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药-香料有什么作用?█高分███

中药的剂量是指临床应用中的剂量。主要表示成人每天每种药物的用量(根据:本书中每种药物所表示的用量,除特别注明外,均指成人一天内汤剂中干药的用量)。其次是指处方中各药之间的相对重量,即相对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是重量,如市制:金、梁、钱、分、利;公制:千克、克、毫克;如三片生姜、两条蜈蚣、七枚大枣、一根芦根、荷叶一角、两根葱。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斤=16两=160钱。从1979开始,我国采用公制计量中药产量,即1kg = 1000g = 1000000mg。为了方便计算处方和配药,按照以下近似值换算:1 (16十进制)=30克;l钱=3克;1 = 0.3g;1厘= 0.03克。

虽然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范围大,用量也没有化学药品那么严格,但剂量是否合适也是直接影响疗效和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剂量太小起不到治疗作用,会耽误病情,剂量太大则伤正气,还会造成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中药多为复方应用。其中,主药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整个处方的疗效和主要适应症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对中药的剂量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说,在确定中药剂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药物的性质和剂量的关系。剧毒药物或作用严重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剂量要轻,逐渐增加。一旦病情好转,应立即减量或停药,病情即止,以防过量或累积中毒。此外,等量镶嵌树皮、树枝的轻松和味重、药效强的药物用量要小;矿痂重,味淡,温和药用量要大;鲜药材含水量多,用量要大(一般是干药材的4倍);干药材用量要小;太苦太寒的药物不宜长期过量,以免伤脾胃;如犀角、羚羊角、香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名贵药材,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二、剂型、配伍与用量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同一种药物汤剂的用量大于丸剂和散剂;单味药的用量大于复方药;在复方配伍使用中,主药用量大于辅药。

第三,年龄、体质、病情、剂量的关系。因为年龄和体质的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药物的剂量也会不同。一般老人、儿童、产后妇女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应减少用量,成年人及体质较强的患者多用。一般5岁以下儿童使用成人剂量的1/4。5岁以上儿童服用量应为成人的一半。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紧急程度、病程的长短也与药物的剂量密切相关。一般病情较轻,病情较缓,有病程的老年人用药量应较小;对于病情重、病情急、病程短的患者,剂量要大。

第四,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不宜使用发汗药和刺激性药物。冬季可用发汗解表药和辛热药;夏天又苦又冷,火药用量要重;冬天又苦又冷,火药用量要轻。

除了剧毒药物、重症药物、精制药物和部分贵重药物外,一般中药常用口服剂量约为5 ~ 10克;一些常用剂量为15 ~ 30g;鲜药通常用量为30~ 60克。

第二节中药的使用

本书中提到的中药给药方法主要是指煎服和不同剂型的给药方法。

1.煎服法汤剂是中药最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剂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汤剂的配制对煎炸器具、水、火、烹调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最好,其次是铝锅、搪瓷锅,严禁钢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古代用自来水、井水、雨水、泉水、大米泔水煎服。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现在大多都在用,但是水质总是干净新鲜的。

3.煎温:文与武火有区别。慢火是指水和液体的温度上升和缓慢蒸发;猛烈的火,也称为快速的火,是指温度上升,水和液体迅速蒸发。

4.煎药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准。一般中药煎两次,第二次煎的加水量是第一次煎的1/3 ~ 2/1。两次煎液过滤混合,分两次服用。煎煮的持续时间和时间取决于药物的性质。一般来说,解表药、清热药宜短时间用武火煎服,煮沸后再煎3~5分钟;滋补药需长时间文火慢煎,煮沸后再煎30~60分钟。有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制方法也有特殊之处,需在处方中注明。总结起来,包括先煎后煎、袋装煎、分煎、溶解、泡水、内服、代水煎汤等不同的煎药方法。

(1)初煎:主要指有效成分不溶于水的金石学、矿物质、甲壳类等一些药物。先将它们粉碎后煎煮,煮沸20 ~ 3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铁、赭石、生铁落、石膏、芒硝、紫应时、龙骨和牡蛎、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板、鳖甲等。这里附子、附子等毒副作用强的药物,要先煎45~60分钟,再服其他药物。长期煎服可降低毒性,使用安全。

(2)煎煮后: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其有效成分长时间易挥发,降低药效。其他药物,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豆蔻、白蔻等,必须煮沸5 ~ 10分钟后加入。另外,有些药物虽然不是芳香类药物,但长期煎服也会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3)包煎:主要是指那些粘性强、呈粉末状、有绒毛的药物,应先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一起煎,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和沉入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草、蒲黄、皂心石和糯米。

(4)分煎:也称分炖,主要指一些有价值的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分开煎,即焖2~3小时。该汤剂可单独服用或与其他汤剂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和虎骨。

(5)融熔:也称融熔,主要指一些胶质类药物和粘度大、易溶的药物。为了避免在煎锅中煮沸或粘附其他药物的影响,可将这些药物用水或黄酒加热熔化,然后与煎出的药液一起服用,或在其他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虎骨胶等煎出的药液中加热熔化后服用。

(6)浸泡:又称焙煎,主要指一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长期煎服后容易破坏药效。可将它们浸泡在少量沸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的煮沸汤剂中,用闷潮覆盖以减少挥发,半小时后通过除去残渣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口服:主要是指一些贵重的药物,用量比较轻。为了防止流失,往往需要将其研成细粉,制成粉末,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的复方汤剂服用,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有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常研成粉末内服,以提高疗效,如三七、麦冬、白芨、紫珠、血余炭、蜈蚣、全蝎、僵蚕、地龙、乌贼骨、瓦楞子、蛤蜊、延胡索等。,用于止血;有些药物,如万磊、禾草芽、朱砂等。,在高温下容易破坏其功效或其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此外,还应服用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姜汁、莲藕汁、荸荠汁、生地黄汁等。

(8)代水煎汤:主要指某些药物与其他药物煎服时,为防止汤汁浑浊,难以服用。宜先煎汤剂,再取其上清液代替水,再煎其他药物,如厨房土。另外,有些药材,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用量轻,体积大,吸水性大,必须代水煎服。

二、用药方法:

1.服用时间:一般每日一次,分两次煎服,间隔约4-6小时。临床用药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病,每日两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用,主要看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说,患有胸隔以上疾病的人,如头晕、头痛、眼疾、咽喉痛等,宜饭后服用;如果病在胸腹部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病,饭前服用。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补药油腻,碍胃,宜空腹服用;抗疟疾药物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用;睡前应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慢性病常规衣物;急性病、呕吐、惊风、石淋、咽喉疾病需煎汤代茶饮者,可不定时服用。

2.服药方法:

(1)煎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温服,服后要盖好衣服被子保暖,或服热粥帮助排汗;寒证热药宜热服,热证感冒药宜寒服,以防排斥。有真热假冷的,就当感冒药吃,寒假真热的,就当热药和感冒药吃。这就是《内经》所谓的“以冷治热,以行动温”;以热治寒,以行动降温”。

(2)药丸: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水送服;蜜丸大的可以小块吞服;如果水丸比较硬,可以用开水溶解后服用。

(3)粉末:可与蜂蜜混合服用,或装入胶囊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药膏: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吞入口中,以免卡喉引起呕吐。

(5)颗粒剂、糖浆剂:颗粒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可以直接吞咽。

此外,危重患者应少量多次服用;呕吐患者可将药汁浓缩煎服,少量多次服用;当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以用鼻饲。在使用止汗、泻下、退热类药物时,如果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一般在出汗、泻下、退热时,可以停药,不必全部用药,以免出汗、泻下、退热过多,损伤人体正气。

(高,北京中医药大学)

附录1中药的命名和分类

中药命名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名称各异。总的来说,它的命名方法与医学应用密切相关。如以功效、药用部位、产地、生长特性、各种气味、进口国或音译、禁忌、比喻、人名等命名。中医的命名方法丰富多彩,具体描述如下:

(1)因功效突出而得名:如益母草善于活血调经,主要用于治疗妇女血瘀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是妇科调经的必备药物;防风功能可祛风止风,防风邪,治风病;续断血管,续筋骨,治断伤,治筋伤骨折;悬钩子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治疗肾虚、尿频、遗精。决明子长于清肝明目,主要用于眼疾,是明目佳品;千年保健可祛风除湿,强筋骨,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痿软无力等风寒湿痹。,都是以它的显著效果命名的。

(2)以药用部位命名: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植物和动物的药用部位不同,所以以药用部位命名是中医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在植物药中,芦根、白茅根入药,印楝根皮、桑根皮入药。桑叶、大青叶、紫苏叶入药;杉本四叶、广藿香、莲梗等。从植物的茎中提取用作药物;桑枝、桂枝等。用植物的嫩枝入药;牛蒡子、紫苏子、莱菔子、枳实和榧子与果实和种子一起用作药物。菊花、旋覆花、款冬花、芫花入药。龟甲、鳖甲、刺猬皮、水牛角、羚羊角、熊胆、黄狗肾、全蝎等动物药。以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命名,如壳、皮肤、角、胆囊、外生殖器和所有蠕虫。

(3)以产地命名: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土壤、水、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南北差异很大。因此,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学家就非常重视“道地药材”。比如川产的黄连、黄柏、续断比较好,所以叫川黄连、川黄柏、续断。橘皮以广东新会的为佳,故称新会皮、广陈皮。云苓为云南之极品,故名云岭;砂仁品质好产于广东阳春,又称阳春砂;地黄最好产于河南怀庆,故称地黄。人参主要产于东北三省,尤其是吉林抚松,故名吉林人参等。由于那里出产的药材质量好,疗效高,所以常常冠以产地名称。

(4)以形态命名: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形态往往有其特殊之处,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人们往往以其形态特征来命名。如大肚皮,即因长得像大肚而得名;乌头,因其形似乌鸦头的块根而得名;人参形似人形,故以其丰功伟绩而得名。罂粟壳、金樱桃因其形状像罂粟花(大口大肚子的瓶子)而得名;牛膝的茎节膨大,似牛的膝关节,故名牛膝;马兜铃因其形似挂在马脖子上的小铃铛而得名。

(5)以气味命名:有些中药有特殊的气味,成为药物命名的依据。如麝香,因其长程香味而得名;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因其特殊的香味而以“香”字命名;败酱草、蒲桃、悬铃木、坟茔背等。因其特殊的气味而得名。鱼腥草因其强烈的鱼腥味而得名。

(6)以味命名:每味中药都有一定的味道,有些药物以其独特的味道命名。比如五味子,因其皮酸甜,核硬,味咸,五味俱全而得名。甘草因味甘而得名;细辛因味辛而得名;苦参因味苦而得名;酸枣仁因味酸而得名。

(7)因色命名:很多中药都有各种自然颜色,所以药物的颜色就成了命名的依据。黄色中药包括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等。黑色中药有玄参、乌梢蛇、墨旱莲等。白色中药包括白芷、银杏、明矾、洋葱、薤白等。紫色中药包括紫草、紫草、紫花地丁。红色中药有红花、大枣、豆蔻、丹参、朱砂、赤芍等。蓝色的中药有青黛、青皮、青蒿。绿色中药有绿萼片、绿豆等。

(8)以生长季节命名:如半夏在半夏(农历五月)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夏天无等。夏季至日过后,它们都枯萎了,所以它们被命名为夏紫;金银花以花蕾入药。这朵花初绽时洁白如银。数日后变成金黄色、黄色、白色,鲜嫩,故名金银花。其中以白色花蕾入药为佳,故简称金银花。冬虫夏草是指寄生在蝙蝠蛾科蝙蝠幼虫身上的冬虫夏草菌座,因在夏季冬眠的昆虫身上产卵女儿状草菌而得名。

(9)以输入国名称或音译命名:部分进口药材以输入国或地区名称命名。比如安息香、安息香,就是以安息香、安息香这两个古老的国家命名的。有些药名标有“番”、“胡”、“Xi”等字样,以示最初并非国产,如番泻叶、木鳖子、胡椒、火麻仁、藏红花、西洋参等。有些国外的药物,因为没有合适的药名,就用音译来命名,比如胡力乐、曼陀罗。

(10)为避讳而命名:在封建时代,为了避免皇帝的避讳,药物也改了名字。如延胡索,在《开宝本草》中首次发表时,原名为胡璇所(以下简称胡璇)。后来,它被称为胡燕和胡燕,因为它避免了宋真宗的禁忌。清代避讳康熙,改为元,故又称元胡索、元胡。玄参,一种药,因避开了清朝康熙(叶璇)的禁忌,将“玄”改为“元”,而得名。山药原名怀山药,唐代为避讳先民而改为“薯药”,宋代为避讳英宗而改为山药。

(11)以人名命名:有些中药有传说中的名字,这类药物多以发现者或最初使用者的名字命名。如君子,相传是盘州郭志军治疗儿科疾病的常用药;刘是南朝武帝的谥号。据说这种药是刘裕发现的。杜仲的一种药物。据说有一个人叫杜仲。古代因服此药而得道,后人以杜仲命名。牵牛花的传说是以田野里的老人牵着牵牛花感谢医生而得名。何首乌的一种药,相传是古代一位姓何的老人。因为服用此药,他的头发在120岁时仍需乌黑发亮,故名何首乌。它和徐长卿一样,与传说有关。

(12)以自然命名:如肉苁蓉为多肉植物,进补要求不严格,药性温和,故命名为肉苁蓉;急躁是以大自然的突然而激烈的反常而命名的;王没有守线,通经通乳的工作很快。虽奉皇帝之命,却不能守行,故名王不守行;沉香优选重量沉,入水沉到底。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麦,磁铁是磁性的,滑石是油腻的,阿胶是胶状的等等。,这些都与自然有关。

中医分类

中药种类繁多,来源复杂。为了便于中药的检索、研究和应用,古今医学家采用了各种分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古代中医的分类

(一)基于药物来源和性质的自然属性分类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古代本草。早在李周就有五草(草、木、虫、石、谷)的记载,为后世的本草分类提供了范本。梁代陶弘景《本草注》首次采用自然属性分类法,将730种药物分为玉、草木、虫兽、果、菜、米、名、未用七类,每类又进一步分为三类,这是中医分类的一大进步。唐代新修订的《本草》和宋代的《证本草》对中药的分类与其相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版后,自然属性分类有所突破。书中说,“三品不分,一品一;1892种药物按照“物以类聚,目以纲”的原则分为60类(目),包括水、火、土、石、草、谷、菜、果、媒、木、器、虫、鳞、禽、兽、人。比如草部(类)分为11目,如山草、香草、野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等。是当时最完整的分类体系,对后世的本草分类影响很大,流传至今。

(二)功能分类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首次采用的中药分类。书中的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上品类补虚养命,中品类补虚治病,下品类专治消病,为中药按功能分类开辟了新的途径。唐代陈藏奇《本草集》根据药物的功能,提出了著名的十味药分类,即散、通、补、泻、燥、湿、滑、涩、轻、重,使这一分类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对方剂的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各种流派的不断补充,清代黄公绣《本草求真》的功能分类已经比较完善。书中将520种药物分为补、药、散、泻、血、杂、食七大类。平补、温补、火补、水补等各种细分,体系清晰,排列合理,易于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按功能分类的方法。

(3)脏腑经络的分类是根据药物属于哪个脏腑经络,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临床用药,达到有针对性的目的。如《脏腑虚损标本方》将药物按十二脏分类:肝、心、脾、肺、肾、命门、三焦、胆、胃、大肠、小肠、膀胱。本草列举常用药物,按脏腑组分为心药组、肝药组、脾药组、肺药组、肾药组、胃药组、膀胱药组、胆药组、大肠药组、小肠药组、三焦药组。各队按补泻、凉温的顺序,陈奇先害,后利,便于临床用药。

二、现代中医的分类

(1)《中国人民药典》(2000年版)、《中药大辞典》、《中药海》(第二卷)等中药名称的首笔画排列采用此分类。其优点是将中药纳入中风指标表,方便参考。

(二)功效分类功效分类的好处是便于掌握同类药物在性质、疗效、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特点和个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是现代中医广泛使用的一种分类方法。一般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药、止咳药、安神药、平肝药、开窍药、补药、收敛药、催吐药、解毒、杀虫、祛湿、止痒药。

(3)化学成分分类它根据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结构和性质对中草药进行分类。例如,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可分为蛋白质和氨基酸、脂类、糖类及其衍生物、有机酸、酚类和鞣质、醌类、内酯、香豆素和异香豆素、色酮衍生物、木脂素、强心苷、皂类、甾体、萜类、挥发性成分、胡黄连苷和生物碱。这种分类便于研究中草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关系,有利于中草药的理化鉴别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4)药用部位的分类根据中药材的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茎及树、皮、叶、花、果及种子、全草及树脂、菌藻、动物、矿物及其他。这种分类便于掌握药材的形态特征,便于同类药物的比较,便于药材管理。

(5)自然分类根据生药原植物或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采用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方法。该方法便于研究中药材的品种来源、进化顺序和亲缘关系,有助于中药材的分类鉴定和资源研究,有助于研究和寻找同科同属化学成分相似的新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钟干生)

附件二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中药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从中药化学的角度来说,每一种中药都是由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的,药物之所以有疗效,是因为它所含的某些成分在起作用。中药化学是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遵循中药理论,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是有效成分)的学科。从其研究内容来看,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和来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化学不同于天然药物化学和植物化学。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药理和临床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基本特征之间相关性的一门新兴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