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台的故事

古天文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以整洁完整的建筑、保存完好的仪器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它是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的皇家天文台。今天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观象台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42),嘉靖年间大修。从那以后,天文台没有太大的变化。辛亥革命后,该站改为中央天文台。

1933年改为国家天文展览馆。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归北京天文馆管理。5月1956,以“北京古代天文仪器展览馆”的名义向公众开放。天文台高14米,东西长24米,南北宽20米。它被挖空,变成了一个展厅,分为两层。魏紫厅和台湾西侧的东西配楼被改造成“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展”的展厅。舞台上展示着非常漂亮的天文仪器。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浑仪和简易仪器。

北京古观象台在明代被称为“观星台”。台上有简易仪、浑天仪、大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有标准表、漏壶。清代,观象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象台。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天文台先后添置了8台铜制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测量系统和仪器结构。从明朝正统年间到1929年,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500年。在世界现存的古代天文台中,它保持了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而且它的建筑完整,设备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八件清代大型铜天文仪器,体积庞大,造型美观,雕刻精美。除了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外,其规模、腕表、结构也反映了文艺复兴后西欧大型天文仪器的进步和成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也是独特的历史文物。

明清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晋代。金朝灭北宋后,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设立太史局和四天台。金朝以后,袁仍以北京为都城(称大都)。元十六年(1279),天文学家郭守敬、王勋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台,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中国古代天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司源天台的建筑全部被毁。

明初以南京为都城,元代残存的天文仪器被运到南京鸡鸣山。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时,还没有天文仪器,只能在祁华门(后改名朝阳门)附近的城墙上用肉眼观测。永乐二十二年,在紫禁城西边建立了一座宫殿天文台,即所谓的“灵台”。这个时候,还没有大型天文仪器。

据《明史》记载,郑桐二年,秦天监牢皇甫忠和请人到南京,用木头仿制乐器,运回北京制作青铜乐器。正教七年二月,任子建“会堂”和“观星台”。需要指出的是,史书记载的观象台包括台体和台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史明录》也记载:“(正统)十一年建影堂。”直到这时,北京古观象台及其附属建筑才初具规模。清朝以后,没有大的变化。到了清代,观星台改名为“观象台”,由秦掌管。魏紫宫和西厢房也有巨大的横匾,据说是康熙书法的“观勤”,乾隆书法的“观象择时”。

辛亥革命后,该站改名为“中央天文台”,隶属教育部。当时重建了天文台,加了一些房子。到1929,中央天文台将改为仅供气象工作使用的“国家天文展览馆”。至此,北京古观象台结束了持续近500年的持续天文活动。

古代天文仪器的几次变迁

放置在古代天文台上的观察天空的仪器以其巨大的尺寸、美丽的形状和精细的雕刻而闻名。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宝藏经历了人世的沧桑!

明代在观星台上使用了浑仪、简易仪、天球仪等大型仪器。清康熙八年(1669),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费迪南德·南怀仁奉康熙皇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种新仪器,并于康熙十二年制成,包括: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球仪、地平子午线仪、地平纬度仪、时限仪。新器制作完成后,明朝的乐器全部搬下舞台,六件新器放在台上观察。康熙五十四年(1715),舞台上安装了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纪廉设计的地平经纬仪。该仪器是地平经线和地平纬线的综合,使用方便。但李稷安监制乐器时,竟将遗留在台下的元明古乐器当废铜烂铁。所幸后来被明朝廷发现并取缔,保留了三件明军器、简易器械、天仪(可惜辛亥革命后,天仪已不翼而飞)。这对北京古天文台上的古仪器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厄运。

据史料记载,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乾隆皇帝亲临观象台。参观完天文仪器后,他说结构是以浑仪为基础的,雕制应该是从现在开始的。于是,当时秦的有关人员集思广益,设计制造了“冀陈仪”,历时十年制造而成。这种仪器的结构与我国汉唐以来制造的浑天仪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天仪中的地平环和黄道环,时间描述与台上其他七种仪器相同,周长为360。而96雕版取代了中国古代的365.25。和数百个雕刻。

“纪陈仪”是清代最后一台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它重五吨多,高大雄伟,雕刻精美。除了是天文台上的观天仪器,还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古义被迫迁徙。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北京古观象台。看到我国大型精美的明清古乐器,德法侵略军私下达成瓜分我国古代文物的“协议”。法国侵略军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明朝简化仪等搬到驻华使馆,后因民意于1902归还中国。德国侵略军抢走明代制作的浑仪、清代制作的天体、陈平衡抚仪、地平仪、测时限仪,运回德国,陈列于柏林波茨坦。直到1921才根据《凡尔赛条约》归还中国。十件古器全部归还后,中国按原布局在台上安装了清代的八件铜器,而明代浑仪安装在魏紫宫左侧,简仪安装在右侧。

明清十大仪器被抢后,当时的天文学家制作了一台小型地平经纬仪和一个半折天体(即半径为清代天体仪的一半)在天文台上使用。为了记录这段史实,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了一块石碑,现在立在魏紫宫的左厢房前供参观。

1931“九一八事变”中,为保护文物,中国天文学家于1933年将七件明浑仪、简易仪器、漏壶、标准表、小型水准经纬仪、半天体仪运到南京,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至此,北京古观象台仅存8件清代青铜乐器。

参观古代天文台

北京古观象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500年在同一个地方观测天文,世界罕见。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必要的修缮。十年动乱,彻底修复,焕然一新。4月1983重新对外开放。

参观北京古观象台,首先是观象台和它的八件青铜仪器。观象台高达14米。在东西长近24米,南北宽20米的平顶上,南、西、北排列着八件青铜乐器。当我登上舞台顶部时,我首先看到的是中国传统制造的天文馆。在直径6英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确描绘了1800多个天体。浩瀚的银河贯穿整个球面,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位于北面的“冀陈仪”,中西合璧,雍容华贵。它撑起了整个乐器的云框,铜龙盘绕,生机勃勃,雕刻精美。仪器的上半部分一环一环地探测空间,运转自如。其他几种乐器也是各具特色,五颜六色。

天文台下有一座典雅美丽的四合院,即魏紫宫和东西厢房,并有“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天文学从萌芽到不断发展的概貌,丰富而漫长的天文编年史,精辟的天文理论,杰出的发明创造,会激发参观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敬仰和怀念!

回答者:diany 1989-学者二级8-24 00:27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有54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天文台,以建筑整齐、仪器完好、历史悠久而闻名。

明清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晋代。金朝灭北宋后,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设立太史局和四天台。金朝以后,袁仍以北京为都城(称大都)。元十六年(1279),天文学家郭守敬、王勋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台,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中国古代天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司源天台的建筑全部被毁。

明初以南京为都城,元代残存的天文仪器被运到南京鸡鸣山。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时,还没有天文仪器,只能在祁华门(后改名朝阳门)附近的城墙上用肉眼观测。永乐二十二年,在紫禁城西边建立了一座宫殿天文台,即所谓的“灵台”。这个时候,还没有大型天文仪器。

据《明史》记载,郑桐二年,秦天监牢皇甫忠和请人到南京,用木头仿制乐器,运回北京制作青铜乐器。正教七年二月,任子建“会堂”和“观星台”。需要指出的是,史书记载的观象台包括台体和台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史明录》也记载:“(正统)十一年建影堂。”直到这时,北京古观象台及其附属建筑才初具规模。清朝以后,没有大的变化。到了清代,观星台改名为“观象台”,由秦掌管。魏紫宫和西厢房也有巨大的横匾,据说是康熙书法的“观勤”,乾隆书法的“观象择时”。

辛亥革命后,该站改名为“中央天文台”,隶属教育部。当时重建了天文台,加了一些房子。到1929,中央天文台将改为仅供气象工作使用的“国家天文展览馆”。至此,北京古观象台结束了持续近500年的持续天文活动。

古代天文仪器的几次变迁

放置在古代天文台上的观察天空的仪器以其巨大的尺寸、美丽的形状和精细的雕刻而闻名。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宝藏经历了人世的沧桑!

明代在观星台上使用了浑仪、简易仪、天球仪等大型仪器。清康熙八年(1669),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费迪南德·南怀仁奉康熙皇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种新仪器,并于康熙十二年制成,包括: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球仪、地平子午线仪、地平纬度仪、时限仪。新器制作完成后,明朝的乐器全部搬下舞台,六件新器放在台上观察。康熙五十四年(1715),舞台上安装了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纪廉设计的地平经纬仪。该仪器是地平经线和地平纬线的综合,使用方便。但李稷安监制乐器时,竟将遗留在台下的元明古乐器当废铜烂铁。所幸后来被明朝廷发现并取缔,保留了三件明军器、简易器械、天仪(可惜辛亥革命后,天仪已不翼而飞)。这对北京古天文台上的古仪器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厄运。

据史料记载,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乾隆皇帝亲临观象台。参观完天文仪器后,他说结构是以浑仪为基础的,雕制应该是从现在开始的。于是,当时秦的有关人员集思广益,设计制造了“冀陈仪”,历时十年制造而成。这种仪器的结构与我国汉唐以来制造的浑天仪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天仪中的地平环和黄道环,时间描述与台上其他七种仪器相同,周长为360。而96雕版取代了中国古代的365.25。和数百个雕刻。

“纪陈仪”是清代最后一台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它重五吨多,高大雄伟,雕刻精美。除了是天文台上的观天仪器,还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古义被迫迁徙。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北京古观象台。看到我国大型精美的明清古乐器,德法侵略军私下达成瓜分我国古代文物的“协议”。法国侵略军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明朝简化仪等搬到驻华使馆,后因民意于1902归还中国。德国侵略军抢走明代制作的浑仪、清代制作的天体、陈平衡抚仪、地平仪、测时限仪,运回德国,陈列于柏林波茨坦。直到1921才根据《凡尔赛条约》归还中国。十件古器全部归还后,中国按原布局在台上安装了清代的八件铜器,而明代浑仪安装在魏紫宫左侧,简仪安装在右侧。

明清十大仪器被抢后,当时的天文学家制作了一台小型地平经纬仪和一个半折天体(即半径为清代天体仪的一半)在天文台上使用。为了记录这段史实,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了一块石碑,现在立在魏紫宫的左厢房前供参观。

1931“九一八事变”中,为保护文物,中国天文学家于1933年将七件明浑仪、简易仪器、漏壶、标准表、小型水准经纬仪、半天体仪运到南京,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至此,北京古观象台仅存8件清代青铜乐器。

参观古代天文台

北京古观象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500年在同一个地方观测天文,世界罕见。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必要的修缮。十年动乱,彻底修复,焕然一新。4月1983在1重开。

参观北京古观象台,首先是观象台和它的八件青铜仪器。观象台高达14米。在东西长近24米,南北宽20米的平顶上,南、西、北排列着八件青铜乐器。当我登上舞台顶部时,我首先看到的是中国传统制造的天文馆。在直径6英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确描绘了1800多个天体。浩瀚的银河贯穿整个球面,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位于北面的“冀陈仪”,中西合璧,雍容华贵。它撑起了整个乐器的云框,铜龙盘绕,生机勃勃,雕刻精美。仪器的上半部分一环一环地探测空间,运转自如。其他几种乐器也是各具特色,五颜六色。

天文台下有一座典雅美丽的四合院,即魏紫宫和东西厢房,并有“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天文学从萌芽到不断发展的概貌,丰富而漫长的天文编年史,精辟的天文理论,杰出的发明创造,会激发参观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