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县雅德颐景园
大门就是衙门,古代叫“牙门”,是因为古代军营里挂着野兽的獠牙,以示武功。唐代“雅”与“雅”相通,故写成“衙门”。在宋代,人们只知道“衙门”,不知道“衙门”。
大门东侧,廊下有一面“委屈鼓”,是百姓用来诉苦、向官员举报的。但是,怨天尤人的,一次只能罢工三次。如果他们乱打,一定要先拉,再审。大门和仪门两对巨型桥墩,高70厘米,宽85厘米,厚40厘米,重800多公斤。它们是隋朝的遗物,是现存最古老的郡政府建筑构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仪器门前隧道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荷花池,南北长18米,东西宽6.5米,深3米。隧道下有三孔石券,桥洞连通东西莲池。莲池种莲藕养鱼很雅致,是密县的一大景观。莲池与“耻”谐音,意为清水衙门,清正廉洁,污泥不沾。荷花池通常是高级官员使用的。县官修建的荷花池是密县县官的一大特色,也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荷花池。东汉密县县令卓茂,被刘秀黄封为“德厚”,所以他的官阶高于一般的县衙,这在县衙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解放后,莲池一度堆满了垃圾。经过清理和挖掘,西联池已于2003年6月恢复原貌。是唯一保留莲池的县政府。
仪门的意思是“有仪要像”,意思是县令的行为可以为百姓树立榜样,是进入县衙后的第一道礼仪门。因为密县县令卓茂曾经被皇帝封爵,官员到仪门口必须遵循“文官下轿子,武官下马”的礼制。除重大庆典或重大案件审判外,正门通常是关闭的。仪门两侧有侧门,东侧的“人门”又称“卫生门”,是普通人出入用的;西边是“鬼门关”,也叫死亡之门,平时是关着的,只有在处决死刑犯的时候才开门拉出行刑。大堂庭院宽敞宏伟,位于县政府中心,是县政府的第二个庭院。它南北长40米,东西宽50米,占地2000平方米。它是县政府举行庆典或重要集会的地方。在大堂和仪门之间的过道上,有一个石环作坊。南方有“龚升明”三字,北方有“二风二路,高,民易虐,神难欺”十六字。
大堂院子东西两侧原是六间房,左写右抱。东侧为官员(政府人员)、住户(税务、财务、户籍等)三间。)和仪式(教育、庆典等。),而西边有士兵(军人)、罪犯(公安)(道路、仓库等。),是县政府的职能部门。1954年,东三室改建为密县仓库,西三室被拆除,至今仍未恢复。
大堂是县政府中轴线的主体建筑,是县政府建筑群的中心。长17米,深12米,高10米,立柱12根,建筑面积204米,与平台、棚为一体,高大壮观。每当下雨,雨水在大堂和棚子之间形成水幕,是密县的一大风景。在大堂前建卷棚是一种高级的官式建筑形式,在一般县衙中相当少见,对研究明清官式建筑形式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大堂已全面修复,现以原状展示。
大堂正中有一个县令法庭,上面挂着东汉卓茂赐的“镜高悬”和“赞汉旧制”的匾额,法庭案上放着文房四宝和红绿头。正面屏风上绘有一幅“海上朝阳”的图画,象征着它像大海一样清澈,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明亮。大堂天花板绘有八卦太极图,是根据堪舆理论中八卦方位图的含义设计的。周围的仙鹤飞向中央,象征四方回归。传说第五个县令当庭打虎的案子就在这里。
大堂两侧陈列着县官的礼仪仪式,有绿旗、蓝伞、绿扇、桐棍、鼓、四抬蓝丝轿子等。大堂西侧还有一幅汉代至民国密县各县令(* * * 197人)介绍。
大堂西侧是殿章阁,是民国时期水利部队的办公场所,现为新密革命史陈列室。大堂后面的二厅、厢房、宅门同构为县衙三院,是县令行使权力的地方。
寨门为三院入口,北面写有“正义”、“国法”、“人情”等字样,提醒县官遵循正义,遵守国法,办案时考虑周到。
寨门是县衙的咽喉。所有进出房屋的人都必须在寨门东侧的门子房登记,找出并放入登记簿。普通人是不允许随便进入的。在封建社会,门子房之门经常向出入的人索贿,后来演变成封建衙门的陋习。曹雪芹生动地刻画了《红楼梦》中官员的丑恶嘴脸和葫芦僧判葫芦案。
二厅建筑格局类似大堂,建筑面积160.5平方米。东西两个房间,旧的是茶室和招兵室。二堂是审前案件时县官闭关休息的地方,县官大堂。堂前有两块跪石,东侧的方石是原告的跪石,西侧的方石是被告的跪石。二堂屏风上挂着“三间堂”的牌匾,堂号是清朝康熙年间密县知府的无知所定,即“观镜、观古、观人”,与警察一起办案的县官。即便如此,在封建时代,二厅也是一般民众不得入内的,经常造成冤假错案。二厅之后是三厅院,是县衙的第四院。是官员生活、工作、出行的地方,一般人很难到达。故院内常种南天竺、桂花等花卉,故又是竹桂园之城,与“主贵”谐音。
三大殿为五座回廊式建筑,建筑规模与两大殿相当。二堂中间是审理花案(涉女)和机要案件的地方。堂中的匾上写着“退思”四个字,即事后检视自己的言行,尽力去想,退思去弥补。东边的第二个房间是会议室和接待室,用于接待来访的官员和讨论政治事务,西边的第二个房间是县官员休息和更衣的地方。
目前三馆已全部修复,现以历史原貌复原展示,并提供古装拍照服务。
三堂院的东、西厢房是师爷的办公室,最早被辟为密县老照片展。
唐三大院后面是县政府最北部的第五个大院,主体建筑是大仙楼。大仙楼由五栋双层小瓦房组成,东、西厢房各由三栋双层小瓦房组成。这是存放县衙重要档案和贵重物品的地方,年底封的时候印章也存放在这里。由于古代没有官印保管制度,所以专门供奉神仙(狐狸)以求平安。
大仙楼目前已修复。密县县衙监狱位于大堂之南,易门之西,属八卦中的坤,俗称南涧。这座监狱建于隋朝,曾多次重建。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一直沿用到2002年底。其服役时间近1400年,甚至超过山西洪洞监狱。是中国服刑时间最长的监狱,可谓“中国第一监狱”。
监狱是砖石结构,围墙高4-5米,壁垒森严。现有牢房和看守室60多间,面积近3000平方米。监狱由外监、内监、女监三部分组成,还有一座监狱庙。外部监狱是暂时关押犯人的场所,相当于今天的看守所。里面有个水牢,和莲池相连,现在没了。内监关押重刑犯,女囚不管案情轻重都关在女监。解放后仍作为监狱使用,新建了南楼、北楼、岗亭等建筑。
监狱除了威慑犯罪,还起到镇压人民反抗的反动作用。土豪劣绅经常把所谓的“刁民”绑在县太爷身上,怪他。从1921到1949,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遭到反动派的迫害。
1939年,国民党密县县长孟祥麟与中央特务头子王寿山勾结,疯狂镇压密县革命,逮捕了28名生产者和进步青年。《党员》里出的张民权,郭兰,司树森,被鞭打,被打烙印,被浇辣椒水,坐在虎凳上,下水牢...被折磨。密县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
2003年8月20日,新密市公安部门将县政府监狱正式移交给市文化部门。现由县政府博物馆管理,馆内陈列有历代刑具烙画、清代刑具、刑具泥塑等展品。从此,县衙监狱揭开了千百年来的神秘面纱,成为县衙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后代的重要场所。相传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登基后不久,他的侄子在街上遇到一位美丽的布衣女子苏小娥,上前调戏,被苏小娥扇了耳光。皇帝的侄子恼羞成怒,从随从手里夺过梅绮棒,打了苏小娥。这时,他旁边的一个大汉出来阻止,并把梅绮棍子击落在地。皇帝侄子身边的侍从拔剑刺向大汉。大汉躲闪不及,刺死了皇帝的侄子。随行人员急忙将尸体抬回屋内,栽赃称侄子被大汉杀害。刘邦立即下令将大汉下狱,判死刑。
苏小娥听说恩人即将被杀,决定冲进金殿救人。她和妹妹举着锣鼓,在宫前猛敲,大呼冤枉。刘邦听到鼓声,就叫苏小娥去庙里。当他问及事情的始末时,放走了英雄,斩首了随从,众人拍手称快。
受苏小娥的启发,刘邦下令各级衙门在大门前设立申诉鼓,方便百姓申诉。从此,击鼓成为封建官吏体察民情的重要手段,从汉代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西汉时,河南密县有个县令卓茂,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在秘期间,大胆改革和修改了许多法律条文,事迹感人,深受密县人民的爱戴。相传他调任京师,离开密县时,百姓争相相告。他走的那天,他们聚在路上,泣不成声,依依不舍。密县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大圩镇修建了卓茂寺,隋朝以后又在老城区修建了第二座卓茂寺。
如今,新密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包括密县在内,古代各县的寺庙都供奉着汉代两位著名的大臣:萧何和曹参。萧何协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出任丞相,制定各种法规,史称“萧何法”,对巩固西汉政权起到了关键作用。萧何死后,曹参继位郭襄,一切都照老样子,就是“照小草的规矩办”。
此后,小草在古代地方官府中被掌管文书的小吏所拜,各县衙都拜小草,一方面是学习他们忠君爱国、恪尽职守的工作精神;另一方面,我也想寻求他们的祝福,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官庙除了官神,也供奉小官神。在宋代,每年秋天,官署里的小官员们都会筹钱举行神赛来祭祀仓颉。仓颉是神话人物,传说是黄帝的史家创造文字。因为“仓颉造字”的典故,作家们都把他当做自己的守护神。和曹有时被认为是小官员。旧时衙门里有一个桌案,上面放着文房四宝、法槌、签筒等办案所需之物,俗称“三尺公案”。事实上,桌案既没有三英尺长,也没有三英尺宽。以清代为例,“三尺公案”长约六尺,宽约二尺。既然如此,为什么法庭上的桌案被称为“三尺案”?
在纸发明之前,文字写在三尺竹简上,所以古代的法律也叫“三尺刑”。衙门是县官依法审理案件的地方,所以用于审理的桌案被称为“三尺公案”。
旧时衙门大堂总有两个签箱,红头绿头。县令老爷抽绿头签派衙役去取人,抽红头签上课打人。到了清代,竹签和木棒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一根棍子的体积只是家庭部门评定的一个水桶,而一根竹棍的长度只是一个标准英尺。在公平交易中,如果发生金、梁缺斤短两的纠纷,县官到衙门理论时可以用竹签管丈量。据不完全统计,自汉代卓茂任职至民国初年(民国八年),密县有县令、大儒华池驿、知府等178人,被收入《密县志传》的有38人,而进入密县名官祠的只有10人。他们清正廉明,遵纪守法,造福了政府,在民间享有一定的声誉,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密县祭祀官起源于汉代的卓茂。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知县杨泰在老城区(现已不存在)的文庙前修建了“名臣庙”,祭祀了7名密县名臣。清朝道光年间,密县人民在老城西门外的关悦寺建了一座“后弦寺”,并增加了三人为知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10人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