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实行了哪些制度?
在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臣”制度。“三公”,即丞相、太尉、太医。“九卿”,即廷尉、苏志内史、丰昌、殿科、郎中令、少府、卫、太傅、完颜政。在“三公”中,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邱辅佐皇帝掌管国家军队,御史大夫掌管书章,监督官员。“三公”并不互相统一,而是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在“三公”下的“九卿”中,廷尉掌管司法、财政、祭祀、外交、大夫侍从、皇室收入、宫廷侍卫、御用车马、完颜政皇室事务。无论“三公”还是“九卿”,都是皇帝任免,不世袭。
在中央政府机构下,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这是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建立诸侯国传统做法的一个创举。这种制度符合皇权专制和天下一统的要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封建统治网络。郡设郡长、郡长、郡督,组织结构类似于中央政府。县级以下有县,1万户以上的县有县令,1万户以下的有县长。县长是一个县的首脑,负责该县的政府事务,受县长的控制。还有魏和程。魏掌管郡县军事治安,程为副司令兼都督,掌管郡县司法。偏远地区修路,大爷管。县级以下有乡、村、亭。三老、守财奴、游游等乡官设在乡,主管教育、税收、治安。乡以下有李、或李典,负责行政事务和组织生产。此外,还有专门的警备和禁绝盗贼的机构亭。秦国最初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随着边境的不断发展,增加到40郡。
秦朝通过层层政府的有效治理,将天下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这无疑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和管理,为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过于细致严谨的管理制度也严重束缚了各地的活跃因素。尤其是秦朝的严刑峻法和敲诈勒索,不仅没有让秦始皇实现长生不老的期望,而且在他死后不久,天下分崩离析,朝代更迭。
秦始皇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首先,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财政权力,宰相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并执行皇帝的命令,郡县负责辖区内的收税和征劳。各级政府每年都要上报国家财政状况,核实后评定政绩优劣,给予奖惩。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县领导必须及时清查县官的财产和账目,赔偿任何损失,并向来县办事的中央官员提供口粮。可以说,郡县的实际任务就是为皇帝搜刮百姓的油脂,压制百姓的不满和反对。秦朝严格的财政分工、严格的财政立法、严格的财政监督、严格的财政奖惩,继续继承和发展了战争年代秦国的财政制度,但显然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和平建设时期统一帝国的要求。更可悲的是,秦朝统治者不仅没有及时调整政策,还使得金融机构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使生产管理系统瘫痪,后果难以预料。
其次,制定土地政策,确认土地私有制。秦始皇三十一年(216年)颁布“使贵州第一个农田自给自足”的法令,让全国人民向国家申报真实的耕地数量,国家据此登记土地,收取地租。这一政策意味着私有土地受到封建政权的保护,标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这既是秦土地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各国土地制度发展状况的总结和概括。《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六合之内,天子之地”的铭文,说明皇帝,即国家,对全国土地拥有最高的所有权。而“使元首自立”,说明皇权已经承认了全国臣民所拥有的土地的世代继承和支配。由此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的两极结构,既不是完全的国家所有,也不是完全的私人所有,而是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相结合,使得土地所有权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土地所有权由国家和私人双方分割。表面上看,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人身自由,但实际上,人们不得不依靠土地来提供奴役。“人到之处无臣”,说明封建土地制度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有效手段和经济基础。
第三,为了加强对天下臣民的控制,维护封建政权的长治久安,秦始皇进行了移富移民实边运动,直接分配全国人口。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以咸阳十二万户之富徙天下”。将天下百姓全部置于京城的直接控制之下,既消除了动乱的隐患,又强化了关中地区的经济优势。可见,这种“以强凌弱”的手法,实际上强化了中央对四方的多重控制。随着边境地区的不断扩大,秦始皇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活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迁贵州第一府三万户之台”。三十三年(214),任蒙恬驱匈奴北归,沿黄河设四十四郡。在南方,“桂林、项峻、南海”略取出兵之意。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边疆,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但由于移富移孽活动过于仓促激烈,完全依靠封建政治强制执行,没有考虑到移民的经济利益,于是天下震动,民怨沸腾,陈胜、起义由此而起。
再次,面对战国以来长期分割、条块分割的混乱局面,秦朝为了方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使国家的财政职能正常运转,下令统一全国经济计量。六国货币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在秦国货币基础上加工的货币,使天下通行。《史记》载:“论秦,一国货币二等。金以易之名,为币;铜钱通称为半两,重如其文,为一币。”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秦代“半两”钱币较多。在兵马俑坑和俘虏墓中,出土了600多枚“半两”钱币,均为方圆形钱币。货币制度统一后,克服了货币形状和重量不同的弊端,解决了使用和兑换的困难,有利于商品交换和金融秩序,也促进了经济领域的行为规范。秦半两元币的样式,因其造型美观,使用方便,成为汉代及后世铜钱的起源。秦始皇还鉴于战国时期各国实行的度量衡制度差异很大,下令废除各国混乱的度量衡,并以商鞅变法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比如传世的商鞅坊,刻了一道圣旨,是统一计量的标准计量器具。秦朝还制作了许多新的标准器具,刻有帝王铭文送往全国各地,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江苏等地都有发现。可见,秦朝实行统一计量确实是轰轰烈烈的,这无疑是加强国家经济集中控制、规范货币、统一衡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融合,当然更有利于促进民族知识和国家发展。
秦朝为适应政治、经济的要求,建立了军权高度集中、军队高度统一的军事领导体制。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全军统帅。所有的将军都是他亲自任命的,所有的军队都在他的全面控制之下。同时严格执行印、符、节制度,即盖有皇帝御玺的军令有效,士兵持有完成的虎符方可调动,在朝廷授予的连续节日下行军可以畅通无阻。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会生效,这样才能保证军权不丧失。
太尉奉皇帝之命指挥国军,但他只有调兵的权利,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利。一旦发生战争,皇帝直接任命一名将军带队作战,战后回朝交出军权。秦朝时,军事将领除了驻扎在军中镇守边塞的将领外,并不专事士兵,以免自重。通过这种高度极权的军事领导体制,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都被皇帝所控制。这种军事制度被后来的封建王朝继承和发展,成为维护最高皇权和世界稳定的威慑力量。
秦朝的兵役制度规定,所有成年男子都有当兵的义务。17岁的男性必须到当地政府登记,登记后开始服兵役或徭役。一般会在本县服一年兵役,接受执行任务的训练。然后按照征兵的顺序,在首都或者边疆服役一年。此外,每个适龄男子每年都需要在本郡服役一个月,主要负责修建城墙、道路、宫殿和运送物资。服役期以军功爵位制为准,免役时间根据爵位大小而定。这种普遍的征兵制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按照皇帝的意愿进行的。
秦军分为两部分:中央直属部队和地方县部队。中央直属部队包括皇帝的侍卫部队、首都卫戍部队和边疆卫戍部队。当地县部队主要接受军事训练,负责当地治安,也是中央直属部队的补充和储备。秦军主要由陆军组成,分为三个兵种:战车、步兵和骑兵。秦朝时期,战车在战争中仍然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进攻时,他身先士卒,打乱了敌人的队形。防守时,打一个阵基挡住敌人的冲击。步兵是秦军的主要兵种,它是通过正规训练挑选勇敢强壮的人组成的。秦军的步兵根据武器装备分为轻步兵和重步兵。轻步兵不穿铠甲,手持弓箭等武器,战时占据前排,射箭杀死远处敌人;身穿盔甲的重步兵在战时优先于轻步兵。逼近敌人时,用戈、矛、钹、桨等长兵器与敌厮杀。这种兵力的分合,是我军体制史上的一大进步。秦军骑兵主要与战车和步兵配合,但不能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在秦军,采用车辆、步兵、骑自行车的混合队形,弥补各兵种的不足,发挥各自的长处,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阵法。
秦军也装备精良。战国时期出现的弩机此时更加完善,矛和剑的尺度也加长了。士兵穿的盔甲已经由金属刀片制成,根据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形式。秦军的作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它无疑成为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坚强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