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牌楼(御牌楼)在哪里?
牌坊类似于牌坊。它最初是一座用于装饰或庆祝的建筑。但是,在封建社会,牌坊是崇高荣誉和权威的象征。它是历代统治者为炫耀官德女和英雄世家而设立的。建牌坊以示德,感恩皇帝,永垂不朽,是人一生的最高追求。巨大的石牌坊不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也反映了大家族的兴衰历史。今天,只要谁有钱,都可以建牌坊。广州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牌坊,所以人们都习惯了。然而,在海珠区龙潭村有一个“慈善”牌楼。因为这座牌楼是按照皇帝的旨意修建的,并刻有“圣旨”二字,所以又叫“圣旨牌楼”,这在广州是很少见的,所以曾经让人叹为观止,赞叹不已。如今,它已成为广州的历史文物之一。牌坊是历史,牌坊是故事。龙潭村的这座牌楼是为了纪念白伦生而建的。白伦生(1823——1893),本名景,本名伦生,本名金贤,海珠区龙潭村人。我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很穷。从15岁开始,在广州叔叔开的洋行做杂工。他诚实、聪明、勤奋,多年来对外国公司的业务非常熟悉。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的一天,伦生留在洋行,一个英国商人急着给南洋的客户供货,即当即支付了12千两银子的货款。伦生一时不敢做主,英商尽力了,于是伦生按照他叔叔用的格式和英商签了合同。舅舅回来后很不满意,把他从店里开除了。伦生绝望的时候,就在洋行转悠。英国商人见此,便拿出1.2万两银子作为固定报酬,鼓励伦胜自己创业。于是,伦生创办了“月升”来经营鞭炮行业。由于经营有方,恪守信用,生意兴隆。后来陆续开了10多家店,成了土豪。
伦生而为人,慷慨布施。在广州成立爱玉善堂;每年拨款赞助便民医院(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妙善堂;平时给穷人送粥,送衣服,送棺材。同治十二年(1873),龙潭的陈、陆、吴等几十户佃户被土豪强行迁走,他们的茅屋和全部衣物被烧成灰烬。伦生无偿捐赠了72亩土地、建材、衣物、食品、厨具、白银,让他们建设家园,取名西村。光绪十九年(1893),村民在村里建了一座“报恩寺”,并造了一尊伦像供奉。光绪十六年,湖南发生大水灾,伦生捐巨款赈灾。伦生对文化教育事业也很热心。光绪八年(1882),龙潭村成立兴仁书院。建成后捐地2167银作为书院经费。村里所有的孩子都免费入学。鉴于白伦生的突出贡献和良好声誉,两广总督上书朝廷,邀其嘉许、举荐。因“善良慈善”被光绪皇帝授予匾额,并被授予“准道士”称号。村民据此修建牌坊,表彰和纪念伦生。
牌坊由主楼、二楼、二楼和殿顶组成。是三门牌坊,四柱五层。带倾斜角度的底座。大约8.6米高,8.2米宽。右边有“慈善”四个大字。右侧刻有“光绪十七年二月,两广总督赐演”,左侧刻有“准道士白进贤任二等亲,白耀德妻子白墨石在家乡建作坊”。“圣旨”二字镌刻在宫殿的顶部。像这样刻有“圣旨”二字的牌楼,绝对不可伪造,而且是海珠区唯一的,所以更有品位,更有价值。
由于牌楼由花岗岩制成,质地坚硬,村民爱护保护,即使经过100多年的日晒雨淋,仍保存完好。上面刻的字清晰醒目。这座牌楼虽然没有珠海的梅溪牌楼那么雄伟,没有安徽的唐越牌楼那么庄严,但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如今,这座牌坊与村里的白伦寺、龙潭村新建的牌坊一起,依然是村里引以为傲的文化古迹和标志性建筑,是村里的历史教科书。可以预见,随着“文化海珠”宣传的深入,随着江海大道、新光快速路的开通,新东路的拓宽,“圣旨牌楼”这颗明珠,连同它周围的流水小桥、绿荫绿树,将会被越来越多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发现、知晓和喜爱。
信息来源:海珠区档案局
龙潭社区:龙潭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