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寺历史

这座庙的年代不详。根据现有资料,元明两朝在北极供奉真武神,真武庙的修建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因此推测最晚建于元末明初。明万历和清康熙、道光、咸丰、同治都曾重修或加建。1981年,河津市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使寺庙焕然一新。九峰形似龙,俗称九条龙,因其优美的紫韵,远在青干龙之前就有“卧龙岗”之称。咸丰十一年(1861),崇文社王等人创作崇文阁、春阳洞时,题名为“林岛”。它位于九龙庙后林道上方,占地面积超过65,438+20万平方米。山前寺脚下有160级台阶。登之,入山门,过戏台,经寺院东西回廊,登二十余步,至香亭(乾隆年间重修)。正面一块金匾写着“威震天黑河”。香亭后面是供殿,南北向,三间宽,两间深,一间东西跨僧舍。越是穿过走廊,越是进入正厅。周围有8尊泥塑,是真武卫士。从正殿到达后宫的是真武沈戈。从仙殿向西北,有吕祖春阳洞、仙亭、王耀庙、崇文阁、回廊、曲柱。经过玉皇阁、魏紫大帝、三宫、黄三洞、老君殿,跨过南天门,爬上栈道,到达朝天宫(已毁)顶峰。九龙寺,居住情况突兀,高低错落,是一般古建筑选址难以比拟的。

关于九龙庙的起源,众说纷纭。据县志记载,河津在秦朝时叫皮市县,县城位于孙村东南,北对龙门(禹门口)。风水先生说龙是皇帝的象征,龙门象征皇帝的大门,县门不能对着皇门。所以不允许皮实县开北门。北门一开,就要造反,还是真龙太子。

此后历代沿袭,龙门县、河津县无北门,东城墙上只能开两个门,县城仍为四个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皮石县被沙压淹没,故东迁1.5km,改皮石县为龙门县。后来,为了辟邪,九龙山相继修建了寺庙,如王宇寺、雷公寺、王耀寺、山寺、帝君寺、黄三寺、天神庙等。唐武帝元年(690年),唐武则天皇后改国号为周,正式成为皇后。今年秋天,她回到家乡(太原)文水县祭祖。她从长安出发,经过韩城,过了禹门口,在龙门县歇息。晚上,她发现龙门县城北有几千条路,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县令答道:“这是城北的几座小庙。晚上放出奇灯迎接圣驾,是吉祥之兆。”武则天听了非常高兴。她信佛,于是将中殿改名为龙阙寺,并要求国库拨款扩建寺庙。

北宋宣和二年(1120),梁山伯英雄宋武及其迁都的时间,放火烧了龙阙寺,龙门知府上报朝廷。信奉道教,自称“道君皇帝,道教创始人”的宋徽宗得知龙阙寺与梁山伯有关,害怕龙门生出真正的龙帝,于是将龙门县改为河津县,龙阙寺改为真武寺(即玄武寺)。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四神之一(古称左青龙、游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后为道教所信。相传他原是景谷静乐王的太子。他生来就有凶灵,游历东海。当他被神灵赐予这把剑时,他去了湖北武当山修行。经过四十二年的努力,他在白天崛起,成为了卫镇北的玄武王。

北宋时期(1008-1016),宣武因避讳改为真武。他在宋真宗时被尊称为“真天真武陵应圣帝”,简称“真武大帝”,史称“真武大帝”。因为真武大帝的生日是在农历三月初三,而他升天成仙是在农历九月初九,'每年三月三日和九月三日在真武庙举行盛大的庙会,河津周围的居民在九龙庙烧香纪念真武。后来到了元庆元年间(1312),河津县再次被汾水淹没,后迁到北方的伊犁高泰(今老城)。一些信奉道教的人跟随永乐宫朝拜吕洞宾,先后捐资修建了崇文阁、春阳洞(即纪念吕洞宾的吕祖洞和吕洞宾的春阳子)、黄三洞和春阳子洞。真武大帝被称为“无量祖师”,吕洞宾被称为“春阳祖师”,所以九龙庙也被称为祖庙。

旧方志和碑刻中对九龙庙中的神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民间传言各有说法。据说九龙圣母院是晋祠圣母院的九妹。她年轻的时候很懒,她姐姐很生气。她说:“如果你以后成了气候,我就脸朝后看你……”每年农历七月十一是九龙庙会。古时候习惯把晋祠圣母院抬到九龙庙,好像姐妹会似的。到时候,一定要让晋祠后面的圣母院进阶到九龙庙。据说如果不这样,轿子会断的,晋祠的九龙庙和圣母庙都是宋初修建的,所以两个主神据说是姐妹。也有人说是东岳皇帝黄的女儿。看看九龙庙里的神像布局。中间是袁俊九龙圣母院,两边是广丝孙圣母院和隐形的痤疮圣母院。应该是道家人物。黄的女儿泰山皇后,被称为“仙女的处女”,盛行于宋至明清之际的全国各地。有人在全国各地广建此庙供奉,说此庙是黄之女,故可备之。还有一种说法是,九龙圣母院是继北齐高欢的妻子神武之后的娄昭君。北齐几代国王常年往来于晋阳和邺城(北齐首都,河北临漳西南)之间,所以设立神龛供奉娄昭君。据北齐《神武楼传》记载,娄昭君出生时有一首童谣叫《九龙妈妈》;旧地方志记载:“石破庙是北齐武明楼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久居晋阳,觉得住在那里受益匪浅,所以建立了这座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