿院。当司马成镇第一次来到王宫时,他住在紫霄峰,唐睿宗命令他住在这里,所以他改名为上院。金墨重修。奉先寺创建于唐二年(公元686年)济源县西北。白云道源,为纪念司马成镇而建(编号白云子),始建于唐朝,一直保存到明朝。阿凌渡寺是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宗瑞之女于震公主所建,是一座供奉御书和神灵的寺庙。
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升级为宫殿,蒙古海失守两年(公元1250年)成为嘉陵渡万寿宫。创建于唐朝的艾青虚馆,后来升级为皇宫。重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至大德五年(公元1301)。此外,还有罗清仙观、三清殿、泰山庙和泰山庙,都建于隋唐时期。
宋代,吴王道教继续发展。除了原来的宫殿景观,魏紫宫建于宋代。据雍正五十年《河南通志》记载,魏紫宫位于济源县城西北一百里的吴王山。始建于宋绍圣初(公元1094 ~ 1097),重建于元大德间(公元1297 ~ 1307),明日元年(公元65438)。晋元是吴王道教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这里曾经居住过大量的全真道士。王之友,上帝之子。少儒,长穆。金正大到达吴王山的第四年(公元1227年)。当时的阳台观毁于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的大火,市里勒令其主持重建。十二年后,他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金元时期,重建了吴王原有的寺庙,并增加了一些寺庙。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至蒙古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道士王之佑重修阳台观,将其改为宫殿,称为阳台宫。LH金太和与重庆(公元1201 ~ 1212),在阳台宫殿的左侧,建立了不朽的新概念。元好问《通仙关记》曰:“通仙关原是太和道院,郝之璞实际居住于此。重庆贵由(公元1213)以善良闻名。当初是很尊重建筑的,厅堂里挤满了厨房和马厩,劣等。”李蒙古唐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宋到山,见有许多破庙,便派弟子住在此山,先后重修了天坛、三清殿和上面的宫,弟子后来又重修了清虚宫。
明清时期,没有道士住在山里的记载。此后,道教衰落后,大部分寺庙被废弃。至今仅存阳台宫、奉先寺等部分建筑。阳台宫内有玉皇阁和三清殿。奉先寺内有山门、玉皇殿、三清殿。
千百年来,吴王不仅是道教人物采药修身成仙的地方,也吸引了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探险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在此游览,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和脍炙人口的名作。诗人李百佑“愿随师傅上天坛,与仙人扫落花。”大诗人白居易也称赞“济源山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