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大多信仰释迦牟尼或观音菩萨。道教信仰什么?什么是茅山道学?
四川大邑鹤鸣山
何铭,又名胡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大邑县西北12km处的何铭乡三峰村。它属于岷山山脉,海拔1000米。这座山雄伟壮观,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形状像一只展翅的站立的鹤。它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北以青城山(约30公里)为界,南以峨眉山(约120公里)为界,西以五重山(约10公里)为界,直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中藏石鹤,山鹤与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罗洪宪“鹤鸣山岩洞有古鹤,仙人吟走”之语。以及《诗经》的诗句“鹤鸣在九高,声在天听。”得到这个名字。它是古代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汉(142)舜帝汉安人张玲(张道陵)、裴国锋(今江苏丰县)在大邑县鹤鸣山倡导“义盟权”之道,以老子李二为龙头,以老子《五千篇》为主要经典,标志着道教的正式确立。因此,鹤鸣山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朝圣地、道教胜地之首,被誉为“道教仙都”、“道教祖庭”。在张道陵创立这个宗教之前,何铭一直是不同的人修行的地方。据说先秦的广(马)和西汉的周逸山都是跨鹤而升的(东晋华侨写的《紫阳真人周君传》说周逸山“登山,以金丹经典与九鼎沈丹图会杨”)。相传,隐士老聃的后裔李珏隐居于此山,以鹤为伴,下棋悟道,下山闻何铭。历代许多著名道士都在此修行。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伊稀)、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行。一些皇帝也去何铭祭祖。例如,明朝嘉靖皇帝指定何铭山为五大圣地之一,用于举行全国祈祷天堂和永生的活动。明朝开国皇帝朱迪亲笔写下圣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礼,欢迎张三丰来何铭。后来,吴伯礼在何铭山脚下建了应县亭。唐代的杜光庭、宋代的文、明代的陆游、杨以及清代的名人都曾在鹤鸣山题诗。景区内古迹、诗词随处可见,人文景观极其丰富;主要景点有三宫寺、文昌宫、太清宫、谢园亭、八卦亭、应县亭和正在建设中的“道源圣城”。鹤鸣山道观于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7年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中国道教文化节”也在鹤鸣山设立了分会场。
三清: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殿中,通常供奉着三尊威严的神灵,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三清,道家哲学“三位一体”理论的象征,是玉清元佛、上清灵宝佛、太清德佛。《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而持阳,冲而和。”从无名大道到混沌元气,从元气到阴阳,阴阳合生万物。第14章也说:“不看名字,就叫外国人;如果你听了,你会称之为希望;不打就叫微。这三个不能怪,就混为一个。”我认为一是三,三是一。”“用分为三,这个永远是一。“后来道教由此衍生出三神。所以“三清”神是道教神仙体系中最受尊崇的。《道术枢》第七卷引用《太振科》说:“罗达生轩辕三气,化为三清天道:一日晴空万里,始成;第二天,鱼雨去了清朝。第三是天空太清澈,气氛神秘。从此分别诞生了三种气。“据《云七图》、《法会元之道》等道教书籍记载,清者清,混穴太虚,其气始青,真道升至圣境,天宝尊(元神)统辖;鱼雨馀日入清,其气为黄,仙路升至真态,灵宝尊之;天太清,气玄白;人文上升到一个仙境,道家住在里面。文曰:“这四种人与天,即三界之上,不如四种人与天有三界分明。三清之上是大罗田,元代佛祖在此居住讲学。天宝君智在玉清境界,天高云淡。灵宝君旨在清代,即鱼雨天野,神宝尊(道德天尊)在清代,即大持天野。”(《七年云》卷三,《道初》)据《集注·释真》云《读经略》云:“三清人居玉清圣地,元朝始居;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先生住的地方。“同时,道教对三清神灵的崇拜也体现了对道教《三窟真经》的神化。《云七章》卷六三孔经教处云:“大门上,云有三孔者,谓之孔。宣彤很棒,有三个系统,所以云上有三个洞。第一洞是真的,第二洞是神秘的,第三洞是神。是三个场景的神秘目的,也是八大的精神篇章。“据《卫青神位在卫青道法枢纽》卷一记载,道法会元;元初圣祖代表苗道东部,辅佐太玄,传播卫青学派;卫青玄祖在庆龄扶余聘大道君,代表董璇京部,太平为辅,传承灵宝派;太清道德五灵始祖玄老君,代表董神经系,太清为辅,“一盟一威”之道贯穿三窟,传播道德派和正统派。
三清尊神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年间(126—144),鹤鸣山,张道陵(今四川省大邑县)创建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也把“太上老君”作为最早的至尊神,但“道德天尊”的名号已经出现。据我们所见,“三清”之名最早出现在陶弘景在南梁所写的《真灵业图》中。书中安排了神仙的顺序,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个中值。论第一中位,论虚帝道君,应名元始天尊。第二,我去了高庆盛泰去了陈余黄原大道(万物之主)。第三名,太极金门帝,姓李,(仁臣教太平主)。第四,太清太优于老先生。陛下在至高无上的道路上,先生。其中明显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字,但三清的名字顺序尚未确定,第三名是“金阀帝”,太上老君在第四名。此后,“三清”的名称逐渐变化发展,直到唐代才成为一种确定的学说。《道藏·太平部·三穴珠囊》卷七引老先生圣旨曰:“此为玉清境界,元初尊神位,亦过三十五日。这是上界,道上太高(灵宝天尊),34天以上。太清太醒目,就是太优于旧王座,三十三以上。”于是“三清”成了道教的最高神。
元氏天尊
元石天尊,又称“玉清元石天尊”。在“三清”中,它是最受尊敬的,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神祗。《历代神仙镜》称他为“主持天庭之祖”。虽然他的地位很高,但他比老先生出现得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初佛”之说,《太平经》、《香儿注》中也无记载。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找不到起源。据道教记载,“元始”最早的名称出现在晋的《枕中书》中。据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名为“元世之王”,游于其中。第二次仪式后,元朝天王住在天心之上,吸入天气,饮用地下泉水。几经劫难,与太原玉女亲密无间,生下了皇帝,西王母,皇帝出生地,黄帝。后来她出生在西河,神农也是苗族血统。他还说:“杜宣的首都是玉井中的七宝,有三座宫殿,即上宫、中宫和下宫。真正的盘古,元朝的国王和他的妻子,圣母玛利亚参观了这座宫殿。”至此,只剩下先王的名字了。直到南朝时期,梁涛弘景的《真灵业图》才开始有了“元神”的称号。书中第一序中,中位神是“上台为虚帝,道君”,应称为“元始天尊”,主要称为“玉景清元始天尊”。但书中还有一个“元神”,列为中间位置的四神,左边位置的四神。“隋书京畿之嗣”开始向元神喊话,称他为“生于泰元之前”。认为“佛之身不灭,每次开世,赐密道,谓之劫。”但是,它一次也没有被抢走,所以有严康、池明、韩龙和黄凯,这是他们的称号。他们的问题相隔四十亿年,而且都是上品神仙,包括太上老君,太上老张任,真帝,五帝,神仙。“隋代道士给佛取名‘乐静心’。隋唐时期,提出了盘古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真实地位的故事。说明元初道教信徒信佛。
关于元初佛名,《初学经》卷二十三引《泰甄嬛易姬静》解释:“无教派至上,唯一可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福中万物极尊,常居次位,出天外,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镜》曰:“者为元,此也。始,始,先天之气。”认为元始为本源,凌驾于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太初天尊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是不朽的,即使天地全灭,也丝毫不影响他的存在。每当一个新的世界形成,佛陀就会来到这个世界,传授秘道,抢人。被测者均为上品神仙,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帝、吴芳天地等神仙。每当一个新世界被打开,它都有它的年号,如延康、启明、韩龙、黄凯等。,而年份数字相隔长达465,438+0亿年。而且元初的佛祖在顶级“大罗天”中排了36天,住的仙府叫“杜宣玉井”。玉殿中,宫中有七宝、宝玉,王献、龚贤、仙卿、仙伯、仙府住在中央,两侧为仙殿。这种风格显然是地球上的帝王们模仿的。
纵观元代佛祖的演变,可以发现“元”字最初是道教用来解释世界起源的哲学术语,后来被道教神化,逐渐演变为道教的最高神,在三清中位列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与道教演变为道教的历史是完全一致的。
据《历代仙人镜》记载,元神“圆光穿七十二色”,所以供奉在道教三清殿的元神,通常头戴神光,手持红丸,或左右手持之,象征“天地未成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量境界”和“混沌进行时的阴阳”。长期以来,元初的佛一直深受帝王圣贤的崇拜,下至民间信佛男女。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居住在太尉玉清宫,全名“天、天、金阙、至尊自然、米拉至真玉皇大帝神”。究其名,根据对玉帝圣名异同的考证,“玉帝圣名在劫前的中世纪备受尊崇,耳受推崇。天下之主善道而感玄,而各人有各人之知,各人之信,必与之显,尊诸神名以定爵位。玉皇大帝有四个:一个是太尉玉皇大帝,一个是太尉元兴,一个是梵天玉皇大帝,第三个是玉皇大帝,第三个是汉哀帝。四魏紫玉帝,汉光帝去后,然后担任军号。他们都不是玉帝。这个玉皇大帝,昊天金阀,至高无上,自然精彩。又说穹高是玉皇大帝,杀天灭地,永不灭。”赢得了他的信仰,由于古老的宗教,在远古时代,有主宰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运势、生死、吉日等人类生命命运的至高神“帝”和“神”。西周以后又称为“帝天”、“昊天”、“帝天”。南朝陶弘景《真灵业图》中已经有“玉帝道君”、“玉帝高”的称号,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侧第11、19位。隋唐时期,“玉帝”信仰广泛盛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梦仙》诗中有一句“向玉皇大帝致敬,衷心期待”。诗人元稹《以州府赞乐天》诗中还有一句“我是玉帝香案史”。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写于唐宋前后的《尚高玉帝集》,详细描述了玉帝的来历和起源: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国家,国王景德和王后包年老无子,于是让道士举行祈祷。梦后,道士抱着一个婴儿,送给皇后。醒来后,他们怀孕了。怀孕一年,丙午正月初九午时,生于宫中。太子长大后继位,不久就放弃了自己的国家,去普鸣乡燕山修行佛法,从此翻身。用了三千劫来证明金仙。一亿多劫,只为证明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八岁(1105),玉帝圣旨为“太上皇田凯之符李煜含玉帝真身”。宋徽宗郑和(111-1118)六年(1116),玉皇大帝尊为“太”。
道教认为,玉帝是众神之王,在道教等级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拥有最大的神权。道经上说,他住在美丽雄伟,佛法无上的昊天金阀米拉宫。他掌控诸天,全面统领诸圣,主宰宇宙,教化诸天,修习天道,传播天德,创造万物,帮助众人,权衡三界,驾驭万灵,但维度无限。他是天上最高的神,是万天皇帝。简而言之,道教认为玉皇大帝掌管三界(天、地、空)、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命(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经(天、人、妖、地府兽、饿鬼)的所有阴阳运势。
每年腊月二十五,玉帝都会亲自前往圣地下界,视察各方情况。根据众生的善恶来奖励善,惩罚恶。正月初九是玉帝的圣诞节,俗称“玉帝会”。据传天地所有神仙都会隆重庆祝这一天,玉帝也会在生日当天下午回到六安和天宫。那时,道观里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