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辍学后在家游手好闲”之谜

我儿子突然让我在一棵紫色的树下猜灯谜。我喜欢这种方式,当然也乐于接受。没想到,他让我猜的是“猪从猪圈里跑出来(打了一个歌手)”这样不雅的东西,和周围优雅的环境太不协调了。

我猜不出来,只好求他指点。他说“王力宏”,真是莫名其妙。他解释说是“哄进来”的谐音。然后我接着讲了一个难题“猪又跑出猪圈(还在演歌手)”。我不解后告诉我是“韩红”,听起来像“哄”。先不说这个谐音不准确。即使准确,也是废话,没有意义。我这样嘲笑他。

似乎现在的孩子比他们的长辈先进多了。七八岁的时候,他们就能获得各方面的信息。父亲对儿子学二胡期望很高。一方面,学乐器很贵,要耗费很多精力,所以我要珍惜。另一方面,父亲年轻时可能自学过一段时间二胡,对这种乐器的感情由来已久。他多次跟我们说,很久以前,家里终于供不起他在学校的饭钱,他不得不承受让他辍学的痛苦。其实当时因为父亲学习优秀,他所在的学校益阳一中已经决定免除他的学费,只交伙食费。可惜的是,在那段极其艰难的日子里,这个粮食成本以后是提不起来的。爸爸辍学在家,迷上了二胡。爷爷去遥远的灰山港镇给他父亲买了两根琴弦。爸爸靠着自己的聪明做了一把二胡,从此跟着老师学,刻苦学习。爸爸的叙述里没有失学的抱怨,只有对父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这在这里是多余的。

但我儿子对他爷爷忘恩负义。这两个孙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聊很久。一天晚上,我躲在他们的房间外面,偷听他们的谈话。只听儿子说道:

“长大了不学二胡了。”

爷爷问:“你想学什么?”

儿子:“我想学地理。”

“现在没有地理专业。”爷爷胡说八道。

儿子:“那我学历史。我知道很多历史知识,不信你考考我。”

儿子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时不时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和疑问。比如问古代四大美女谁最美,我说各有千秋,他问哪个更美;有一天他发现李白比苏轼还老,这让我很惊讶。有一天晚上,他拉着我的手陪我在公园散步,跟我说中国古代有很多“子”,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朴子是谁。他耐心地解释说,那是“葡萄”的“葡”和“葡”。当我开始在猜谜语的时候发挥智慧,突然意识到他说的是荀子,不禁对这个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有点尴尬的小家伙多了几分怜悯。

孩子说,他发现在这些哲学家中,孔子和孟子最有名,其中孔子更有名。他问我为什么都叫“子”,为什么孔孟最有名。我一一回答了他,感觉他的问题比他爷爷问的要有水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