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蜜獾的天敌有哪些?

“平头哥”蜜獾是网络名人中的著名动物,其无所畏惧的个性早已深入人心。一些野生动物照片显示,它们敢于与豹子甚至狮子对抗。虽然这种动物非常凶猛,擅长打斗,但受限于体型,还是有很多猛兽可以杀死并吃掉它。那么,平头哥的天敌有哪些呢?

胡狼和蜜獾是敌人。

在卡拉哈迪跨境公园(位于南非和博茨瓦纳交界处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蜜獾专家伯格等人调查了蜜獾与该地区其他食肉动物的关系。他们把公园里的20种食肉动物按照体重分为三个等级:小于1 kg的小型,1-12 kg的中型,大于12 kg的大型。

在这种情况下,蜜獾(雌性6.2kg,雄性9.2kg)被归为中型食肉动物,和蜜獾差不多大小的黑背豺也属于中型范畴。

除了棕鬣狗和猎豹,所有大型食肉动物都捕食过成年蜜獾和小蜜獾。中型黑背豺没有捕食成年蜜獾的记录,但会捕杀小型蜜獾。

专家发现,小型食肉动物只能作为蜜獾的猎物,而在中型食肉动物中,只有黑背狼能对蜜獾构成威胁,有三次捕食小型蜜獾的记录。黑背豺对蜜獾幼崽是一种威胁。有四次观察到母蜜獾(窝里有不到一个月大的幼仔)愤怒地把豺赶到离窝80-100米的地方。

母蜜獾的兴奋不是没有原因的。在4起事件中的2起事件中,母蜜獾在距离巢穴10米处觅食时,胡狼将头和肩膀伸进蜜獾的巢穴,试图将幼蜜獾取出吃掉。

其他地区的狼也捕食蜜獾。学者Yoffie 1993指出,尼日尔北部的两只金背狼杀死了一只蜜獾幼崽。

大型食肉动物是蜜獾的主要天敌。

在大型食肉动物中,狮子和豹子杀死过蜜獾,斑点狗可能也杀死过蜜獾。在被击毙的7只成年雄性蜜獾中,根据现场狮子的脚印和蜜獾头骨上的穿刺伤口,其中3只明显是狮子所为。在被杀死的雌性蜜獾中,有一只被证实是被豹子咬死的,还有两只根据脚印和咬痕判断是被大型食肉动物咬死的。三只幼崽被大型捕食者杀死,其中两只是母蜜獾和幼崽。

卡拉哈迪猎豹和蜜獾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但是在林波波省,Tolak在2005年报道了一个猎豹试图捕食亚成年蜜獾的例子。

上图中,母狮咬了小蜜獾,一般动物此时肯定无力回天,但蜜獾不一样。事实上,小蜜獾脱离了母狮,继续为自己的生存和狮群而战。

与大众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同,蜜獾并不是无所畏惧的,它们会尽力避免遇到大型捕食者。专家发现,蜜獾在嗅了7次草地上的新鲜脚印后改变了方向(狮子嗅了4次,豹子嗅了1次,鬣狗嗅了2次)。有一次,一只雄性蜜獾闻到狮子的脚印后,惊恐地跑进附近的山洞,一直藏到第二天。

学者Enhle Kheswa等人在2018的文章中指出,豹的存在对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蜜獾的出现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说明蜜獾在主动躲避与豹的相遇。Enhle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种间捕食或竞争的结果,即蜜獾通过减少在豹出没的地方的活动来避免遭遇这种潜在的捕食者。

蜜獾为什么敢和大型食肉动物“杂交”?许多图像已经证明,当回避不可避免时,蜜獾在面对大型捕食者时倾向于战斗而不是逃跑,这也在卡拉哈迪的专家科学研究中得到证实。蜜獾在近距离防御捕食者的手段主要有:发出威胁性的尖锐叫声,竖起毛发,从肛门内的臭腺释放刺激性气味,向捕食者扑去。据观察,这种防御方法成功阻止了豹子两次,一次是对狮子,一次是对鬣狗。

在与鬣狗的互动中,蜜獾起初一动不动地躺在草地上,同时闻到三只鬣狗的气味。当鬣狗离它只有2-3米远时,蜜獾起身冲向鬣狗,尖叫着释放气味,然后跑开了。鬣狗没有试图追赶蜜獾。其他学者在蜜獾与斑鬣狗、棕鬣狗的相互作用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

专家还解释了蜜獾为何如此“横”:蜜獾厚重疏松的皮肤往往让捕食者难以咬得牢,这使得它会转身同时咬向袭击者。

在专家的科学调查中,有一个例子支持这种说法。一只母豹在与一只6公斤重的蜜獾搏斗时,用了长达52分钟的时间,才最终锁定蜜獾的喉咙并将其杀死。此外,学者Rautenbach和worster也在2003年报道说,杀死一只蜜獾需要6头狮子15分钟。可见蜜獾的皮肤赋予了它很强的防御力。如果是普通动物,早就被狮子和豹子打死了。

母豹想捕食小蜜獾,被闻讯赶来的母蜜獾赶走。

大型爬行动物和狒狒偶尔也会捕杀蜜獾,古语云:善游泳者溺死,善骑马者坠落,各为其好。这句话也在蜜獾身上应验了。众所周知,蜜獾喜欢捕食各种无毒的毒蛇,甚至连非洲大国岩蟒有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它的食物。善于抓蛇可以说是蜜獾的标签之一。但是有一次,蜜獾在和蟒蛇搏斗的时候出了问题。

据Preetorius 1989报道,一只蜜獾在与一条蟒蛇搏斗了6个多小时后,被打败并杀死。所以,虽然在科研资料和新闻中,蛇经常被蜜獾捕食,但岩蟒至少保住了蛇的面子,成为了少数有记录杀死蜜獾的动物之一。

非洲的另一种巨型爬行动物,尼罗河鳄鱼,也是非洲最大的爬行动物,河流中的霸主,却一点也不给我们面子。根据图片新闻,尼罗河鳄鱼两次杀死蜜獾。其中之一是去年,摄影师Sheila grobbelaar在克鲁格国家公园拍摄了一只尼罗河鳄鱼。令人惊讶的是,鳄鱼嘴里有一只蜜獾。考虑到尸体比较新鲜,很可能是鳄鱼杀死了蜜獾。

只见鳄鱼摇着头,摇晃着蜜獾,为的是撕开蜜獾的尸体进行吞咽。然而,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尝试,鳄鱼仍未能如愿撕碎猎物。无奈之下,鳄鱼将蜜獾带到岸边,大概是想在陆地上撕扯蜜獾。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了蜜獾的皮毛坚韧异常。要知道,普通的有蹄类动物或者小河马都可以被这一招撕裂。

作为一种机会主义的捕食者,蜜獾有时会攻击年轻的狒狒,但狒狒绝对是最重要的猎物之一。早期灵长类动物学家卢伊基·福萨提(Lu Yiji Fosati)曾记录过一个事件,一只蜜獾在试图捕食小狒狒时,被一只成年雄性阿拉伯狒狒杀死。

蜜獾绝不是狒狒剑下唯一的死魂灵。根据学者Cowlishaw1994的总结,狒狒在11对豹子的反击中,一共打死了豹子四次,所以蜜獾死了并没有错。

蜜獾没有受到严重伤害。虽然狮子、豹子等大型食肉动物有捕杀蜜獾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一般情况下捕食蜜獾的情况非常罕见。学者艾洛夫在1984中写道,根据他在1970年7月-1983年6月期间对卡拉哈迪羚羊国家公园狮子食谱的调查,狮子只杀死了一只蜜獾,只占全部猎物的1%,而且没有吃掉蜜獾。

八只亚成年狮子花了20分钟才杀死一只未成年的蜜獾。

根据学者皮纳尔的学术报告,研究人员分别在1936-46和1954-66两个时期调查了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各种捕食者的食性。皮纳尔指出,狮子的25846个猎物中只有两个是蜜獾,而蜜獾在非洲野狗的4133个猎物中只出现过一次。考虑到蜜獾在这个地区并不少见,这个捕食比例可以说是极低的。

2005年,学者海沃德等人总结了13个国家25个保护区的豹的饲养数据。结果表明,豹对蜜獾的雅各布指数为-1。雅各布指数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捕食者对某一猎物的偏好。-1表示对这个猎物有最大的偏好,也就是我很喜欢这个猎物,-1表示对这个动物是最大的负面选择,所以可以说我几乎不会选择捕食它。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豹子很少把蜜獾当成猎物。

蜜獾斗非洲野狗

事实上,由于捕食者很少攻击蜜獾,一些大型捕食者甚至进化出了一种提高幼崽存活率的策略——模拟蜜獾的皮毛颜色。1976,猎豹行为和生态学专家兰德尔·伊顿提出了一个现象。猎豹从出生到两个半月大,一直在模仿蜜獾的毛色,即和蜜獾一样,躯干上部为银灰色或近乎白色,下部为黑色。他认为这是幼猎豹对蜜獾的模仿。

猎豹幼崽的主要捕食者狮子、豹子和鬣狗通过视觉定位猎物,因此从远处看,捕食者很容易将幼猎豹误认为蜜獾,这很可能会增加现阶段猎豹幼崽的存活率。

兰德尔发现,当小猎豹超过两个半月大时,它就失去了这种保护色,逐渐变成了成年猎豹的样子。对此,兰德尔认为,随着幼猎豹慢慢长大,它的体型可能不再适合继续模仿蜜獾,可能会被捕食者注意到,两者身体的差异不会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兰德尔还指出,当小猎豹超过两个半月大时,它有一定的速度来逃避捕食者的攻击。其他学者也记录了一些三到六个月大的幼崽成功逃脱捕食的例子。

小猎豹对蜜獾的模仿

综上所述,蜜獾因其厚实坚韧的松驰皮肤、锋利的爪子、能分泌气味的臭腺和凶猛的战斗作风,是大型掠食者难以企及的目标。另外,蜜獾本身就很小,没有多少肉可言。即使成功了,受益也不大。即使是它们的主要捕食者,狮子和豹子,也不会把它当成常规猎物。

至于其他几种杀过蜜獾的动物——豺、野狗、鳄鱼、蟒蛇和狒狒,豺和野狗只是偶尔会抓到小蜜獾。鳄鱼和蜜獾遭遇几率低,蟒蛇和狒狒被蜜獾攻击后反杀。所以蜜獾不是除了人类以外的严重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