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代代相传的民间技艺?

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因其取材容易、成本低廉、效果明显、适应性广、风格多样、形象生动而广受欢迎。因为它最适合农村妇女的休闲生产,既可以作为实用对象,又可以美化她们的生活。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剪纸不仅表现了大众的审美情趣,也包含了民族深层的社会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其造型特征尤其值得研究。作为中国原始哲学的体现,民间剪纸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综合性、美化性和吉祥性的特点。同时,民间剪纸以自己特定的表达语言,传递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河北蔚县王老赏大弟子周兆明被文化部确认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7年6月8日,上海李剪纸艺术大师工作室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剪纸,也称为纸雕刻,窗花或绘画切割。不同的是,创作时,有的用剪刀,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不同,但创作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之为剪纸。

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用一种颜色的剪纸雕刻而成的作品称为单色剪纸。像版画中的单色木刻,是最常用的形式,这类作品非常简洁大方。拼色剪纸是用不同颜色的剪纸雕刻而成的作品。这种形式不常用,但看起来很生动。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清朝光绪年间的“门神画”,官方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流派,是中国农村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多用于新年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愿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以木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地。上海有“月牌”年画,四川、福建、山西、河北甚至浙江等地也有。老版年画因为画幅大小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名字也不一样。整幅称为“宫尖”,三张纸称为“三才”许多细致的工序称为“画宫尖”和“画三才”。金粉涂的颜色称为“金宫尖”和“金三才”。6月之前的产品称为“绿版”,7、8月之后的产品称为“秋版”。

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风格简约,大气活泼,所以线条简单,色彩鲜艳。内容包括花鸟、胖孩子、金鸡、春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中国四大著名的“年画之乡”是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这些地方制作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

各地年画的称谓差异较大,如北京的“画一幅”、“护一幅”,苏州的“画一幅”,浙江的“花纸”,福建的“神符”,四川的“斗方”。今天,年画逐渐被称为“年画”。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求吉祥、迎接新年的一种民间工艺,也是承载着人民对美好未来向往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人们把年画称为“纸画”,宋代称为“画贴”,清代称为“画画”。直到清朝道光年间,学者李广庭在文章中写道:“扫完屋就贴年画,是儿戏的耳朵。”年画由此得名。

年画线条简单,色彩鲜艳,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年夜饭图、贾岁图、和婴儿玩耍图、天伦之乐图、看花灯图、胖娃娃图等。,有的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为题材。其中不少是用来贴门画的,夹杂着“天神护院”的概念,如“天茶”、“天官”、“秦琼尊德”等,体裁(或称形式)包括门画(单幅、对开)和横纵单幅四屏。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南宋隋朝的雍容模样。清中叶,尤为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画更加深入人心,推陈出新。

年画艺术是中国的首创,它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习俗。每年农历新年,我都会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几乎每个家庭都是这样。从大门到大厅,贴满了各种象征吉祥富贵的彩色年画。春节之所以充满欢乐和兴奋,是因为年画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富贵人家总喜欢在厅堂里挂寿星、紫星、福字、福字、寿字。花鸟,如芝、梅兰、朱菊等,自然受欢迎。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新年节日的多彩点缀,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交流、信仰传承的载体和工具。也是一种能看图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种带有时政色彩的年画来说,还是一种深受各类人群喜爱的媒体。这类内容可以看作是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含了完整的中国民间精神。

年画也是一部地域文化的字典,从中可以发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在题材内容上,而且从每一幅年画的起源的体裁、色彩、线条及其不同的风味上,都能一眼认出。你可以从年画中认识所有的中国人。

彩色刺绣

泛指用各种彩色绣花线控制图案的刺绣工艺,具有绣面平整、针法丰富、针法精细、色彩鲜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辅料。

彩绣的色彩变化也很丰富。它用线代替笔,通过各种颜色绣花线的重叠、并列、交错,产生艳俗的色彩效果。特别是用设针的方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是最有特色的方式,有渲染国画的效果。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用灯光照亮兽皮或纸板制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演出中,艺术家们在白色幕布的背后,操纵戏曲人物,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演唱故事,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在河南农村,这种朴实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欢迎。

皮影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到了元代,皮影戏已经传到了波斯、阿拉伯和土耳其。后来传到东南亚。清朝乾隆年间,皮影戏传入巴黎、马赛和英国伦敦。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吸引了许多外国爱好者,被亲切地称为“中国皮影灯”。

皮影戏的原料多为牛羊皮。豫南首选牛皮,豫西常用驴皮。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过程是这样的:先将皮囊浸湿、刮平、磨平,然后艺术家在皮囊上绘制各种人物的地图,再用斜刀、圆刀、平刀、三角刀等各种类型的刀来绘制。雕刻的时候我们一般用男雕,有的也用女雕。雕刻细致,刀法多变。画染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的发饰和服饰多以花草、云、凤为图案,男性多以龙虎、水、云为图案。一般忠诚善良的人物分为五份,反面人物分为七份。人物造型和戏剧人物一样,有完整的生、丹、纯、末、丑等角色。皮影戏的高度是55 cm,影戏的高度只有10 cm左右。皮影戏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开雕刻的。它是由线组成的,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可以自由移动。一个皮影戏必须用五根竹签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令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里要有过硬的技术,嘴里还要说、念、弹、唱,脚下还要刹锣鼓。皮影戏的屏风是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白纱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又脆又亮。表演时,皮影戏动作贴近银幕,镂空的人物和五彩缤纷的色彩,真的很动人。艺人在表演皮影戏时使用的唱腔,既吸收了本地区的传统唱腔,又有自己的独创性。皮影戏虽然看似简单,却别出心裁,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艺术创造力。它的道具小,表演方便,而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要正规训练,所以深受豫南、豫西山区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每当提起这种轻艺术形式,人们都会亲切地称之为“一担担”艺术,或者称之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

皮影戏最早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头戏、皮影戏。它起源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清代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戏是皮制的。为了结实和透明,牛皮和驴皮比较好。着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固色的透明颜料。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材料,使得皮影戏人物和道具在逆光下投射在布幕上的影子瑰丽晶莹,具有独特的美感。遵循中国传统戏曲的习俗,皮影戏人物分为五类:生、旦、净、尾、丑。更具体地说,每个人物由十一个部分组成:头、上身、下身、两条腿、两个上臂、两个下臂和两只手。表演者通过控制衣领前的一根主杆和两只手末端的两根游戏杆来使人物做各种动作。在中国,很多地方戏曲都是由皮影戏衍生而来,皮影戏所采用的表演原则和艺术手段也对现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艺术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今,中国的皮影戏正在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也是中国政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赠送的好礼物。可见,皮影戏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