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寨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朱寨镇是朱寨乡政府所在地。以朱、翟命名。原名白鹤村,明清村西沿堤有多株紫藤,故又称魏紫村、帝子村。朱、翟、侯三人所居之地,是明末反清英雄侯通曾的故乡。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设立巡检司,设在上海、嘉定、青浦三县交界处,俗称“三界司”。兴起于明初,当时弘治为朱寨城,万历称朱寨巷城。清朝康熙年间,有700户。乾隆叫镇的时候,从东到西是1李龙。嘉庆年间,商贾云集,市场日益扩大。1930 (19)年,市街南北半里,东西1多里。帝子街最繁华,有大小店铺100余家,以花、布、粮为主要商品,早晚市。靛蓝比王姬更繁荣。该镇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盘龙港的水运。自沪宁、沪杭铁路开通后,市场逐渐衰落。1938 ~ 1940年(民国27 ~ 29年)期间,吴淞江水运被抗日战争的战火阻断,顿时变成了一个粮米市场,开龙港有大量的粮船,市场十分繁荣。全镇有24个产业,121商户,大米日销售额超过1000石。之后日伪“清场”,市场崩溃。在1949,有133家店铺,209名员工,其中包括21家米店,2家香烟店,11家石楠杂货店,8家生鲜和腊肉店,8家百货商店和茶馆,5家豆腐店和3家皮草店。50年代初市场稍有繁荣,1956年全镇合并近10家店铺,60年代形成各行业1家店铺。1984,店铺23家,个体商贩100多人。解放前夕,有6家碾米厂、3家轧棉厂、3家榨油厂和3家焦糖厂。从60年代开始,社区办工厂陆续成立,市政办工厂1969。从65438年到0984年,有乡办农业机械厂、粮食加工厂、电镀厂、钢模板厂、玩具厂和市政镜子厂、照相器材厂和塑料机械厂。公交线路74条,辛集线,北接新泾镇和新庄镇。1966赞龙港分流,聚龙、云龙石拱桥拆除,老港填筑。镇上的街道原来是一条两三米宽的石板街,1968改成了水泥路面。上世纪80年代,南北大街改造为解放路,长200多米,宽10米,东西大街中段扩建为新街,宽130米。全镇面积0.5平方公里,约700户2000人,农业人口占一半。湖羊羔皮、白切熟羊肉都是特色菜。老永福寺、玄寿观、关庙现在改造成了学校和文化站。镇上有明代嘉靖年间的抗战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