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硕》“真的没有马邪吗?我真的不了解马。”“气”在汉语中的用法。
显然,无论是1994版,还是2001版,教材对上一句“真的没有邪马”的理解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前者专门分析了“气”的用法,而后者对“气”没有其他评论。这不禁让人怀疑:1994版的笔记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这个‘其’应该怎么解释?《教师教材》2001版(第220页)“教学建议”中有一点:“马无恶,人不知马。两个“气”都用来强调。至于强调什么语气,没有说明,只说“我看了语气就明白了。“查阅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我们可以看到,“起”用在句首或句中,起着加强语气的两个作用:(1)表示委婉语气。在陈述句或疑问句中,表示“大概”、“我怕”;在祈使句中,单纯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把”或“啊”所表示的委婉语气。(2)加重修辞语气。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气”的用法大致如上:(1)一般表示推测、怀疑,有“大概、恐怕”之意;(2)在祈使句中,起加强祈使句语气的作用,有劝诫、期待、命令等意义;⑶用于反问句,加强修辞语气。总结以上两位大师的观点,“气”作为语气词大致有三个作用:(1)一般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害怕”;(2)在保持中加强祈使语气;(3)加强反问句中的修辞语气。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理解上述两个“气”字的方法,即先判断这句话是什么,然后才能理解“气”加强的是什么语气。至于前一句“真的没有马邪”,1994版和2001版的理解是一样的,意思是“真的没有马吗?“,这是个反问句。既然是反问句,那么这个“起”无疑是起到了加强反问句语气的作用,绝不是1994所注的反问句语气。因为“气”字本身并没有反问句的意思,只是强调某种语气。在这句话中,句末的“恶”字表示修辞语气。”恶”一般用在句末,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时也可以表示修辞语气。可以说这句话去掉“气”字的意思是不受影响的。”真的没有马邪吗?“还是反问句,句首用“起”,只是加重了修辞语气。因此,我们不妨对这个“气”作如下评论:加强修辞语气,可译为“要”
然后是关键的一句“他真的对马一无所知”,之所以叫“关键”,是因为这句话对理解全文主旨有重要影响。我们在1994版和2001版的教材中看到了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从“气”的用法来看,确实有“表推测”这种常见用法,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1994版教材中对“气”进行了注释。这种理解似乎不应该有什么异议,因为“有理有据”。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学习古代汉语,必须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体会语感和读调,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千万不要“拘泥于文字”,不顾“全文大局”。文中“食马人”的“对马的无知”是猜测,这是肯定的。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就不难看出。《马硕》全文围绕着“食马人对马的无知”展开。因为“无知”,千里马不是千里马。作者借此批判封建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第一段虽然阐述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但却是为了下文揭露“吃马人”的“无知之马”。其次,揭示了埋葬千里马的根本原因是食马人“不知马”(“食马人不知其千里,而食马。虽有千里马之能,但吃不饱,力有不逮,故美之,欲待用常马得不到,故乞之。”),强烈谴责“吃马人”的无知。第三段描述了“食马人”的荒谬愚蠢。“策非以其道,食不能物尽其用,理不能意。”而是“战略迫在眉睫,说‘天下无马!’”,然后作者用“唉”字画出感慨:“它真的没有马”,这是作者对“吃马人”的反驳,也是用来向读者提问,为下一句做准备,然后以“它真的不认识马”结束全文。很明显,这个“答案”不是“猜测”,而是非常肯定的,一定是“吃马人不认识马”。这样才能和上面的语气和语言走向保持一致,真正揭示全文的中心——“不知马”。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为“我怕他们不认识千里马”,那么作者为什么自始至终坚持“我不认识一匹马”这个外星人呢?在层层准备中,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对“食马者”的愤怒和嘲讽,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对马的无知”本性也越来越暴露。他怎么能以委婉的猜测语气结束?如果按照1994版的理解,不仅不能正确理解全文的主旨,还会大大削弱对文章的理解,不仅不能正确理解全文的主旨,还会大大削弱文章的思想性。所以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应该遵循2001版教材的理解。
但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这句话里的“气”字应该怎么解释?在分析“无马邪”这句话时,我们从“邪”字推断出这句话中的“气”字起到了加强修辞语气的作用。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他真的不认识》中的“也”字找到突破口,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理解了这句话中“也”的用法,“气”的用法就迎刃而解了。“也”字一般用来判断句尾,这是它的基本用法。这种基本用法还衍生出其他用法,其中一种表示对以前的判断或言语的肯定或不相信,《他不知道马》中的“也”字就属于这种用法。有人分析,这句话是对上一句话的回答: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这是“问题”)言下之意,没有千里马,但是有。其实他们不懂千里马(这是一个答案)。毫无疑问,这里的“爷”字对《不知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结论简洁明快,没有任何犹豫和拖沓,就像音乐中的结尾一样,在里面已经做到了,因为“不知马”的结论就不用说了。由此推断,句首的“气”字强调的是“不知马”的确定性和不容置疑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气”字在肯定和强调“不知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要翻译的话,可以翻译成“其实”或者“实际上”。虽然王力、郭主编的《古代汉语》系统中没有提到“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这种用法。既然大师们都探讨过“起”可以表示推测语气,加强修辞语气和祈使语气,那么它也应该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在这里,我没有贬低大师们研究成果的意思。只是希望有更多的同事来讨论,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文末建议在2001版教材中,把“气”这两个字讲透,不要含糊。因为“起”是句首或句中的语气词,它的用法在以前的教材中出现过两次,教材也有讲解。一个是2001版第二册第二十六课,里面有一句话“我可以在有生之年不遗余力,但我不能毁掉一座山的一根头发。像不像土石河?”教材中关于“气”的注释如下:加在“如”之前...他“可以加强修辞语气;另一个地方是2001第四册第二十三课,其中“我要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我能安陵安陵”,文中对“其”的理解是“句中表示的语气词”,即前面总结的“祈使句中加强祈使语气”的用法。既然“气”的用法在以前的教材中已经分析过不止一次了,为什么在《马硕》中就要把“气”这两个字藏起来呢?为了让老师少走弯路,让学者更系统、更有规律地学习同样的内容,我建议把这两个“气”的用法标注清楚。
写完这篇文章,我深深体会到,文言文学习要做到词、句、文有机联系,综合考虑,不能有“词无句”、“句无文”。只有综合考虑这三个,才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