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无字碑”和“秦刻石”是什么?

无字牌位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前,有一块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有石盖,石色黄白相间,造型古朴苍劲。奇怪的是,碑上一个字也没有,所以叫“无字泰山碑”。正因为没有留下文字,所以这个碑是什么时候由谁立的,就成了问题。

人们对这座纪念碑做了许多猜测。明清时期很多人认为是秦始皇立的,立碑的意思是焚书。他们在吟诗时表达了上述观点。如明代王再津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神爱宝藏元符;经史被烈焰焚毁,导致秦碑无铭文。”清朝乾隆皇帝甚至断言:“我本有意焚书,故立无字碑;虽然云占了先机,但这并不重要。“然而,这种观点基于历史事实是相当难以成立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巡,与原鲁国儒生商议山川祭祀之事,于是“登泰山,立石,封之,祀于祠中。.....刻石,其言曰:皇帝即位,制定明法,群臣修之;二十有六年;当你第一次与世界融合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亲游远方人,登泰山,游东极”;可见秦始皇在泰山上立的碑是刻有文字的,而不是没有文字的。况且焚书是在秦始皇34年(公元前213年)接受丞相李斯建议后进行的,不可能有6年前的焚书计划,也不可能为其立无字碑。然后又提出了另一种推测,认为这块碑本来是有文字的碑,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原来的文字风化剥落,导致碑无学问。但这种观点也是有问题的。从现存无字碑来看,风化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在宋代被称为无字碑。秦时立的泰山刻字碑,到了宋代还能认146个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朝立的,宋代就不可能剥一个字了。

由于上述两种说法难以成立,有人推测此碑很可能是汉武帝所建。据《史记》记载,元丰元年(前110),汉武帝登泰山拜禅。“泰山在东,泰山草木不生,使人登泰山之巅。”可见汉武帝确实在泰山顶立了一块石碑,史书也没有说他有“刻石”,所以说“吴虞碑”是汉武帝立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清代古在《山东考古志补录》中否认无字碑为碑,认为无字碑为汉武帝所建。他辩称,《史记》记载秦始皇刻石,都是先立后刻石,“立”和“刻”都有明确记载。如果秦始皇没有在泰山上立一块无字碑,史书不可能没有记载。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上刻石,史记和汉书也不可能没有记载。顾的观点颇有说服力,但人们对此仍有一些怀疑。喜出望外的汉武帝为什么只立了一块无字碑,而不趁此机会在上面刻字褒奖自己?毕竟这不符合汉武帝的性格。显然,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无字碑之谜无法真正解开。

-引用

秦石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各地巡视时,他的副手们都称赞他的功绩,并在岩石上刻字。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年谱》载有彝山、泰山、琅琊台、芝阳、东关、碣石、会稽七个石刻。

它的字体都是小篆,是自己传下来的。原石大部分遗失,琅琊台刻石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文字残缺不全,只留有一段第二年的圣旨;泰山石雕只剩下人物;惠济石雕至少在南朝就有,在《南史》中就有记载。这七件石刻中,有六件见于史籍?《峄山刻石》未载的《秦始皇传》,在五代南唐代代相传,亦载其文。其他石刻大多以拓片的形式流传下来,其中比如惠济的石刻就有几处与史书记载不同。

秦刻石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以及统一后各项改革措施的效果。虽然溢美之词,但从中可以看到秦朝统一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巨大社会变化和历史作用。比如琅琊台的刻本,写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到了东边的琅琊台(今山东胶南县)。通篇对中国统一后的秦朝所奉行的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赞美,如“衡法度,万物之纪”;“去农业,就富了”;“一量文书,同书同字”的叙述,可以用史记来印证,反映出统一封建帝国的新气象。

秦石刻是“雅”“赋”传统的延续,但在形式上,比赋更注重形式的工整,基本上是四言律诗;语言缺乏“雅”诗的美和意义,而是呆板沉重,重叠堆砌。除了琅琊台石雕是两句押韵,其他都是三句押韵,这是秦石雕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对后来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唐代的《蜀道行》,唐代的《中兴赋》,都是三句一韵。

秦代刻石是最古老的铭文,对后来的铭文也有一定的影响。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