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蔷薇的种植方法
野蔷薇种子可用于育苗,但生产中常采用扦插育苗,容易成活。稀有品种不易扦插,可通过压条或嫁接繁殖。无性繁殖的幼苗可以在当年开花。对于用作盆花的苗木,应选择优良品种的较老枝条,采用压条法育苗,修剪主芽,人工矮化。对于用作切花的苗木,应选择能形成母枝、花朵大而鲜艳的品种。玫瑰也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水培、嫁接和分株繁殖。
一种野蔷薇的栽培方法
1.土壤:野蔷薇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旱耐瘠薄。最适合生长在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在粘性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长。无论是地面种植还是盆栽,野蔷薇最好的栽培土壤应该是充分腐熟的沙土。
2.光照:野蔷薇是一种喜阳光、耐半阴、耐寒、适应性强的花卉。除严冬外,适宜南方各地种植。在野蔷薇的生长期,要保证有足够的日照,这样才能枝繁叶茂,多开花。
3、浇水:野蔷薇喜湿,怕湿忌涝。野蔷薇从萌芽到开花,可以适当多浇水,最好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野蔷薇开花后要减少浇水量,浇水时要注意排水防涝,以防雨季,以免积水烂根。
4.施肥:野蔷薇喜肥,但也耐瘠薄。3月可施1 ~ 2倍以含氮为主的液肥,使野蔷薇枝繁叶茂。4、5月份可施2 ~ 3次以磷、钾为主的肥料,使野蔷薇有更多的孕蕾和花。开花后再施复壮肥,然后停止施肥。野蔷薇每年冬天需要培土施肥1次。
5.修剪:修剪整形是大部分花卉栽培中必不可少的工序,野蔷薇也不例外,尤其是栽培盆花时。一般多花蔷薇这种成熟的植物,每年春季萌芽前都要修剪一次,量要适中,以保证玫瑰枝条疏密适中,外形美观。每年冬季不定期修剪野蔷薇的老枝和密枝,保持光照和良好的通风,可减少病虫害。
野蔷薇的注意事项
1,野蔷薇炭疽病
有症状的病斑在叶缘呈半圆形,边缘为深褐色,中间为褐色至浅褐色,后期有小黑点。细菌在病叶上越冬。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孢子萌发并侵入叶片。簇太密,保湿时间长,容易生病。炭疽病零星发生,防治黑斑病和叶斑病时可同时治疗。
深秋初冬防治园,收集病叶集中焚烧。加强养护,适当修剪,去掉过于密集的枝条,使通风透光良好。必要时,喷洒500倍的20%龙可(噻虫胺)悬浮液或78% Cobo (Bo)。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达克罗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施或(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克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野蔷薇白粉病
有症状的叶子、叶柄、嫩枝和芽都可能生病。成叶上出现不规则的白色白粉病斑,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导致全叶干枯脱落。嫩叶感染,褪色蔓延,逐渐膨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反两面产生白色粉末斑点,叶片变成浅灰色或紫色。新叶萎缩畸形。叶柄和新梢感染后,节间变短,茎变细,部分病枝干枯,病部布满白色粉末。花蕾感染时,花蕾和花梗上布满白色粉末,花萼、花瓣和花梗变形。严重时会枯萎死亡,失去观赏价值。白粉病在病芽上越冬。种植过密、施氮过多、通风不良、日照不足都容易发病。
防治白粉病抗性品种的筛选。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病期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发病初期喷施1000倍的20%三唑酮乳油或1000倍的20%三唑酮硫悬浮剂和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如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可改为喷洒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福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早春发芽前,喷洒40 ~ 50次博美2 ~ 3度石硫合剂或45%水晶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菌。
3.野蔷薇金龟子
特征多花蔷薇中的金龟子主要为害根、叶、芽等部位,严重影响花卉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灯诱、柳诱、振荡杀等。危害严重时,可喷洒2.5%溴氰菊酯2000 ~ 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 ~ 1500倍液。效果不错,但花期一定不能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