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是什么意思?

河曲县位于忻州西北部,晋陕蒙三省交界处。河曲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锰、油页岩和铝土矿。其中煤炭储量最大,约11.9亿吨,其次是铁约1.5亿吨。行业包括煤炭、硫磺、火电、化工、机械等生产行业。

河曲特产:

河曲县特产海红果,

在河曲这个小地方,有黄河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天下第一鲫鱼美食——黄河石鲤。这种罕见的鲤鱼产于河曲西南的天桥峡。徐莉上下,激流缓水,鱼的种类也各不相同,一直是皇家贡品。石鲤有红色的眼睛和金色的鳞片,脊骨上有一条红线。肉又白又重,以味美著称。它只能在每年河水解冻时才能被捕获,所以被称为“会说话的鱼”。少了几个数量级,成为鲤鱼中的佼佼者。那些在郑州、济南吃过鲫鱼宴的巨商,尝过石鲫之后,都感叹:黄河美食作曲流。

杏瓣是河曲县的传统食品之一。据考证,杏瓣制作于唐代。在河曲地区,几乎每个村子都种杏树。杏瓣由杏仁加工而成,据说杏瓣曾是贡品。

荞麦碗托盘荞麦碗托盘是河曲的特产。荞麦去皮,做成饼。饼前一天用水浸泡,用拳头塞成糊状,过筛,舀入碗中笼蒸,中间用筷子搅拌一次,蒸熟得碗盘。在阴凉的地方放凉后,用醋、姜、芝麻、辣椒面、蒜泥、香油做成汤,倒入。

山西河曲酸米粥是河曲的一种特色小吃美食,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口感极佳。

河曲酸饭历史悠久。据河曲县志记载,相传北宋年间,辽兵常侵。有一次,老百姓正在淘米准备做饭,突然辽兵来袭,丢下还泡在水里的糯米就逃。几天后,士兵们回到家中,发现浸泡在水中的糯米已经发酵,变酸了。如果他们想扔掉,他们会煮了吃。令人惊讶的是,这种酸饭浓缩了精华,黄亮的坚韧,洋气的刺鼻,酸酸的美味,色、香、味俱全。从此,酸饭被记录在河曲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中,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酸粥是河曲人一年四季都不能断的早餐。早上把在打米缸里煮了一夜的糯米(河曲特产)放进锅里,煮一会儿,煮好的米汤返回打米缸,作为下次打米的一部分。如此循环,不断,浆汤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香。煮酸粥讲究火候,所谓“紧火慢粥,增灶火煮粥”。把火调成慢火(调整炕炉盖上的火,盖紧了火就大,拉开盖火就小),在锅里不停搅拌。大概十分钟左右,酸粥就好了,稍微弯一下就可以吃了。在地里干活,吃一碗酸粥或者喝一碗酸米汤,一天不饿不渴,精神倍增,不觉得累不觉得困。全家围坐在一起,早上吃“酸粥”,中午吃“酸饭”,晚上吃“酸粥”,已经成为河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咸菜吃,是河曲人的美味早餐。一个“米缸”和一个酸菜缸,是河曲人必不可少的两个器皿。

河曲民歌唱道:“你是我哥哥心中对山药、酸粥、辣角菜的爱”。“喝酸米汤不渴,想姐姐就难活了。”

米米米米是河曲的土特产,至今在河曲五谷杂粮中占有独特优越的地位。小米不选地形,不要水肥。“谷子只要抓苗,就有一半的收成。所以糯米成了十年九旱的河曲人的传统主食。米米可以做粥、鱼饭,也可以磨成面粉做窝窝头,做“画摊”。”“摊画”历来是河曲人清明节的固定食物,由此可见米米的不凡。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要隔一年做一锅糯米饭,希望来年多。咪咪肩负着如此神圣的使命,不免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据测定,糯米含有糖、粗蛋白、磷、钙和18种氨基酸,是谷类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米米也可以被酿造成酸大米。酸饭中含有乳酸菌,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清凉泻火的作用,口感极佳。

河曲景点介绍河曲位于春秋时期的山西边境地区,战国时属赵,汉唐时属太原。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刘崇设熊勇镇,属兰州。兴国七年宋太平建立火山军,平四年设火山县,金贞元元年设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改称周琦。明洪武七年入德州,十四年入河曲县,六年、十四年入太渊府。清雍正二年,划归鲍莉德州,民国三年,归雁门路。民国十六年废弃,直属于山西省。河曲是一座集黄河自然奇观和黄河文化奇观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沿着黄河西线从北到南,有许多奇观。

晁海寺晁海寺位于老县城东南一里处,又称晁海寺。有“晋西北小五台山”的美誉,1986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它建于明朝,在清朝进行了修复。深藏于山腰,北有高山,南有大河,清泉顺流,庭院绿荫。这是一个佛教胜地。占地20多亩,有12个院落,几十个亭子。整体布局依山而建,以弥勒佛殿、观音殿、藏经殿为中轴线,东面有磨子院、菩提院、九石塔院。西边有十方院、方丈院、西园。寺内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楹联镌刻妙想,对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庙会在农历正月初八举行。河寺位于河曲县西门外,又称王宇寺。建于清乾隆十六年,黄河边有一古戏台。每年农历7月15日,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江灯节。届时僧人诵经、鼓乐、玩耍,夜晚用新装饰的木船将360盏河灯放入河中。景色十分壮观,吸引了无数秦晋蒙古边民。庙会在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举行。香山寺位于楼子营镇辛家坪村。村子的南山腰上有一座古庙叫香山寺。寺庙南北向,有三个天王殿。据说楼龄在明代左右,成化、雍正、光绪、民国都有过修缮。庙会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

宝塔寺宝塔寺位于鲁谷乡城塔村。2009年7月18日修复完成。7月20日,五台山佛教协会派出的苗如法师(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等10多位五台山大师,为所有佛像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开光仪式。寺内观音殿由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关帝庙、财神庙、土地庙、窑神庙组成,建筑气势宏大。

尤其是腊月十八庆祝窑神生日的场面,十分壮观,值得一去。

(2009年7月18日至7月21日,西北地区普降暴雨,河曲县下了大暴雨,但开幕式当天上午一直下雨。中午12,开幕式开始阴云密布,在场的人突然觉得天气变亮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周边村庄都在下雨。)

岱岳寺岱岳寺位于碧镇岱岳寺村,建于金天惠十二年(1134)。庙的主体属于道教,是为东岳天齐皇帝黄供奉的,但也有佛教的神和民间的神,儒道佛融为一体。农历三月二十八,会举行庙会。石井佛诗密佛洞和石井佛寺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黄河绝壁上。上下两层倒,用栈道、木桥连接。崖底是滔滔黄河水,咆哮遍地;高处是释迦牟尼、地藏菩萨、四天王、八洞仙人。案是云中佛龛,祥和宁静。庙会在农历正月初八和农历二月十九举行。文庙位于文笔镇九桥二街以北(原庙址现中国工商银行内)。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道光二十二年,供奉神龛、名人、乡贤的庙宇更多。是全县最大的寺庙文化。同治、光绪、宣彤、民国文庙:大成殿在右,孔子为圣。东配:还原圣子,告诉圣子要为圣子着想。西佩:生活在圣曾子,生活在圣孟子。娘娘庙,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屿,位于娘娘滩,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近年来又改建扩建为“圣母殿”,供奉汉文帝母亲的塑像。庙会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三官寺位于浔镇三官寺,又称三元寺。三官,即上元、一品、九齐的天官——保佑魏紫皇帝;元代,一品二品七灵的官员——赦罪清虚的皇帝;接下来的元朝,三品五气水官——谢尔东阴帝。娘娘滩娘娘滩位于黄河中游,县城东北7.5公里处。岛上有参天大树。果实累累,住着30多户黄河人家。相传汉文帝和他的母亲伯皇后被诬贬于此,假扮“娘娘滩”。与此相呼应的,是上游不远处的另一个小岛——王子滩。上面建了一座庙来祭拜黄河。明朝灭亡了。近年来,太子滩出土的北魏瓦当上写着“富贵万岁”。

状元塔状元塔(又名文笔塔):河曲县和很多靠近黄河的县一样,民风淳朴,建筑古朴。每一天,黄河的声音都伴随着小城的人们酣睡。县城的标志性建筑是位于城东大墩梁的状元塔。它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塔,原本是佛教圣物,从明代开始,其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埋葬佛骨(舍利子)变成了一座点缀风景、均衡运输和繁荣文物的建筑。太原双塔如此,河曲一号塔也是如此。冠军塔高31米,形似冠军郎的巨笔。高耸入云。日出黄河状元塔的长影,过黄河,可直达黄河对面的内蒙古大口村。巧的是,村口有一块巨石,就像一块大砚台。所以每当太阳升起,山西状元郎的巨影就想汲取蒙古巨砚的精华,开始书写黄河的又一精彩篇章。状元塔如此栩栩如生,自然与精神兼备,加上河曲写作、翻旧录、应试的兴盛之风,河曲人屡得状元。此外,九曲黄河孕育了又一代才华横溢的民间艺术家。

传说中的冠军塔是用来平衡交通的。清初河曲很穷,民谣说“河曲护德州,十年九年不收。男的去外面,女的去捡苦菜。”为了翻身,县官绅请来了阚玉家。相传这位先生跑遍了曲径通幽的大街小巷,始终走不出重点。日落时分,我踏上了这条河的大坝。忽然看见对面一条黑龙,虎视眈眈,吮吸河曲精华。另一边,内蒙古大口村位于一条形似黑龙的长沟口。地貌奇特,像黑龙的血盆大口。动物们睡得那么香,河曲城怎么聚金赚钱?县官和乡绅决定在城头建塔杀妖。31米高的冠军塔很快就直冲云霄。椽子的倒影,像一条拴在黑龙上的长绳,跨过黄河,落在怪物的头上,克制着邪气。说来也巧,河曲市在乾隆年间建了状元楼。次年繁荣起来,成为晋商南来北往的唯一水陆码头。驼队满载中亚、新疆、内蒙的皮货,所以去中原。商队满载着南方的上等丝茶,向西北进发。小小的河曲县城,经常商贾云集,仓库爆满。

在此编辑河曲的传统节日。从春节到除夕,全年有27个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

(1)除夕夜,即春节腊月二十九或三十,对联、门神,煮下一年的饭,摆酒摆菜,祭祖和房中常拜的神。夜丑时,老少穿新衣,麻炮开门。男人送火龙。院子中央有一个祭坛。祭坛上铺着印有龙风虎纹的红布台裙,正面两角挂着黄色细纸做成的长款。“三祭”、“供品”、香炉、蜡烛都准备好了,父母就要北上祭神、祭祖、烧香、烧桌烧水、端茶。桌上摆了五碗素菜——炒豆腐、白面粉裹的炒黄萝卜丝、炒山药、炒豆角、炒南瓜片——献给土地、幸福、财富和长寿之神。供品结束后,醋炭制作:一人手持装有炭的砂锅,另一人手持醋瓶。他每到一户人家,就在木炭上倒些醋,被称为醋炭之神。传说一代之神姜子牙在被神化的时候忘了自己,只好做醋炭之神,但诸神心存敬畏,站在醋炭面前。打完醋炭,姜子牙来了,神仙才敢坐下供奉。收神时,麻炮齐发,震耳欲聋,远处连。接通后就天亮了,然后还有人在法庭上送钱送水,都是变相乞讨。家里也有晚辈拜年,还有人跑到附近的寺庙里拿着香灯烧香磕头。其次是早餐,素菜长豆面,中午吃油饼,晚上吃素菜粉汤泡茶。饭前要打枪拜神。早餐后要问候西神,也叫“出门”。迎新神的方位每年都在变。到了预定的地点,要开枪,烧香,磕头,祈求一年的好运。回来的时候要捡些柴火放进炉子里,作为富贵的象征。除夕夜,全家不睡觉,称为“忍年”。说话轻声细语,拿东西慢慢来,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不说不吉利的话,不要让孩子哭,不要让狗咬,不要让猫叫,不要关家里和院子里的灯,不要熄灭炉子里的火,不要在屋檐和墙上点碗。除夕夜,水缸里放酸梅,房间里炖苍术。小孩和大人腋下夹着苍术、红枣、大蒜,小孩肩上扛着小枪和古铜钱。爷爷、妈妈、父母要给孩子压岁钱,保持正能量,压制邪气。分娩时全家吃饺子,意在“挟金元宝”。

(2)正月初二以后,亲戚邻居互相邀请喝酒,称为“年酒”。也叫“吃一顿饭”朋友喝酒。春风落座,婚姻修好,礼让观念在农村。老弱妇孺沉浸在拜年、宴饮、玩乐中。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拜年,第二年初二初三入住。回娘家之前给公婆叔叔们拜年。官员、士绅、有名望、有威望的人拜年,要留名片,商人用红纸拜年。这些名片和贴纸也是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老朋友等人的。拜年的设置也很有讲究:炕桌或桌上有4至6碟茶,1碟茶,1壶酒。离开后,请大家在餐桌边边吃边聊,互相恭维,以弥合隔阂,寻求新一年的合作。

(3)破五月初五,称为“破五”。天一亮就扫房间里的灰尘污秽,送到巷子里,烧香爆炸,偶尔叫“送穷”,如果有女人形状的剪纸,就说是“送穷媳妇”。这一天,吃几盘供奉给神的三种肉被称为“破盘”,商店和车间会在吃完“破盘”后宣布解雇不满的下属。那天不要请客,不要出门,小心点。

(4)农历七月初七,称为“戚颖”,也称为小年。那天天气阴暗,人口平安。除了不接神,她跟过年差不多,早晚一柱香,早晚三个磕头。

(5)在第一个月的第八天,当所有的星星都在晚上10点钟时,点燃灯和蜡烛向星星献祭。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炕桌,上面写着五行八卦和七个蛋糕灯笼,象征着北斗七星。全家人从小到大依次给北斗磕头,每个岁数敲一个头,然后给天、地、父、母各磕一个头。

(6)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前后三天,街上点灯笼,门口堆火龙,祝福天官、地官、水官,称为“三元胜利会”。锣鼓喧天,城中载歌载舞,唱凤阳歌;数百盏灯笼插在一起,排列成矩阵状,观灯人徜徉其中,称为转灯之旅。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有西瓜灯笼、白菜灯笼、八角灯笼、红纱灯笼等等;五彩缤纷,五彩缤纷。闺房女子也上街看灯。甚至还有孩子上街,提着灯笼,骑着小竹马,系着铜铃。在大闸街的舞台上,你要为霍德星君唱3天,避免一年一场火。街道上交通繁忙。这里有舞龙灯,那里有滚狮绣,还有亭台楼阁,高跷,旱船,车头,大头和尚舞剧刘翠,两个女孩拉车轮,秧歌,二重唱,武术,等等。夜幕降临后,火龙燃起,灯笼灯火通明,各种烟花相继燃放,尤其是礼花,绚丽壮观。

(7)天仓、老天仓正月二十日为天仓,二十五日为老天仓,晚上在屋院子里烧饼、点灯,祭天仓星祝当年丰收。

(8)二月二,二月的第二天叫“龙抬头。”早上起床前,躺在被子里吃一条蛇,叫“咬蛇头”。中午吃面条叫“举龙头面”。下午带铁锅去泉井里打水,一直流回家,叫“招财龙”。到了晚上,庭院被火龙尘包围,称为“圈地”。这一天,我们还要去西楼口开灯游览,以消灾除疾,求得好运。

(9)去年三月初三,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插了一棵柳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去逛城,从北极阁上去,绕城一圈,再从北极阁下来。然后在城隍庙里逛庙、烧香、看戏消灾辟邪。

(10)寒食清明前一天是寒食,准备酒食上坟烧纸钱。祭祀结束后,在当地粉丝之间用餐。今天,小米粉被用来做蛋糕,这被称为“传播黄儿”。村民们荡秋千。杏子开始开花,草芽出土。清明,蒸面鱼,面条,亲戚互送。当天,城隍被抬到“孤魂滩”,埋葬死者的家属要在那里烧纸钱。

(11)药王神农生日,三月二十五日,城中药王庙唱三天。所有医疗之家都要在寺庙里供奉祭品、素菜或两碟点心。为神农,以及华佗、扁鹊、张仲景、王叔和、孙恩淼等十大名医。

(12)三月二十八日,在离县城十里的黛玉狱庙举行田七会。唱完三天,寺内香客云集,炮声不断。城里的商人会在集市上摆摊卖货。销量最大的泥人——用泥土和纸浆做成,涂上颜色,价格便宜,参加会议的人都会买下来当纪念品。这种理解是祈求天齐长寿,消灾避病。

4月8日是洗佛日,家家户户都给娘娘庙送香烛,所以也叫娘娘庙会。娘娘指的是“把儿子送给娘娘”。寺庙里还有“斗哥”。这一天,年轻女性成群结队地来到寺庙。齐求皇后早日给她生个儿子不要孩子,齐求有孩子的“斗哥”让孩子早日天花痊愈。他们布施,献素菜,吃“姻亲”,有的还偷皇后怀里孩子的“泥”。有的给“痘哥”纸帽、纸衣祈福。

4月14日是纯阳节,意思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这一天在鼓楼开会,唱戏三天。参加集会的人在吕祖的雕像前要求一个标志和占卜,以显示他们的出路,和尚给了他们一个忏悔,并坐了一个小时。

(15)端午节是在五月初五纪念屈原。家家吃粽子喝雄黄酒,用在孩子的额头、手脚上,手腕上系五色线,带草药在身上刷苍术、大蒜。在门上挂艾叶和纸公鸡,用香草艾叶煎的水洗澡,用雄黄酒在门框上端画十字。游和还用黄装裱写了对联:“五月五日正午太阳升起,天下大幸”,“雄黄似药驱百病,艾叶似剑杀千魔”。盖为驱魔避毒虫,亦可延病。好家伙,白先生送了礼物。

(16)据说5月13日是关云长的磨刀日,会下雨。其实经常有人顶着烈日去关帝庙看戏。

(17)五月二十五日上午,在家祭龙神。宰猪宰羊,分肉,邀亲友,共享。农民辛苦半年,开始吃肉。(18)六月六日。

为南圪坨的天、地、水三官演唱,西圪街主持。

(19)6月24日,白沟营老龙庙唱戏,祈求龙王风调雨顺。大旱之年,要“引祭”;把羊拉到圣案前,往羊身上洒水,羊一抖,水就落到地上。龙王收礼,天天下雨,否则不收礼。如果干旱持续下去,我们必须祈求下雨。

(20)七月初二,河神庙会上,跑河运煤的船夫集资为河神唱三天。

(二十一)中秋节中秋节(7月15日)。据说穗妈只吃小孩。人们反而以面条为人形,所以亲戚们在7月15日中秋节送人时互相付钱,关系至今未变。

那是日本城隍第二次“出家”,家家户户上坟祭祀。到了中秋节,城里的三官庙就组织普通的家庭和水路交易的商人集资在河庙里唱三天,晚上在黄河上放船灯,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目前,这个节日是河曲的一个盛大节日。现在,除了在河神庙唱歌,放上365盏河灯外,在河中心还有一场烟火表演。

(二十二)中秋节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加工月饼;亲戚互送,数量取决于亲戚朋友之间的距离。晚上,月亮被献上并享用。月饼和水果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烧香,磕头,点燃桌子。香是一种特殊的月香,做成长生字或者没完没了。可以从晚上烧到第二天中午。店堂对月更隆重,要给嫦娥搭个彩棚,准备一间月亮里的“卧室”。

(23)重阳节爬山,做菊花酒,吃滑油饼,是月亮上给衣服的声音,是砧杵的声音,是邻巷的回答,是针线的刺绣,是带灯的夜工。

(24)十月一日,城隍三出家门,家家上坟祭祖。

(二十五)冬季至日家庭成员依序祭拜,称之为“冬拜”,以饮食娱乐为主,辅以羊肉汤和红枣,以及遗留下来的羊肉朋友和酒。

(26)腊八黎明吃红粥,用软米和江豆;红枣做的,叫腊八粥。不知道第七天晚上在大门口,房子两边,粪上立冰块,浇红豆汤面是什么意思。

(二十七)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祭蜜饯酒。晚上,灶神送了一份礼物上天,用焦糖贿赂他的嘴,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带回好运。所以厨君门前的对联是“好东西从天而降,回宫好运。”二十三之后旅行结婚不用选日子,因为各路神仙都回天宫了,没人问。人们也在积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编辑这一段河曲民歌,二人台哥你去西天,小妹我真的留不住;

握住我哥哥的手,把他送到门口。

哥哥,你去西边,小妹妹,我有消息要离开;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多解忧。

……

一曲《向西走》唱出了黄河儿女的辛酸;一曲《向西走》颠覆了世界铁人的铮铮铁骨;一曲《向西走》让大家知道,在黄河的拐弯处有一座古城叫河曲。河曲的民歌艺术在山西可以说是独领风骚。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二人台”,曾经很丑,也能歌善舞,蓬勃活泼,深受山西、陕西、内蒙人民的喜爱。《二人台》有一百多部戏。其中最著名的有走西口、探病、挂红灯、玩钱、种果树、捡碳等等。这些名曲大多以歌颂黄河儿女的爱情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黄河风情。“山庙会整天都是流水,镇戏二人转唱得特别晚。”古代河曲城的繁华,好戏连连,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太原路注:“走西口”和二人台请参考本网山西名曲板块)

元代大戏剧家白朴是河曲戏剧繁荣昌盛史上的代表人物。白朴,字仁甫,先生,生于1226,卒于1312,生于伊(山西河曲)。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表现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如的《死嫁》苏小小的《月夜钱塘梦》、唐的《秋夜雨》、裴的《马上上墙》等。这些杰作中有许多仍是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剧目。

在河曲县城走一圈,很想找一些关于大戏剧家白朴的文物。虽然历史上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痕迹。就在我满心惆怅的时候,收音机突然想起了婉转活泼的二人台。这时,我终于明白,河曲人是把白蒲先生的文化精髓溶进了那首贪得无厌的民歌里,他们真正在精神上继承和拓宽了先生的思想。由此,我想到了目前的一个怪现象:山西个别县为了利用名人效应,吸引游客,不断捕风捉影,攀拉着早已死去的历史名人当乡贤,修建寺庙、纪念碑,从不传播他们的精神。从这一点来看,淳朴的河曲人比他们高尚、聪明得多。一段深情的对唱,立刻让人想起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梁祝》的大戏剧家白朴。一脉相承,一脉相承,河曲的文化艺术就像黄河一样,充满灵魂,川流不息。

编辑山西省河曲县2006年申报的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乐项目类别编号为33个。

编辑本节河曲行政区划河曲县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4.38+40万(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文笔镇。邮政编码:036500。代码:140930。区号: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