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的由来和历史。

唐姓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即齐姓、帝尧姓和姬姓。此外,也有其他民族用中文改姓。唐姓在先秦时期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唐初文明繁盛,清初唐姓开始进入台湾省。

唐姓,中国姓氏之一,在中国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唐姓是中国第25大姓,尤其是在湖南和四川。唐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0.62%,总人口约780万。

唐姓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来源于齐姓,出自古代五帝的帝尧。第二支是姬姓。第三支也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叫唐的诸侯国。此外,还有其他用汉语改姓的民族,包括汉末三国的古羌人,元朝的西域人,清朝的满族塔塔莱、塘沽、唐尼、唐佳等氏族。

先秦时期,唐姓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秦汉时期,唐姓已进入山东、江苏、江西、安徽、四川、广东等地。晋代时,唐姓是湖南有名的姓氏,甘肃、浙江也有唐姓聚集地。初唐时期,河南固始人迁居福建漳州,其中就有唐姓人,唐姓人的祖先,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人。清初,唐姓开始进入台湾省。

唐姓郡县主要有金阳、鲁、北海、金昌。唐代重要的堂名除了与县名同名外,还有禅堂。

唐姓的历史人口分布

宋朝时,唐姓约有3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48%,居第44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1.8%。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和广西。这五个省份的唐姓占唐姓总人口的78%,其次是江苏、河南、安徽,这三个省份的唐姓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以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和江苏、安徽、浙江为中心的两个唐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唐姓约有565438+1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55%,是明朝第41个姓氏。宋元明600年人口净增长率为20%,唐姓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湖南仍是唐姓第一大省,但比宋朝减少了近一半,占唐姓总人口的17.3%。

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江苏、广东,唐姓四省集中了24%。宋元明时期,唐姓总体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人口主要从北方向东南和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湘川、江浙、皖赣、两广三大唐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唐姓人口已达780多万,居全国第25位,约占全国人口的0.62%。明朝600年来,唐姓人口从51万猛增到780多万,增长了1.5倍。唐姓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

自宋代以来,1000年间,唐姓人口增长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两省,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其次是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五省,集中了34%的唐姓人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