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天尊的形成历史
陶弘景的《真灵位图》谱,只是上清派的文字。它把元神、元王、太上大道王、金阙王视为最高神,灵宝派把元神位、太上老君视为最高神,石天道尊老子为最高神。三派各有各的方式,在至高神的问题上并不完全一致。随着道教的发展和各派的相互交融,南北朝末期出现了统一的至高神“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神仙谱系的最终定型。
“三清”神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道教刚建立时,老子是其始祖,称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君,被奉为最高神。比如等人编的《太平经》和写的道书,都是老先生给的,直到北魏的寇写了《云诵新科录真经》的谕旨,他的“石天”称号才是老先生给的。这是早期道教的共同特征,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即使在那之后,全真道学的起源仍然是说太上老君传给金娘,金娘传给白云里的真,白云里的真传给王,王传给。钟离权授予吕洞宾和刘海蝉、吕洞宾王重阳和重阳北碚镇。全真教溯源于老子,尊王为全真教始祖。东晋中后期出现上清、灵宝等道教流派后,道教尊神至上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些新道家不再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而是以元神或元神、太上大道为最高神。在这两个流派的经书中,也提到了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有的经书甚至把它当作元始天尊或元始天尊的弟子和太上老君。这种差异在《舒威释老志》和《隋书经籍志》对道教的介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魏书》卷一一四《释旧录》曰:“道教之源出老子。它不言自明,与生俱来,资源丰富。在玉京,他是神王的教派;我是飞仙之主。(2)这明显反映了石天道教将老子视为最高神灵的思想。《内经》卷三十五《通志》四分曰:“通道经者,云自始有天尊,生于太原之前,赋有自然之气,冲空而定远,不知其极...他们以为天尊之身永存,每次开至天地之始,或玉京之上,或穷桑之野,都叫劫。“度皆神仙上品,有太上老君……”这显然是基于原始佛是最高的本尊,而太上老君也是原始佛的弟子之一,代表了上清派的思想。
既然石天道教和上清道教、灵宝道教在尊神至上的观念上有这么大的区别,也就是道经分大中小,那么写这些经书的教主也必然有不同的层次。《云起笔记》卷六《三窟经部三窟序》中说:“三窟已倒,故有。”如何划分三窟和神仙的区别?所以道教也有“一气化三清净”的说法。上面引用的《九天生物经》一章,是说三清都是陶琪化的,而《三窟序》中说:“三窟之素,同陶琪;陶琪是独特的,它的应用分为三个部分,都是用来勾引习俗和修仙。从所有证明来看,都是逐渐不同的,所以有三个。”也就是说,这三个洞的元素都来自同一个陶琪,只是因为应用的不同而被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名字。尽管如此,但到底是谁呢?然后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一种观点认为道教的三清是由罗田的玄、元、实三气形成的。如生于东晋初年或南北朝时期的太贞科说:“三日第一名为罗达,为道教之极地,妙灵为唯一。只有这个罗达在轩辕生了三只燕子,把它变成了三个晴天。一日天高云淡玉清,由始而成;第二天,鱼雨去了清朝。第三天,天空太晴朗了,它是由神秘的气体构成的。”这种说法并没有解决三清神祇相继等级的实质性问题,还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如罗田的神祇是谁,三清神祇是否由这个神祇改造而来。所以道教通常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是三清在清初由神仙转化,是上清派道士所提倡的。《并行三窟》引用《因果经》和《华英经》说:“天尊日:我用陶琪教化群众,从劫到劫,因时制宜。韩龙元年,我被封为无形佛,又名天宝君,我说有《洞天真经》十二卷,教导天上九圣和大乘之道。.....延康元年,取“佛性无始”之名,又名灵宝君,化为明州,说有十二洞玄晶,为的是传授天上九谛及占便宜之道。.....明朝年间,我被称为梵天形佛,又名神宝君,讲穴神经十二部教天上九仙,小乘之道。”也就是说,三孔本尊是不同时期的原佛化身,三孔经也是不同时期的原佛说的,这样道教派别之间就不会有等级之分,就会导致教派之间的矛盾。然而,这显然是代表《隋书经济志》所采用的上清学派的说法。道教的另一种说法是三清被老子一口气改造,主要是以石天道教为代表的道士思想。这种想法由来已久。早在道教产生之前,就已经开始神化老子了。东汉明帝(公元57-75年在位)、张帝(公元76-88年在位)时,益州知府成都人,写了《老子圣母》,名曰:“老子是道士。生于无形之前,始于始之前,行于之元,浮于六虚之中,出入幽冥,观杂浊之别。”在这里,老子和道合而为一,道是世间万物的根本,所以老子自然成了造物主,当然是至高无上的上帝。早期道教继承并继续发挥这一思想。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说:“老子为道之大圣,幽处之师也* * *。你要感觉到了,就随党而变,成功了就隐居。居无定所,常远在外。.....刘洲六不足,育三界,出世法,入世法,无为,不可止究。”流传为(或张鲁)的《老二注》也把老子视为道的化身,说“一个是道”,“一个散成齐,一个聚成大老先生”。《七扇云》卷一道德总叙引葛玄《五千文献序》曰:“老先生天生,始无因,历天地,终不尽,随大道而转,根为天地,灵传十方。”.....就像是一个神宗,三光璀璨,天地被赋予了生命...所以万圣之地是* * *。"后来,谢寿豪的南宋著作《混元圣纪》、《太上老君年谱》、《太上老君简史》等,反复说:"太上老君为道主,诸教始祖从无量本源出发,经历天地,不可名状。“其以党教,以劫为师,可见其是否隐蔽,测之无用。但是,你在人间教书,就应该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清楚。”他还说:“王座上的老先生,是大道之祖,三才之根。”他还说:“王座上的老先生是元气之祖,万物之祖,乾坤之根,天地之精。”引用唐代尹的话说:“老子即道之体,内外不同,故与能应付之体也不同。”还称他“抓住了世代的把柄和城镇的本原,所以他是天上万圣之尊,人间万教之主。”被称为老子的人,都是道形,数目无限,或36,或72。”他还说,“我当皇帝的时候,在玄宗中期被封为驱魔人,也在玄宗时结识了石天,出版了《洞天真镜》十二部,在无量道上传授给世人。皇帝在位的时候,有古达先生,他出版了12卷《洞穴玄晶》,把人改造成至高无上的真理。我在黄仁的时候,取名盘古先生,出了十几本《穴道神经》,把人变成了平和无为。"
按照这种说法,是三孔经,都是老子做的。不仅如此,甚至还说:“老先生在黄三说的经,世人称之为《三坟》之书,但失传已久,说了许多年,而琼石瑶台,或秘龙宫中有许多宝物,真的是神所护佑,世人未曾听说。今天传下来的,是山中的一滴水。”也就是说,三窟之外的很多经典也是老子所作。我们知道,道教以道教为最高信仰,终极目标是修仙。这是所有道家的相同思想,也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自东汉以来,石天道教就把老子视为道教的化身,老子与道教是一、二、一。“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那么作为“道”化身的老子自然就成了“混沌之祖,天地之母,阴阳之主,万神之帝”,当然也是道教的最高神。那么,老子曾经说过要做三清,这就不言而喻了。但《太上老君简史》一书中还有一段话,即“老君日:夫洞三宝皆在道,我元初受佛影响”,与全文主旨不同。应该是宋代清派上台编辑《道藏》时增加和改变的观点。魏晋道教中还有另外两个创世说,一个是元神的创世说。另一个是太上老君的创造,也是历代帝王推崇和谈论的。然而,在唐代,四川的“三宝洞”开始崇拜道教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