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的别名
-
2007-06-13
清康熙元年(1662),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成功收复被荷兰人侵占了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省。在死后,台湾省由以其后裔郑经、郑克双为首的郑氏集团统治,成为与清政府长期对峙的独立王国。为了切断郑氏集团的军饷和军需物资供应,清政府对郑氏集团进行了围堵,使其不战而降。它对郑集团实行了经济封锁。措施是向边境移动,从天津向北方的广东移民,沿海岸线钉界桩,禁止一切船只出海贸易和捕鱼。沿海地区和岛屿的居民向内移动了30-50英里,形成了沿海的无人区。舟山也不例外,岛上的居民都搬到了大陆。二十年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收复台湾省,于海被清除。浙江巡抚赵世林、连长孙伟统邀舟山重修。25年5月,连长黄达来联合巡抚,要求在舟山建立县政府。康熙帝认为“船”是运动的物体,动了就不太平。不如就“定海神针”和“定海神针”吧。从此可以“金城汤池,永不建事”,于是改舟山为“定海”,并手书“定海山”二字。第二年,建县,取名“定海”。原来的“定海”改名为镇海。二十八年,知县苗遂选在宫东书房建三塔,塔上挂雍正御题宝、山海。该建筑多次被台风摧毁,光绪年间重建。目前修复于郭昶路定海二中东侧的御书楼,是光绪年间的原貌,现为舟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海县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辖杜甫、蓬莱、金堂、安琪四乡,其中杜甫乡隶属管辖面积最大的郭达岙,是县府所在地。康熙的《定海县志·郡治图》是这样描述的:“夫海滔天,洲凸,郡围五百里。庐山抱在东角,镇在西北。南方关山是如此,北方双吉是门屏。从地形上来说,也是渤海的重要地区。”雅山位于定海市东部,俗称鳌山。奎光阁和文笔塔原来就建在山上。山不大,现在已经被夷为平地盖房子了。关山就是定海路头的东岳山。它、珍奥山、双髻山依然屹立在定海城的南北两端。这段话很好地描述了海洋的雄伟和险峻。
“定海”是官方给予舟山的第三个名字。舟山从一开始就有第一个名字,直到康熙给它起名叫定海,相隔900多年。期间多有波折,正如《编年史》所言:“丁一是海中孤岛,千余年来屡遭废弃,随时代兴衰,只是前后名称不同,古今踪迹不同。”很久以前,舟山群岛与大海隔绝,交通不便,大陆统治者无暇顾及。很长一段时间,舟山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世纪,吴越出征。起初,越王勾践战败。努力积蓄力量的勾践,二十年后转败为胜,攻占了吴国。勾践“请使吴王住永东”。杜预注:“永东,渡之地,及中州,东海,郡,会稽。”“永东”、“东海中州”成为当时舟山的地名。《左传》说勾践“请使吴王住永东”。夫差说:“我孤苦伶仃,年纪大了,怎么伺候你?”?很尴尬,越多的人回来。“当时伏羲不是应勾践之邀去舟山的。他大概是觉得这样做太丢脸了,所以羞愧地自杀了。但是,根据定海的民间传说,福查去过舟山,定海的百里无邪乡是他的落脚点。百里无邪乡被称为“百里无邪”,因为那里有一座供福查居住的木屋。木屋四周门窗可随意装卸,故称“谢”。吴王居住的亭子叫吴邪,故名。也有人说“五泄”后来被废弃,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建了一座安堂,取名“龙符庙”。《左传》说傅槎上吊不是空穴来风,定海的民间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定海确有“五泄”之名。也许当初为了接待福查的到来,定海林城肯定把给他准备住的房子盖了,但是福查自杀了,没来。到了秦朝,秦始皇“以吴越为会稽郡”,所以称舟山为“会稽郡之南”;汉代至五代,梁晨设蓟县,舟山又称“蓟县东界”;隋朝时,隋文帝将余姚、殷、直三县并入句章,舟山又称“东丈之句”;唐初,经析句、析章,将耀州、鄞州、舟山定为“鄞州地”。直到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舟山才开始有正式名称。当时朝廷允许一个采访由祁龙扮演,把蓟县原来的区域划分为奉化、慈溪、翁山、祁县四个县。舟山被称为翁山县。这是舟山的第一个正式名称。
“翁山”名称的由来据历代县志记载,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在定海百里无邪乡龙符庵修行,人称葛仙翁为了纪念他,人们把百里无邪和东澳乡交界处的一个蒲叫“翁蒲”,把附近的一座山叫“翁山”。翁山县由此得名。葛洪(约281至341),本名抱朴子,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晋代以来,道教盛行,帝王大臣热衷于修炼炼丹术。葛洪当时很出名。据记载,南宋时,耕者在翁山脚下发现了一个青铜鼎。“有耳朵没脚,却不戴。中间有争斗的空间,但墨底还在。以还陈锦石杰,谓之炼丹遗风。”说明这个青铜鼎是葛仙翁炼丹的遗物。康熙朝定海县令苗友写《翁蒲山》诗:“耕者得青铜鼎,有耳无足。知是还丹工具,葛翁莲在此。县名翁山,蒲也以为氏……”说的就是这个情况。近年来,舟山学者对翁山县以葛仙翁命名的说法提出异议。究其原因,葛洪《抱朴子》一书中说:“古之游仙之乐,为登名山,次于东葛洲之人,海中诸岛必忆。”《抱朴子》是葛洪写的。他不会把炼丹的地方叫“翁山”或“周国”,可见翁洲这个名字早在葛洪在世之前就存在了。据翁《刘贵家谱》记载:“私生子卒,字普通,封于翁山。因其姓翁,故为翁氏之祖。”公元前900多年,翁山的名字出现得更早。由此看来,翁山以葛仙翁命名的说法难以成立。翁舟与翁山的“翁”与葛仙之“翁”并无内在联系。“翁”、“坤”是古汉语中的常用词,“坤”的本义是“云起”、“水满仪容”。舟山岛孤悬于海中,云蒸云蒸,水汽蒸腾,状似“水旺”,故古人称之为“翁洲”、“翁山”。这种说法是否成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翁山县建立后,建了衙门,办了学校,军官管理越来越正规。有县必有市。起初,这座城市建于?河流。后来就传言了?河流周围的“轻土”移到了珍奥山脚下。这是定海历史上第一次建城。据宋·宝卿的《郭昶县志》记载,“城四周五里”。定海老城区自此基本成型。
三十三年后,唐大历六年(771),临海人袁超起义,沦陷于浙东诸郡,一度占领翁山,翁山郡废。此后300年间,舟山失去了正式名称,被称为“鄞州地”。直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时任鄞县知府的王安石上奏朝廷,提议在舟山重新设立县治。朝廷允许王安石出战,认为舟山群岛“东控倭国,北接登濑,南接瓯民,西接吴辉,是海上巨大障碍,可以兴邦。”因此它被命名为“郭昶县”。这是政府给舟山起的第二个正式名字。当时,郭昶郡管辖着杜甫、安琪和蓬莱。元丰二年(1079),定海县(今镇海)金堂归郭昶。这样,郭昶县的管辖范围扩大到四个乡镇。在宋朝统治的318年间,郭昶县人口增加到465438+万余人,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县内设岱山、孝丰等五个盐场。在宝卿时期,每年的购盐量达到122400吨。在教育方面,建立了翁洲、虹桥、岱山三所书院,培养了许多人才。
舟山在宋元时期相对稳定。只是到了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侵临安,宋高宗赵构投靠了常国,在那里住了七八天。得知越州失陷,他慌忙逃往温州、台州。金兵攻下舟山,却不见康王。他们在海上追出了300多英里,但被风暴和宋军阻止了。据说康王赵构到达舟山时住在城西的紫飘。后来,他回到临安登基,并改名为紫皮敖魏紫敖。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军攻克昌国。元十五年(1278),郭昶有22600多户,126000人。朝廷下诏,将郭昶县提升为昌国州。新增6座城门:东江门、西西门、南门、北上荣门、西南舟山门、东北根门。明洪武二年(1369),郭昶府改为郭昶县。认为郭昶位于海东,没有士兵无法防守,所以它在郭昶设立了一个保健中心。“卫”是明代军事机构的名称。常国伟是县一级的。加强防御,重建城墙。新建的城墙高24英尺,宽1英尺,周长1216英尺,长9英里。开四门,东西南北:东方富庶,南方文明,西方泰和,北方永安。城门处有洞天水门,东南门有吊桥。全市有野鸡栈2673个,警察店铺60个。在城外开运河建城,东西长1260尺,北与山相接。后来的定海城城墙大致和明朝修建的差不多。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一场灾难降临在舟山人身上。当时南征将军唐鹤峰被皇帝派往东南处理防务。他的两名指挥官干预了秀山岛当地居民的民事纠纷,并被杀害。唐河迁怒于周山人,在朱元璋面前吹嘘“居民外有仇敌,内有许多贼”,是“不可救药的顽民”,是“边防之大祸”,并坚持废除县治,驱逐岛民。朱元璋听了唐河的话,洪武十九年上书撤郭昶郡,岛民全部迁往内地。汪国卓,魏紫人,去南京见皇帝,试图解释舟山岛民不能迁移的原因。朱元璋认为,既然你有田地可以耕种,就应该让岛民分散,但军民要共同加强防范,避免干扰。随着皇帝的一句话,舟山居民并没有全部被赶走,只剩下方圆四里内的547户8085人,剩下的46个岛内居民全部被赶到了大陆。被驱逐的舟山人流离失所,在异乡很难谋生。留下来的也不好过,被困在官兵控制的城市里,无法随意行动。随着郭昶县的撤销,昌国伟迁到象山石浦,舟山岛上只留下两所中左学校。千户百户,留在岛上的是百户,每户约120官兵。明朝八年(1443),户部侍郎焦红废除东北角城墙2里,保留7里30级。将四座城门改名:南文名门,乔浩城外的木栅栏叫银根;东风府门,木门外,说宾云;西太和门,木门外叫Xi庵;北永安门,木门外,据说北固。城墙西北跨鳌山镇,东抱霞山,其余为平地。
随着岁月的流逝,海上禁令逐渐放松。移居大陆的舟山人陆续回到家乡,一些大陆人也移居舟山谋生。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舟山共有6005户,居民13653人。可惜舟山人下一代不太平。一开始是驱赶,后来海盗勾结日本人劫掠骚扰。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年间,知望等人勾结日军,多次进犯金堂列岗、舟山岑岗、普陀山与官兵对抗。从嘉靖十九年(1540)到三十六年(1557),时间长达17。最后,在总督胡宗宪、总兵戚继光、、余、卢堂等的共同努力下,剿灭了土匪。
在郭昶县和昌国威被废除的时代,“舟山”这个名字开始流行。“舟山”这个名字不是官方指定的,完全来自民间。舟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舟山岛形似小船,岛上多山,故称“舟山”。这条“船”头朝西,尾朝东,所以岛的西端有“岑岙村”,岛的东端有“舵岙村”。宋孝宗干道五年(1169)编《干道思明图》及《郭昶郡金都章》曰:“舟山渡,往郡南,通市,山形如舟,故名。”这里说的是山像船,不是岛像船。比较准确的是元代《大德昌州图》中的说法,上面写着:“舟山在州南。有山翼如枕海,船聚而成,故名舟山。”原来岛的南面有一座山,像鸟的翅膀横卧在海边。所有的船艇都来这里停泊,所以这座停船的山就成了“舟山”。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山脉和岛屿。“你的船要去哪里?”“去舟山。”“舟山”自然成了全岛的名字。至于“岑港”和“儒岙”的村名,都是来自“舟山”这个岛名。既然岛叫舟山,前面应该有“港”,后面应该有“舵”,所以有“岑港村”、“舵村”。那么“枕海麦”指的是哪座山像鸟的翅膀呢?元末明初,定海现在的人民南路是一个很开阔的浦,海水淹到道龙山脚下,也就是人民南路和东海路的交汇处。那时候的船太小,经不起风浪,走得越远越安全。道龙山脚下显然是一个理想的停泊地。所谓“舟山”,就是指这座道龙山。后来海口逐渐南移,移至东岳山脚下,于是有人将东岳山视为“舟山”。道龙山其实是一个不起眼的山头。山上建有道观,故历代编年史也称“山景”。这座小山在舟山历史上很有名。相传宋建言三年,被金兵追击,逃往常。金兵的军队追赶到了道龙关,但是他们没有看到高宗。他们用刀砍柱,鲜血洒了出来,让金兵大军急忙后退。明嘉靖年间,知望投降,在关山建亭。道隆观念在清末遭到破坏。到了50年代,道龙山上盖起了房子,山被夷为平地。
到了明末清初,明末一些大臣拥戴鲁王朱义海为“监国”,逃到舟山。他们想以舟山为基地反清复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朝必须摆脱这种担忧。于是,舟山成了他们争夺的焦点。顺治六年(1649)王陆去了舟山,两年后逃到厦未果。清兵攻陷舟山,大学士张肯堂等数十名遗臣自杀或战死。被清兵屠杀的舟山居民约有18000人。清兵于九月初二中午开始屠城,杀到深夜。根据民间传说,清兵下令屠杀明天早上撤退。到了半夜,全城都着火了,朱家弄了几只别人养的公鸡一起哭。清兵以为鸡鸣拂晓,大屠杀的期限已到,都回营休息,海城也有居民幸免于难。后来,定海贾珠巷的居民制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节假日可以宰杀并食用鸡鸭鹅,但不能宰杀公鸡以回报它的召唤。
清兵入城十年后,舟山人再次遭遇迁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康熙朝大驱。好在位移时间不长,前后二十年,康熙二十二年,舟山恢复。二十五年,康熙赐名“定海”,从此舟山有了第三个国王决定的名字。康熙二十八年(1689),定海城重建。据清光绪定海殿记载:“沿旧址而建,周长1,21.6尺,城高1尺,址宽1.5尺。洛月城四,城身48尺4尺。丞丞1280,4英尺高。还有东南西北西北四门,门名未立。门上有4个飞楼,每个飞楼有3个房间。上下铺38张,每张1个房间。南有1水门,外为郝”。康熙朝建城后,嘉庆、道光两朝修建修缮。最后一道城墙建于同治十年(1871),城身210尺,城垛1206,石阶两道,北城加高3尺。并修建了窝铺、质证厅、观察楼等。
舟山在唐代第一次建翁山县,到康熙宣布重开海禁时,已经过了948年才第三次建立。其中,建县347年,荒废约400年,无人居住,荒废200年。它经历了两次拆除,两次驱逐,一次大屠杀,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士兵的两次入侵和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的八年占领。真的是充满了艰辛和沧桑!这些历经艰辛、自强不息的舟山人,创造了这座岛屿特殊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