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核心概念
简单说一下。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说白了,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专业是: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说:“人的思想是一切事物的原因。你播种一个想法,你收获一个行动;你播种一种行动,你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你收获一种性格;你播种一种性格,你收获一种命运。总之,一切从你的想法开始。”这种观点也适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和任何生物一样,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的活得更久,成为百年老店;有些更短,如昙花一现,它们的相似之处可以从列夫·托尔斯泰的话中转述出来。成功的企业都一样,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
从成功企业的实践来看,它们之所以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它们恪守核心价值观,将其渗透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内化于员工内心深处,外化为员工的集体行为、习惯和人格,固化为计划、制度和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所有成功企业的文化基因。
用核心价值观塑造企业行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明确告诉员工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员工起到一种非正式的控制系统。统一的集体行为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石,是围绕企业目标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基于能力的人文关怀,可以使员工形成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集体行为。据此,有专家表示,衡量企业凝聚力的标准是集体行为的团结程度、运营强度和持续韧性。实践证明,那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使企业价值观深入员工的内心,并转化为员工的行为和岗位实践。特别是对于集体行为强烈的企业,实现目标的努力越大,越需要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统一起来,变制度规范为行为规范,变外部约束为内部约束,变多元文化为单一文化。科龙集团专门实施了“万隆庚欣”项目来统一员工的行为。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努力使全体员工知晓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符合企业价值观要求的“做事方式”,营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客户需求的企业经营环境。
用核心价值观塑造企业品格。人格是企业集体人格的集中表现。企业没有统一的人格,就无法适应市场和环境,就没有竞争优势,就无法持续生存和发展。适应性和个性是企业生机和活力的集中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个性化是塑造企业性格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质量。企业家不仅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培育独特企业价值观的关键。同样,作为企业的“精神领袖”,自身的特点和人格魅力决定了企业的性格。比如华为的狼性文化体现了任独特的价值观,海尔文化体现了张瑞敏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GE文化体现了韦尔奇追求“速度、简单、自信”的理念。在比尔·盖茨的带领下,微软以其不懈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开发管理才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精英们的圣地。可见,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深深地打下了企业家鲜明的思想烙印,尤其是企业创始人的思想和作风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时,企业集体性格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几代企业家心血的结晶,也是全体员工团队精神的凝聚。因此,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推动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播种机”和“传教士”。明确企业价值观是优秀领导者的重要标志,而践行价值观、塑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是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
用核心价值观塑造企业习惯。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我们重复的行为所造就的。所以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实践证明,良好的习惯是企业群体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牢不可破的无形力量。企业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渗透的过程。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企业家的自觉倡导和示范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在员工的集体行为中形成的。“天下大事,必在细节处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员工的良好习惯并不容易,必须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让员工既有无形的价值取向,又有有形的制度化规范、习惯和准则。理念的生命力在于管理支撑和制度配套。比如,华为倡导员工学雷锋,但不让学雷锋的人吃亏,让员工自觉遵守“华为基本法”成为一种习惯;在沃尔玛的成功经验中,有一条著名的“10英尺法则”,即只要顾客在你周围10英尺范围内,你就应该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另一方面,企业习惯的形成重在培养和坚持,特别是通过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案例、经常性的文化载体和宣传教育活动。比如民营企业,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讲究座右铭管理,让企业价值观格言化。工厂的墙壁、灌木丛、办公楼上随处可见“蒙牛”的座右铭。偌大的生产车间玻璃窗上没有一个手印,也没有一丝灰尘。仔细一看,每个玻璃窗的右下方,都有一个漂亮的“蒙牛”标签,上面写着为玻璃窗保驾护航的管理员工的名字。这个细节体现了企业价值观制度化和员工行为习惯的统一。再比如,海尔注重企业价值观的活动和案例研究,开展“从员工身上画画、说话”活动,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开动脑筋画漫画,用漫画的形式诠释海尔的理念,体现了海尔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同时注意用案例推动员工观念的转变,如通过砸冰箱事件树立全新的质量意识;通过“范平事件”,海尔的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海尔文化激活“哈克鱼”,达到了企业管理的新境界。这种独特的员工自我教育活动使海尔员工自觉践行海尔价值观成为一种习惯。
用核心价值观铸造企业命运。企业的命运是由其核心竞争力决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长期积累和升华的结果,它鲜明地体现了无形资源的力量。2002年,中国铁路企业文化代表团访问美国。在代表团团长任希贵看来,产品竞争是由技术竞争力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决定的,制度不过是一个物化的概念。可以说,理念是第一竞争力,谁有正确的、创新的理念,谁就有最强的竞争力,而创新的理念来自于创新的、有活力的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GE之所以百年不衰,是因为它执着地倡导三个核心价值观: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海尔的成功也是其理念的成功,创新的理念成为海尔取之不尽的源泉。著名的海尔定律(斜坡球体理论)形象地反映了其发展规律。“企业就像斜坡上的球体。市场竞争和员工惯性会形成向下的力量。如果没有停止力,球体就会下降。这种阻止力是基础管理;斜坡上的球体不会自己升起。有向上的拉力,企业才能发展。这个拉力就是创新。”这个有趣的规律其实向我们展示了企业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内容——无形资源优势的力量。现在一个企业兼并另一个企业,所依靠的优势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或者企业理念,或者强势品牌。目前中国缺乏百年企业的原因不言而喻。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上,还体现在社会认可的具有鲜明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特征上。这种企业文化特征不仅渗透在企业的产品中,也融入到员工的行为准则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经营理念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于全体员工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止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这是成功企业不变的法则。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做到基业长青,就必须与时俱进,继承优势,创新创新,培育和践行“基因密码”——别人难以复制和移植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