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从那里来的。
老子的老家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既有古代文献,又有出土文物为证,考察的地理位置完全接近。同时,也证明了老子故里在杨过的说法是不充分的。
关键词:老子故里陆毅解
关于老子故里的位置,古今学者提出了很多意见。其中,的理论(刘庞生1998)最具结论性,流传最广,而的理论最具迷惑性和谬误性(孙2002,2003)。本文从四个方面重新论证了陆毅的理论,而杨过的理论是不成立的。
第一,文献忠实,有迹象。
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上面写着:“老子也是楚库县李湘曲仁里人。”楚为古楚国,库县为今鹿邑县,(或赖乡)为县东太清宫乡,曲仁里为太清宫镇,乡政府所在地今。这是铁证,历朝历代,历久弥新。例如,古库县现在是陆毅,有几个公共和私人著作。
《史记》:“苦郡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苦属楚,故为苦郡。太上皇十一年,建立淮阳国,陈县、库县皆涉。今天考察《地理》真的是淮阳县。”
史记正义引用年表:“淮阳国、景帝废三年。到《天汉史》修订时,楚辞王春都是彭城,也差不多。疑苦此时归楚,故太史公写之。”
通甸县:“真正的源头是上古的苦县,我出生的地方。”
《库地志》:“库县在亳州固阳县界。有老子的房子和庙,庙里有九口井,也在今亳州镇远县。”
《历史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苦难,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时仍称苦郡。晋三年更名为固阳。唐乾丰元年改名贞元。建元元年改称原宪,神龙元年改称贞元。宋七年夏,大中相府改名为卫镇。元初,魏真入陆毅,后迁至陆毅,属亳州。”
《元和郡图》卷七:“镇远郡,今楚之苦郡,春秋属陈,后为楚所并。韩属淮阳国。汉末的Ku县属于陈国。晋属,成帝改名固阳,入武平县。隋开帝六年,设固阳县和李库,属亳州。”
《历代疆域代表汉代淮阳之国》:“苦郡是鹿邑县以东10的李俶苦郡。”
上面引用的古籍都是以老子为古县人, 并记录下古县的更名及隶属演变的轨迹:东周及以前属陈国明鹿(今陆毅辛集乡)→→春秋时期楚国的古县→西汉淮阳县的古县→东汉陈国的古县→三国时的古县→晋代改称固阳县→北齐撤固阳县入武平县→隋固阳县→唐朝。
还有几部古籍记载古力乡(或赖襄乡、赖襄乡)如下。
《后汉书·国史》:“苦难...要看家乡。”他引用符涛《北伐》中“有老子庙”和古史考试中“有曲仁礼,有老子礼”的说法。
《金台康迪记》:“在Ku县城东,有老子诞生地赖襄庙。”
《朱滔余杂》与《神仙传》:“老子是楚国库县赖乡曲仁里人。”
《元和县志》卷七:“乾丰元年(唐朝),高帝幸,轩辕在此,故改镇远县”。
《史记》记载:“老子庙是老子出生的老宅。”
《历史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苦,春秋时,有濑之乡,老子住。”
《历代疆域代表汉淮阳国》:“我生于,古县,春秋属陈;楚灭陈后,苦难归楚。”
以上都详细记载了老子是李湘、赖襄或赖襄古县人。根据考据音韵学,“来、来、里”是变声韵,“里乡、来乡、来乡”其实是同一个地方的同义词。这个地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当时,在鹿邑县的东边,有一个小国——莱(赖,李)。周灭商后,赖归陈。但也有人认为,西周时期并不存在赖。《春秋公15》云:“楚人伐徐”(“徐”在安徽泗县西北约五十里);"秋天和七月,齐石和曹石砍树."《左传》曰:“秋,伐救徐烨。”惠东《左传补注》认为《左传桓13》是在今湖北省睢县李善店以惠论为基础的。王夫之的《舒舒》以此为另一成就,即古县李相。今天根据地理考,可以证明徐志石是被齐救的。此外,出土的青铜器“鲁达司徒秘铭”上说:“鲁达司(司)钟白扎之弟子(立)其妾李(母)”。碑文中的“李”字是“李”的复文,郭沫若认为这是适合鲁大司徒长女的国号。传统上,春秋时期女性婚前的称呼结构是“排行+父姓”,婚后改为“夫国名+父姓”。碑文“李”是婚后对的称谓:“李”是丈夫的国名,“孟”是“大哥”的意思,“姬”是鲁国公的姓。《水经注》记载,“涡水向东流至古县西南,分作两股,分支向东北流,入莱城山谷,称死谷”,“涡水折向东北,流至西,谷水注入其中”,“涡水向东流至南”,北魏仍有明显遗址,另有李道元。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的“里”(或“来”、“涩涩”)应该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今天的太清宫,是的都城,也就是老子的故乡。请看,《太康迪记》说“老子出生地县东有祠”;《玉帝志》说“老子庙,老子出生的老宅”;《历史地理沿革表》说“苦,赖襄有老子家”;《史记集》引用《国志》说“古县在亳州固阳县界,有老子宅庙”;《元和县志》说,“乾丰元年,高帝幸,轩辕帝在此,故改镇远县”;唐僧宣扬《广弘明集序》“乔叟生于李湘”;《太平玉环记》引用崔元山《赖襄记》说“赖襄在(苦)县”;《历代疆域代表淮阳国》上说,“我是李湘人,一个苦县人。春秋时期的陈;楚灭陈后,苦难归楚。”上述文献在今天是完全可靠且有特点的:“赖襄”即鹿邑县东部太清宫乡一带,旧出土的“鲁达司徒秘铭”和最新的考古发掘都是有力的证据(见下文)。
至于“去仁里”,鹿邑县东门老君台正门牌楼上有对联。对联上写着:“古之地永传曲仁里,天高近太清宫”。曲作为的下属行政单位,现为太清宫镇(作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在此镇学习工作)。太清宫镇在县城东5公里处(与《赖襄》和《历史疆域表》的记载一致),旧名“游龙镇”,取自《老子传》史记中孔子“今见老子,犹龙邪”的说法。在小镇的西北角,有一个方圆数十尺的高地,相传叫“隐阳山”。一条小河发源于此,当地一直称之为“赖(Lai)乡沟”,贯穿太清宫乡全境。此水名与历代文献重合(其原字应为“濑”)。至于“去仁里”的含义,可能就是卞少《老子明》中所谓的“去仁里也在曲折之中”。
第二,当地遗迹依然存在。
《国志》、《太康帝纪》、《太平玉环纪》、《赖襄纪》、《玉笛志》、《元和县志》、《历史地理沿革表》等都记载了在库县有供奉老子的庙宇和古宅,陆毅至今仍有三座。
一个是县城东门北的圣仙台,百姓称之为老君台。建于唐玄宗天宝2年,平台高13米,是由14平面围成的高坛状古建筑。如果圆柱体是有角的,顶部面积是765平方米,底部面积略大。传说老子在此成仙、升天,故有此名。山门下有32级青石台阶,正殿前的第一层正好33层,正是老子说的。进山门,是正殿,三间房宽,硬山式建筑,殿西一厅。舞台上,13刺柏树苍翠繁茂,一年四季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山门南的中轴线上,依次是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狄芳、万教始祖牌坊。牌坊附近有两块牌匾:老子故里和孔子求礼的地方。牌坊顶上写着“古地传说、曲仁礼传说”,底下写着“高天近太清宫”,横幅是“诸教始祖”。唐高祖李渊、李治、宣隆基、桓,以及大文豪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此祭祖或访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现在只有一个太官,高数十尺,有一个正殿和两个副殿,正殿里供奉着一尊老子铜像。全盛时期,戏台前有数百间,曾有“明路书院”,现为老君台中学所在地。
另外两个地方,一个是太清宫东门北侧的太清宫,民间俗称“前宫”;二、镇北、乾宫南北方向的“东晓宫”,俗称“后宫”。老子历代修建的宫殿、寺庙大多集中在这里。自西汉以来,老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历代帝王都在崇拜他,在唐代达到顶峰。东汉时,老子被奉为道教始祖,汉桓帝派常侍左训到那里祭拜老子。隋炀帝开年间,文帝命亳州刺史杨修建宫殿。唐太宗贞观元年修旧子宫;《乾玺》中,高宗钦到道观行宫,加老子“轩辕皇帝”称号,建“魏紫宫”。开元三年,玄宗亲书《道德经》刻于宫中;天宝二年,改“魏紫宫”为“太清宫”,后有“东晓宫”。两座宫殿相距一里,中间有一条河,顶上有会仙桥;总占地872亩,各类建筑600余座,殿堂楼阁星罗棋布,异彩纷呈。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牛场遗址,西有阴阳山遗址,中有酒步井。正殿内有一尊老子雕像,堂旁立着一根高约1.5米,直径约25厘米的铁柱,是老子任职历史的象征。唐太和七年,文宗命宣武军使李成、太清宫使修。当时“唐高祖、唐太宗、高宗、中宗、宗瑞、明太祖六贤,都在老先生身边。两宫两观,古柏千余株,房屋七百余间,镇兵五百。”(杜光庭《道士功效》)宋元年,皇帝遣使祭祀;祥符五年,老子被尊为“上元尚德皇帝”,行宫名称改为“明道宫”。继唐玄宗之后,2月15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统一元年,2月15日为混元皇帝诞辰为贞元节,此后成为道教重大节日。金大定二十四、二十六年,先后修建了三清、玉帝等几十座大小厅堂,但都因为兵荒马乱、漩涡水改道而消失。元朝10多年后重建,颇有古风。尽管明朝和清朝被一次又一次的重建,但是很难重现他们以前的辉煌(刘玉振2003)。
第三,地下证据确凿
1997期间,河南省文物考古队在太清宫镇出土了许多周、唐、宋、元时期的文物和碑刻,发现了宋代殿堂遗址,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有一座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两倍。上世纪80年代,河南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修复,修建了太极堂、三圣母院堂、娃娃堂、围墙、山门等。,并重新雕刻了老先生的玉像,安放在太极堂。在阴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春秋至商代的夯土建筑、祭祀坑、马坑和大型墓葬。马坑发现三处四坑,一般是四匹马合葬(所谓一床)。马骨架排列有序,以四马骑大车的姿势摆放。马头上有青铜饰品和皮带的痕迹,每匹马都埋有壶、盆等陶器。
大墓为汉形墓,有两座墓,南北长47.5米,宽7.5米。在墓中发现了13具被埋葬人的骨骼和1具狗的骨骼。墓中有大量精美的文物,包括68件青铜容器、20多件武器和工具、80多件玉器、100多件陶瓷以及大量的钱币、贝壳和骨头。出土的青铜器多为酒器,方器较多,如方尊、方子等。比较特别的造型是一个龙形的天蓬,上面盖着三个龙牌躺在上面,下面是一根芦苇。淡黄色的液体依然保存在酒中,酒香依旧。有些青铜器上有铭文,如长子、长子口、戈丁。其中长子口最多,可以确定墓主人应该是“长子口”。玉器有戈、刀等礼器,也有壁、环、黄、柄、条等礼器玉器和佩饰,还有牛、虎、鹿、鸟等玉雕。出土有石编钟、铜钹、骨排箫等乐器,5件骨排箫,其中两件较好,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排箫实物,将排箫制作的历史提前了数百年。根据出土器物的特征和埋葬习俗,该墓的年代应为商代末期至周初(刘玉振2003)。
从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早在商代末年、周初,这里就是中央王朝的军事据点或方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汉唐宋时期成为祭祀老子的胜地,只是到了元明清时期,因为兵荒马乱,才逐渐衰落。
第四,襄县古城有地方找。
司马迁之后,史家出于疑经、鄙夷古的心理,提出了各种新说:陈果的说,楚国的说,宋说,早已有之;如今,人们似乎不甘落后,提出了湘县、苦县和皖学说(孙,2002,,2003),以此来否定传统的太清学说。最后一种说法,让世人颇为困惑。以下是对这种说法的反驳,以正视听。
杨过学说的主要依据是,老子是宋朝的爱将,现在的杨过在陆毅春秋时期属于陈国。春秋时期,宋和陈以涡河为界,涡北归宋,涡南归陈。古“相”在涡北,今陆毅在涡南。今天,杨过旧城之父的遗址是春秋时期的“相”;今天的杨过有一座安静的宫殿;项是,宋是,陈是舜的后代。《庄子》载老子、居南见老子,沛为宋地;宋朝有个老头,老子姓老,以此类推(孙2002,2003)。似乎有很多说法,但关键在于古相(郡)在哪里?这件事一明朗化,杨过就说要破。
关于老子是(县)人的记载,众说纷纭,甚至自相矛盾。最早见于边绍的《老子明》:“老子,楚湘郡人。”崔元山《赖襄记》:“赖襄位于县城东南12,古县项杰古城西5里,水皆入灵溪。东入涡水,襄县亦在赖襄之东。灵溪的元北。”官书中有后汉郡陈国的记载:“苦难,相说春秋”,的《北伐》中说“有老子庙”,“有曲仁里,老子也在其中”。《历史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幽怨,春秋。”《水经注·阴沟》:“涡水弯东南,苦郡城南。王莽说赖玲。涡旋水向东北弯曲到赖襄的西部,山谷水注入其中。漩水北去老子庙东。在漩涡的一侧,有李母庙,在老子庙的北面。涡水折向东,故在荆襄县之南,至之东,而涡水在阳,故疑此城也。涡水为东,谯县为北,维里桥县。涡水往东到朱贵墓,涡水往东南,经过城北的成府县。旋涡水在东南方向……”仅根据上述引文,显然不可能得到老子的故乡是杨过的证据。不过既然好事者都认为有定论,那我们就来考证一下吧。
首先,对卞绍所引《朱段》中古代地名的地理位置进行了逐一考证。
1.地址的东西分布
《历史疆域表·汉淮阳国》和崔元山《赖襄纪》中记载的地址,从西到东可以按以下顺序排列:
0 5km 7.5km 25km 110km东。
明路,即现在的赖襄鹿邑县,老子庙,襄县老城,桥县老城,成府县老城,以及今天的杨过。
不考虑南边的漩涡和北边的漩涡,北魏的“襄县故城”当然不会超出西边的老子庙和东边的乔县。也就是说,乡贤故城绝不会“飞”到70公里外的安徽涡阳县天净宫或者更远的象山脚下,也就是《江南志》第三十五卷所谓的“乡贤故城在苏州西北象山脚下,春秋时期的宋轶”了。
2.关于地址的涡南涡北的分布。
文献记载的地址都在涡河南北两岸附近。其中,库县、赖襄、老子庙、莉姆庙、襄县老城位于漩涡的北部;乔县故城和成府县故城都在沃南。元代由库县向襄县分流后,陆毅、太清宫镇均在漩涡的南部,亳州、古城等父址仍在漩涡的南部。但绝不能得出结论,春秋时期的库县、襄县老城在漩涡的北面,现在的陆毅、太清宫在漩涡的南面,所以老子的故乡不在陆毅而在杨过。因为涡旋水的分流并没有改变各自的东西位置,只是改变了相对于涡旋水的位置。因此,无论东西分布还是南北分布,春秋时期相西的李湘、古县、明路,相东的谯、成府,都不可能改变东西走向。换句话说,乡贤古镇就在色色和谯城之间。现在,在它们之间找到襄县古城的具体位置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3.乡贤故城在今天太清宫镇附近的涡北。
与朱记载的襄县故城地理位置一致的文献,以及《太平记》所引崔元山《记》。既然是“记录”,就应该是亲身经历后自己“记录”的,其可信度甚至准确性毋庸置疑。崔氏曰:“赖襄在县城东南12里,故城、项杰、古县西5里。所有的水都流入灵溪。入涡于东,襄县也在赖襄之东。”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时的古县界有“赖襄”和“襄县故城”,其确切位置是:赖襄在县(市)东南12里,襄县故城西5里;襄县老城区位于赖襄以东5英里处,距离当时的库贤院仅17英里。无论“赖襄东”指的是东北还是东南还是东方,从远处看都可以断定,这个“象县故城”绝不是100公里外的象山脚下的一个象县,也不是历代《四库全书·淮扬王国江南志》中所说的“今苏州西南九十里,盖相土故都”。更确切地说,是在莱色之乡太清宫镇附近。至于有没有本地人姓氏相近,那就无关紧要了。
襄县古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考虑到元代涡旋水的分流使库县由涡旋北变为涡旋南,再仔细考察太清宫镇附近的地形,我们的目光聚焦在涡旋河北岸的一处高地。也许是因为漩涡水分流时被急流冲刷,加上历代被河雨冲刷严重,这个高地现在只有半公里大小。位于太清宫镇东北部,与《赖襄镇》中提到的“赖襄镇以东”的襄县老城区相吻合。与此高地隔河相望的是南岸的潮治店村,距太清宫镇约3华里,涡水宽约1公里。高地和太清宫镇之间的距离与赖襄的记录和历史领土表相一致。其次,当地长辈仍称高地为“古羊城”。这个流传至今的地名,不仅让人想起晋代皇帝成康三年改名固阳县,唐乾丰元年改名镇远,还有卞绍、李道元“湘郡不毛,今已苦”的记载。这些都可以证明“古羊城”这个地方名是完全有根有据的,绝非空穴来风。至此,这个扑朔迷离的“襄县老城”的地理位置终于有了完全合理的解释。也许正是因为涡旋水的分流导致的地理变迁,才使得乡贤古镇失传了两千年,以至于今天的读书人因为不知道高地和自古流传下来的地名,误将老子的故乡一起迁到了杨过。
其次,襄县故城不同于历史疆域表中所说的苦县,即鹿邑县以东10里,也不同于《后汉书》中记载的苦,即依乡而居,也不同于《历史地理沿革表》卷25中记载的苦,即相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赖襄乡,是老子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襄县老城区在涡水分流前是库县老城区,直到元朝以后才迁到现在的地址——鹿邑县城关镇。至于“幽怨,春秋时之貌”的古书记载,只能证明是春秋时期的地名,后来改称幽怨,是楚北伐陈后建立的库县。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不由衷地佩服高峰先生的洞察力:“不过,都说老子是乡贤,探古也是一种说法。都说老子是苦县人,据此,也是这么说的。虽然两个理论不同,但两个地方是一体的”(廖群2001)。看似妥协,实则道出了实情。
文献还表明,历史上只有李洱被称为“老君”、“太上老君”、“太清”、“太玄帝”,他的祠堂、庙、祠的名称也都冠以这些字眼。有人把安徽杨过的天净宫当作老子的庙,推断杨过是老子的故乡。至少有三个谬误:第一,庙名与历代老子称号不符;二是成立时间不早于明朝,与老子的历史地位不符;第三,全国道观众多。如果以此为例,我们都能认出它是老子的故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