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文学鉴赏名词
著名语言学家、用典大师王光汉在《辞书研究——校正用典》中指出,上述说法都是模糊的。首先,“引用”这个词不是很准确。引用就是引用,考证中的引用,小说笔记中的引用等等。都是引用。这些引用和引证都是典故吗?考证和小说笔记不算“文本”?至于其他可以称之为“文”的引文,应该说与考证、小说笔记原文大段属于同一类型,显然应该与典故相区别。其次,“有出处”的说法更不科学。“缘起”只能算是典故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有“缘起”的词,包括有暗引的句子,都可以当作典故。古人写诗写文章,强调“字字无出处”。《辞源》收录的词有多少没有不同时代的用例?如果说前人用了,后人又用了,意思是“有出处”,那么《辞源》是不是就成了典故词典了?典故类书籍之所以不能划清成语、典故、常用词、典故之间的界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述词典对典故的解释。
《引经据典》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词典的理解。词典和成语、引语、常用词划清界限很重要。字典对字典的解释,也就是“引用”和“有出处的词”,必须加上一层限制,就是“没有源语言环境是不可能理解的”有了这个限制,字典的范围就可以明确了。所谓“离开了源语言环境你就无法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从意义上来说,典故中的词语必然具有源语言环境的意义,所以你无法理解为什么词语会有这样一种非字面的意义。这些词大多是从语言环境中高度概括和缩写出来的。比如“河州”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或美丽后妃的德行,源于《诗经》的意思;成语“三人成虎”通过写谣言来迷惑人,很容易误以为真。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城中无虎,三人言成虎。”他的《古稀》,由名句“七十岁为稀”缩写而成,就属于这一类;第二,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词的形成与源语言环境密切相关。不了解源语言环境,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是单词。成语“逃”用来形容“逃避”等等。有了这样的定义,词典显然可以和一般的成语、引语、常用词区分开来。
当然,还有一种典故,有明确的概念。指的是古代故事构造的词语,如“刻舟求剑”、“完璧归赵”等。
至于典制典故,应该是指那些在使用时代已经不存在的词语,有借代和隐喻。这种量不是很大。它和轶事的区别在于,它只是轶事的一部分有借代和隐喻。成语典故,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按图索骥等。
历史典故,比如冯唐的易老,李广的难封。
文学典故,如《晓风残月》、《一去不复返河》等。
文化典故,比如牛郎织女。
轶事典故虽有差异,但同宗同源。一般来说,它适合于轶事和典故的分类。比如我们把逸事分为文学逸事(如西游记逸事)、文化逸事(如饮食逸事、佛教逸事、民族逸事、服饰逸事等。)、人物趣闻(如《中国十大名曲》)、历史趣闻(如《三国趣闻》)和地方景点趣闻(如《中国十大胜景》)因此,典故也可以分为以上几种类型,但趣闻和典故都是为文学创作服务的,其运用有局限性。此外,轶事和典故也可以按国别分类,外国文学中也有典故。因为外国没有中国古代那么重,典故涵盖的范围更广,分类也更多,比如数学典故、物理典故、科学典故等。恰当地运用典故可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在有限的文字中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增加韵味和趣味,使诗歌委婉含蓄,避免直白。在诗歌史上,李商隐和苏东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典故。有人说李商隐“善于积累旧事实”,比如《爱雪之诗》,里面用了18个典故。其实好像典故是和诗一起来的,诗和典故是分不开的。外国也不例外,即使是反对用典的人,也常常在诗词中有意无意地使用典故。主要原因是典故的凝练委婉与诗歌的简洁生动有关。怎样才能在诗歌创作中利用好典故?
(一)要熟悉大量的典故,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一般都能找到相关的典故。创作时要避免头脑空洞,无法联想到相关典故。如:“将长夏,春晚含泪叹,四月梅催作词。骑蓝袄穿烟雨,清晨泡在雾中,悠然穿越天池。天池水初沸,乳燕飞,云消云散,柳絮可作诗。黄昏的时候,我去了楼榭,我拍了满栏杆的照片,周围人特别多。是一年最好的收益,我一个人享受。往年这个时候,少男少女们渐渐来了,笑着和谷雨告别。清明寒食伤亲怨,总有淡淡的思念。看着险峻的山石,草长莺飞,人在画中,画在人眼的眼里,都很有趣。俗话说,我劝你不要浪费时间。年纪大了就怕瘦瘦的,一次又一次的下雨。当你不得不观望的时候,在天池湖上划舟永远是直的!自带绿茶,水从惠泉汲取,清闲得老柴。35分钟后,茶香了。不请朋友,不招待客人,一个人坐着,边喝茶边哭。雨中的天池别有一番风景,涓涓细流不尽,人生亦然。有说不完的悲欢离合,何必叹息。雨一吹走,生命也就结束了。一天过去了,雾散云淡,天空很干净。见蓑衣钓,浮萍游鱼。这个时间能自然多久,明年就很难忍住了!我忍不住恨。如果桌子平平,你会抓鸟,听到就唱。手里没有金笔,只能喃喃自语。我处于迷茫的状态,披着头发回到了闹市。人家还是傻。”(选自《下雨时回家》)
(2)要准确理解相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用法,避免因误用而闹笑话,影响意思表达。比如“秦心”的典故来源于汉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套用在其他亲情、友情、友情上就会不恰当或牵强;比如“望帝”这个典故,就是一种悲伤的伪装,如果用于庆典就不太合适。
(3)写诗时要特别注意典故的灵活运用,可以根据句音的需要进行变化和调整。比如“高山流水”的典故,在古诗词中有各种各样的引用:子琪、知己、断弦、高山一巷、子琪耳、钟繇听、流水引用等。其实可以多一些,但是要注意,关键词不能变,比如“博雅”、“中气”、“秦”、“贤”、“段”。
(4)注重典故的生命力。诗是写给别人看的,典故是用来传达思想的。所以不要把太隐晦生涩的典故写进诗里。需要指出的是,近体诗是唐以后形成的,大量的典故都是唐以前的故事,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学习唐诗宋词,熟悉这些典故。如果他们根据古籍选择其他典故,一定要非常谨慎,尤其是唐宋以后的事件。如果他们不广为人知,那就难了。如:“我们官员一起爬朱红色的台阶,被紫色的墙分开。早上,接着是皇帝的荣誉进宫,晚上尸体染了炉的香气。白发增多,哀叹春花凋零,仰望天空羡慕飞鸟飞翔。但这是天堂的统治,没有出错,几乎没有请愿。”
(5)典故在传达和表达事物的过程中,毕竟是相互分离的,是由它们产生的一种联想。所以诗歌创作不宜多用。宋代江西诗派被贬的一个借口是“降书”,充斥着别人的文字,缺乏自己清新活泼的语言,难免玷污了诗歌的艺术性。据说当代的钟敬文先生不提倡使用典故。他说:“一个用典故来表达感情的作家,就像一个拄着拐杖走路的老人。”(兰闯诗集)
(6)典故既然是历史故事,就用来更好地传达思想感情。根据读者和时事融入新的典故是很正常的。现在社交媒体非常发达,新闻事件尽人皆知,水门事件,乒乓外交,文革,四五事件,百慕大三角,大庆人。至于亲友间的诗歌交流,双方用自己知道的“故事”作为典故也是很有意思的,这是让诗歌更有表现力的一种手段。西方名人去世后,墓碑上大多刻有墓志铭,或记录死者一生的主要成就,展现死者的人格特征。
(1)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的墓碑上刻着pi = 3.145438+06。
(2)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墓碑上刻着许多小鸡、小羊、小狗和被鲜花包围的孩子。
(3)数学家刁潘度的墓志铭是一个未知数。解了这个方程,多少年后就知道死者一生几个阶段的时间标记了。
(4)美国性感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是“37,22,35,R.I.P”。根据“门罗研究会”的说法,数字代表门罗周围的英寸数,缩写的意思是“睡在这里”。据说这墓志铭是尊重逝者生命的最大心愿——追求美(当然也包括形体美)。
(5)萧伯纳19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戏剧家,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描写他一生幽默言行的文字相当多。有一次,肖伯纳的一部新戏的首场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给女主角发了一封电报,说:“太好了,太好了!””女演员受宠若惊,赶紧回电:“你过奖了。”萧伯纳开了个玩笑。他回电话说:“对不起,我是说剧本。“萧伯纳的墓志铭体现了他幽默的性格:“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都会发生。"
(6)无独有偶,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也很幽默。它说,“对不起。”但如果只从这句话中读出幽默,那是远远不够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作家的生死观。海明威的生活丰富多彩,如火如荼。冒险是他永远的伴侣。作为一名记者,他经常出没于生死战场。他曾用猎枪在非洲的荒野中与野兽搏斗。他喜欢斗牛场的碧血和黄沙,喜欢拳击场上的竞争和呐喊,喜欢美女和美酒。所有能体现生命力量的活动都让他着迷,而这一切都伴随着他创造的一系列不朽杰作:《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以及“迷惘的一代”代表人物的称号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这个如此热爱生命的作家,并不惧怕死亡。他说:“在我看来,整个世界就像一个拳击场,每个人都在其中。你只有反击才能生存——当然,我总是参加拳击,我会和自己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为了接受死亡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就是你每个星期天看斗牛时看到的悲壮之美。”“死亡有它自己的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让我害怕的变形。”在健康恶化的时候,他冷静而勇敢的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为世界留下了一份悲壮的美丽。在海明威看来,死亡是生命的一种“变形”,他的墓志铭恰恰表明了作家对死亡的态度,和谐优雅中蕴含着悲伤。
(7)司汤达的墓志铭
司汤达(他的真名是亨利·贝尔)的墓志铭一点也不幽默。这位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19世纪初草拟的墓志铭如下:“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恋爱、生活。”乍一看,这篇墓志铭确实平淡无奇,但只要你对司汤达的生平略知一二,就不难体会到它的深意。十几岁时,司汤达深受其祖父的影响,他相信启蒙运动,并对法国大革命的年代着迷。17岁时骑着骏马翻山越岭追上拿破仑的远征军,随后在欧洲大陆随军作战。他目睹了1812年莫斯科的熊熊大火,也参加了1813年的第六次反法联军对六个欧洲郡主的战争。他经历了拿破仑的伟大胜利,也经历了帝国失败的痛苦,拿破仑在他心目中一直是个英雄。为了不生活在他深恶痛绝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他曾经在意大利生活过,但因与意大利反政府的炭党关系密切而被驱逐出境。回到中国后,司汤达生活贫困,他不得不在一个外国城镇担任法国领事。文学创作是司汤达毕生的兴趣。他的作品《红与黑》、《吕西安娄烦》和《帕尔玛修道院》都是不朽的杰作。司汤达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创作个性。他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真实再现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尤其擅长细致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在文学理论方面,司汤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著名论文《拉辛与莎士比亚》是19世纪初最早提出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他说:“贝尔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之一。这位一流的观察家和这位杰出的外交家,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在谈话中,都在很多方面证明了他的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实践知识是广博的。真的很难解释,他最后在契维塔韦基亚当了领事。”司汤达曾经说过,他的作品1880才会有人读(名著《红与黑》出版于1830),1935才会有人懂,可见司汤达对自己作品的价值深信不疑。至于他坎坷而丰富的一生,司汤达只是谦虚地称之为“生活”和“写作”。这不正体现了作家对生活和创作极其认真的态度和极高的标准要求吗?!历史是公正的,他给了作家应有的地位。他被公认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优秀小说被认为是法国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的。
(8)托尔斯泰的墓志铭
人死如灯灭,而我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是我,我不想要任何墓志铭。我无法反驳法庭并赞扬我。我不能回报。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坟墓就是这样。它没有墓碑和十字架,甚至没有刻上它的名字。它只是一个棺材堆,躺在托尔斯泰的家乡贾斯那和波利亚那的一个空心森林里,但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后代。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祭奠这位伟人的坟墓,看到了托尔斯泰的人格——朴实。这种单纯的性格,在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之后,越发明显。他认为广大人民的苦难是由“君子”造成的,君子是罪人,托尔斯泰本人也在罪人之列。他一生都在担心主人的生活,所以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自己打扫房子,劈柴生火,没有佣人,自己去井边打水。他不再喝酒、吃肉、戒烟,也放弃了打猎的爱好。他经常帮助农民耕种和收获。因此,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创作了一幅名画《托尔斯泰正在耕田》,画中的托尔斯泰看起来像一个十足的农民,是伟大作家在田间劳作的真实记录。1910年6月的一天晚上,82岁的老人为了彻底摆脱贵族家庭生活,离家出走。他在途中的一个小火车站生病了,因为他不能忍受旅途的疲劳。托尔斯泰在经历了几天痛苦的折磨后去世了。这位一生揭露和批判俄国专制暴政,揭露和批判腐朽的统治阶级和教会的虚伪本质,为人民疾苦呐喊的伟大作家,为世界文学宝库贡献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
这些小说包括著名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他获得了一个作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而他那朴实无华没有墓志铭的坟墓,一代又一代地向人们诉说着托尔斯泰人格的伟大。宋绍圣年间,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岛湛县。有个老婆婆在本地卖年糕。她的手艺好,圈饼质量高。但是,因为店铺偏僻,不知名,生意一直不好。老妇人知道苏东坡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就请他为商店写诗。苏东坡可怜她,环饼手艺真好,于是写了一首七绝:
用手搓时玉色均匀,油淡黄深。
晚上睡在春天知道重量,粉碎一个美丽的女人,搂住黄金。短短28个字,就勾勒出了年糕的特点和形状,均匀、薄、亮、脆。一个月里星星很少的晚上,李白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河边喝酒,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赏月。突然,一朵云飘过,遮住了月亮。李白见此情景,在灯前驻足。站起来喊:“月亮在哪里?”朋友调侃我,“我掉进河里了。”李白——听着,抓起一坛酒,跳到河边的船上,说:“我要把月亮夺回来。”将船驶向河中心。月亮的影子渐渐移动,李白被温柔的月光笼罩。他快乐而健忘。不知不觉一坛酒尽,一心只想捉月。他俯下身,一碰它,银盘就碎了。他又可以专注地看了,但是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好,所以他很高兴又可以钓鱼了。突然,一阵风吹来,船翻了。当江面平静时,李白已经不见了。后人有诗赞:醉时爱挂月底,手可翻月。不应该饿到吐口水,才能骑着鲸鱼上天。
故事分门别类,不胜枚举。只有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注意它们,才能不断进步,掌握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