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和其他自然环境因素。以下是我收集的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欢迎查阅!

一、森林资源培育的现状

(一)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性

1,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全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2%。境内山峰耸立,高差悬殊(最高海拔1.732米,最低海拔21.8米)。山高坡陡,峡水急。另外,4、6月份雨量充沛且集中,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对坡耕地和残林危害很大。

2.提高森林质量和增加森林附加值的需要。

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脆弱。首先,资源分配不均。山区红石、洗车场、水田较多,里耶、郊区较少。其次,树种结构比较单一,天然林以枫香、栎为主,人工林以杉木、桤木、日本落叶松为主;再次,森林质量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森林培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适当抚育,适当补充,适当改造,适当营造,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的最佳手段。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通过造林、封育、补植等培育措施,可以增加林地面积,提高现有林分的质量和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其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森林的整体功能得到加强。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森林经营、造林等培育措施,确保后续森林资源储量增加、森林质量提高,同时实施合理采伐,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把森林资源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实现森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县森林资源培育概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以林场为骨架,点面结合。

1982 ~ 2001年以来,县林业局先后建立了永隆街、跑马坪、沙子坡、万宝山等12林场。林业局所属林场总林地面积为18938hm2,占全县林业用地的8.5%,活立木蓄积量为222368hm2。此外,我县还有乡(村)级林场和规模林场1.234个,面积1.8938 hm2。我县许多林场广泛开展造林、改良、森林经营等培育活动,规模大、标准高,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森林资源的培育。

2.打造基地,突出地方特色。

自2001以来,我县建立了两个特色基地。一是日本落叶松的成功引种。全县累计培育日本落叶松1.5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落叶松基地。目前长势良好,改写了南方1000米以上是“难利用地”的历史。唐妙生副厅长等领导多次莅临指导,得到了省林业厅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二、大力推广生物能源林——光皮树。全县共建成光皮树8.86万亩,是我省最大的光皮树基地。光皮树的种子可以加工生物柴油,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加工出来的油可食用,营养丰富,前景广阔。特色基地的建立对于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培育县域支柱产业、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具有深远意义。

3.大力发展珍稀树种,提升森林价值。

自2007年以来,我县培育了一大批珍稀林木种苗,包括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湖北红豆、元宝枫、香椿、银杏、珙桐等。,共有苗木265438+万株,珍稀树木8200亩。由于稀有树木的优秀推广,为2065,438+03。珍贵树种的普及提升了森林价值。以闽楠为例,其木材价格是同规格马尾松的10-20倍。

4.创造、修饰、爱抚、封闭相结合,可以提高培养效果。

我县森林培育是建、改、抚、封相结合。自2000年以来,已完成人工造林921万亩,良种培育1万亩,封山育林95000亩,抚育38000亩,森林经营1.06万亩,无节材培育55000亩,要因地制宜。

5.整合资金,为森林培育打基础。

2000年以来,我县采取多渠道筹资,国家和地方共投入1.051.31.8万元用于森林培育(含退耕还林补偿)。同时,傅生开发公司、现代中药材开发公司等企业投资65438+20万元,用于我县油茶和药材基地的建设。

(三)我县在建重点林业项目概况

1,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我县于2001年秋季实施退耕还林二期工程,至2016年冬季,* * *实施退耕还林70.8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5.4%。其中农田种植37.4万亩(经济林654.38+0.23万亩),荒山种植33.4万亩。耕地补偿费为654.38+06年(230元/亩。年前8年654.38+065.438+05元/亩。第二年8年),经济林为654.38年。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我县于2008年秋季实施了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14年春季,退耕还林21000亩,其中人工造林70万亩,封山育林1000亩,人工造林300元/亩,封山育林70元/亩。

公推工程:2008年秋,我县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截至2014年春,* * *已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5.2万亩,累计国家投资2703.7万元,其中苏丰林0.1.000亩,投资32.5万元;光皮植树2.4万亩,投资716万元;毛竹造林1.3万亩,投资1.2092万元;油茶减少300亩,投资654.38+0.60万元;油茶新造林654.38+0.4万亩,投资730万元。

2.长防护林工程

我县于1990开始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其中2000年春至2014实施长防护林工程9.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5.2万亩。按照人工造林300元/亩,封山育林70元/亩计算,累计国家专项资金达到65438。

3.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工程

我县从2011开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到2014年春,* * *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6万亩,共投入国家专项资金10208万元。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投资8701万元;封山育林(含补植封育)6000亩,投资65438+50.7万元。

4、中央财政补助的森林抚育项目。

我县于2011年开始实施中央财政补助的森林抚育项目。到2014年春,* * *实施了中央财政补助的森林抚育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其中幼林抚育2.3万亩,投资230万元;中龄林抚育1.5万亩,投资1.5万元。

5.国家战略木材储备项目

我县于2013年开始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项目,* *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项目2700亩(其中新建1500亩,改良1200亩),共投入国家专项资金135万元。

6.德国援助项目

2005年,我县开始实施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 *实施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21.00万亩,总投资2834.6万元,其中:人工造林8万亩,投资1.81.32万元;封山育林2.4万亩,投资6.8万元;森林经营10.6万亩,投资1014.6万元。

(四)绿色项目实施概况

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实施“绿色”的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2008-2013年共完成24670.8亩(2008年1590亩,2009年6060.6亩,2010年6904亩)。绿化范围包括公路(里耶至八面山公路、“209”国道、S305省道等。)、库区(石牌镇卧龙水库)、城镇(民安、里耶等。)、看得见的山川(洗车河、郭里河)等。,同时打造了贾巴拉、城市入口等景点。* * *苗木2971万株,其中大苗占32%,直径1.5cm,树种有樟树、高山含笑、木莲、杜英、紫珠、紫荆花、兰花、毛竹、榛子、杨梅等30余种。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实行整体绿化,并配有花坛、水池、奇石、亭台等。,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8-2013年,我县共投入“绿色”行动资金3890万元,其中2008年投入1.3万元;2009年投资507万元;该项投资在201343万元,在201385万元,在2012年959.3万元,在201385.4万元。2014年,我县创建岩板、玉米等林业生态村16个,完成林木造林82.9亩,公路绿化1.2公里(折合15.6亩),古树保护29株,封山育林11579亩。

(五)在建种苗项目概况

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为确保造林成效,我县加强苗木质量管理,规范苗木生产。截至2014年8月,全县已办理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12户。苗木类型涉及造林苗木、绿化苗木、经济林苗木等。毛竹、马尾松、枫香等34种。这几年闽南和大冶特别加强。全县良种利用率达85%以上,一级种苗利用率达90%以上,为我县森林资源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种苗基础。

(六)国有林场森林培育概况

我县现有两个国有林场(国有沙子坡林场和国有曾家街林场),总经营面积3.8万亩。2000年以来,国有林场开展了多项森林资源培育活动,完成人工造林5200亩,良种培育1.200亩,封山育林1.450亩,森林抚育25640亩,森林经营26.44万亩。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长远、统一的规划,以项目为单位,各自为阵。

该县地处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每年林业工程项目的规划都很晚,很粗糙。省里的任务下达到县里后,县里会进行一段时间的项目整合,然后部门或施工单位到年底。为了完成任务,部门或施工单位未能做出科学规划,他们只关心眼前的未来。每个项目单位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缺乏整体和长远的规划。

(2)投入严重不足。

1,项目不完整。

县城地处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出国留学机会相对较少,难以与时俱进。建立一个合理、科学、全面的项目储备是没有竞争力的。

2.单位面积投资成本严重偏低,标准不一。

缺乏国家林业专项定额标准,各林业项目单位面积投资差异显著。以长效预防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为例,长效预防工程的直接成本为300元/亩,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则近800元/亩。长期防护林实施过程中,苗木费约65元/亩,造林工资、护理费、管理费约590元/亩。资金缺口大,长期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没有间接费,工作开展困难。

3、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县属于老、小、边、穷地区,财政资金困难。而国家下达的各行各业的项目,基本都需要地方支持,配套资金很难到位。国家财政补贴和需要地方支持的项目很难顺利实施。建议取消重点林业项目州县两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4.很难整合社会资金。

林业周期长,用材林一般20年左右就能受益,经济林一般5-8年就能受益。此外,自然灾害频繁,如2008年的冰灾、2013年的大旱,以及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林农、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积极性,社会资金对林业的投入减少。

(三)森林资源培育手段不科学。

1,重建光管

造林要取得成效,必须“分三分七”,但在一些乡镇,却是“分七分,分三分又分三分,甚至无人问津”。片面追求造林数量的增加,忽视造林质量的提高,忽视造林质量,管理不合理,造林与政府推动的其他产业存在认识冲突,毁林开荒现象严重,打击不力,难以巩固造林成果。

2.轻改轻改

2000年以来,全县通过退耕还林、长效预防、德援、产业腾退、石漠化治理等工程,造林面积达到921万亩,造林用地空间不多。林业的重点应转移到培育中幼林和改造低质低效次生林上来。近年来,仅通过德国援助、森林抚育等项目,就经营和抚育了146000亩中幼林。中幼林培育和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基本不涉及。仅油茶低质低效次生林面积就可达654.38+万亩。

3.再利用和轻培养

多年来,县里的商品木材指标在林场有分配,但基本上不分配,导致表面上木材黑市经营猖獗,乡镇厌倦森林经营,疏于森林培育。

4.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并不完善。

面对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应对机制和机构不健全。

(四)特色资源培育严重滞后。

1,珍贵用材树种培育严重滞后。

珍贵用材树种是指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特殊生物地位和特殊生态功能的树木,大部分分布在天然林中,少数为人工培育。这些树种对于扩大资源、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保存优良基因、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这两年,县林业局做了很多努力,珍贵用材树种造林占了很大比重,特别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公推造林工程,带动了农民认识的转变。

2.没有节疤的好料培育才刚刚起步。

无节的好材是树干平直、完整、对称的优质木材,能大大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社会需求量大。县林业局把培育优良无节材作为科学经营健康林、提高森林资源效益的重要抓手。结合大径材培育、战略储材、森林抚育和森林经营,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为重点,以人工修枝为技术手段,以获取优质木材为导向,以促进林业高效发展为目标,采取高标准新造林与现有培育提质相结合,无限制培育优良木材,已在当地林场实施,效果良好,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3.珍贵花苗的培育不够。

在几千年的花卉栽培和应用过程中,各地、各时期积累了丰富的花卉文化,在调整产业结构、农民致富、解决农民就业、维护生态环境、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农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城花卉市场主要依靠进口花卉,长治特色花卉苗木较少。第二,大部分运营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无法在维修管理方面对购买者进行专业指导。第三,一些经营者从南方运来花木,直接卖给消费者,没有慢苗期和适应期。大部分作为盆栽苗种在地里,导致花木难以正常生长,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花店卖的花,除了干花,都是以外来花为主,本土花很少。

4.名、特、优、新经济林培育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经济林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经营粗放,产品科技含量低,供应时间有限,贮藏保鲜手段落后,深加工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流通渠道不畅。

(五)部分林业项目管理,行政干预。

林业是弱质产业,单位面积投资少,林业周期长,发生干旱、冰冻、火灾的概率大。而且在贫困山区从事专业造林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很少,很难投标到有资质的造林单位。而且如果有单位中标,不可能使用机械在山区作业,最终完成造林施工的是当地的农民工。因此,我县在实施本项目过程中,利用当地有造林经验的农民工自愿组成专业队,每队10-20人,承包造林200-300亩。各队用抽签的方式确定工地,效果很好。因此,建议由当地农民工施工的项目可以免于招标。公推、石漠化等项目资金基本需要县上整合,项目资金调剂,项目规模和整体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县委、县政府成立县林业工程领导小组,由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督促、协调和监督相关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下设林业局。该项目由县财政局长和县林业局长负责。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林业局与实施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建立以良种繁育、用材林培育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水土流失治理、现代林业工程管理等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项目科技支撑组织体系,组建和充实省、县级科技专家团队和技术咨询组,组织、管理和协调项目科技支撑工作;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用材林新品种,推广最新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支撑活动,开展规范化管理和技术培训;四是把科技支撑作为基地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制定现代林业经营理念、方法和技术标准;五是通过国家项目的引领作用和基地样板示范,提高我县珍稀树种和珍贵大径材基地建设水平。

(2)拓宽渠道,加大投入。

加强示范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有序实施。第一,要专款专用,不能任意挪用。项目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滞留。二、根据有关措施,严格程序,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是抓好配套资金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是使用中央资金进行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积极筹集地方配套资金,确保按时足额到位。

(3)加强引导,突出特色。

近两年来,县林业局多方面努力,珍贵用材树种在新造林中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公推造林工程。当地林场实施的无节材培育,效果不错,刚刚起步。油茶产业通过公推、石漠化等项目建设654.38+0.4万亩,但由于农民认识不足、项目投入低、产后栽培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目前效果较差。特色花卉苗木种植很少,农民都是小打小闹,没有规模,没有市场。大部分花苗都是从外面买的,直接卖给消费者。三木药材主要集中在水田,农民有种植习惯。规模不大,县里有植树造林,规模不大。基本上没有得到过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

基于这种情况,第一,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做好宣传,加强引导。让农民从根本上明白,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都有专门机构。二是建立和完善工程科技支撑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推广最新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和技术培训。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做好模式示范,突出特色。

(四)理顺关系,争取项目。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中央、省、州项目,争取民族政策,争取区域发展和扶贫优势;为争取工程项目和投资及相应优惠条件,该县成立了林业相关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督促、协调、监督相关单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下设林业局。该项目由县财政局长和县林业局长负责。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林业局与实施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理顺关系有利于项目的奋斗和顺利实施。

(五)建封结合,培训与改造并举。

植树造林是资源培育的基础。2000年以来,全县通过退耕还林、长效预防、德援、产业腾退、石漠化治理等工程,造林面积达到921万亩,造林用地空间不多。林业的重点应转移到培育中幼林和改造低质低效次生林上来。抚育、施肥、修剪、间伐和管理是资源培育的保证。2000年以来,全县实行建、改、抚、封相结合,完成人工造林921万亩,改良培育1万亩,封山育林95000亩,抚育38000亩,森林经营1.06万亩,未培育木材55000亩。因地制宜选择栽培方式,提升。低效林改造是森林培育、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