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园烤全羊

一、火把节介绍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举行火把节,大多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打山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比赛等。在新时期,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中国云南彝族的传统新年,也是石林的节日,因为石林的名声和彝族的一支阿诗玛一样有名。这一天,数万彝族男女老少一大早就穿上缝制好的新衣,轻快地走到石林草原,在各种喜庆的节目中载歌载舞,直到晚上的篝火晚会,一整天都热闹非凡。

2.火把节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6月24日,白族在6月25日,拉祜族在6月20日。这个节日持续两三天。

3.火把节传说概述

首先,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同民族血统的彝族原始崇拜有关,尤其是对火的信仰,更直接与用圣火祈年,用火色占农有关;用火炬的光影占据了一年的丰盈与遗憾。除了各民族口头流传的节日传说外,中国的文献都记载:石的《滇系》说:“火把节是七夕节。6月25日,农民们举着火把在田野里发光,为新的一年祈福,这在各省都很自然。”徐寅方《五杂》?《七夕考》也说:“节日之日是傍晚。家家户户同时烧树,满室曝隐居,喃喃发穷言驱疫,农民持火照田祈年,放牧打鱼,光明中求利。”“树倒门卧,男女拉衣跨火,群臣互贺:‘祸星除,秽气解。’“袁家家,石屏县志?田呢?《岁门》卷一也说:“六月二十五日,烛天被焚于地,是盛世之年。天刚亮的时候,就是灾难。年轻人每人都点燃了火把,以决定村庄的输赢。“除了文献记载,在西南彝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然保持着用火熏田除特、驱疫、杀虫保苗、催苗发芽、祈求丰收、引光迎傅锐的民间功能,这一时期的民间心理和信仰观念是趋吉避凶。凉山彝族火把节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对火这种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至今仍体现着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原生态民俗基因。它属于火把节习俗的早期形式,其文化核心是火崇拜,这与边强体系中彝族崇拜火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火把节传说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虽然来源不同,但都差不多。故事的文本结构按照人神斗争→人战胜神→神报复→人再次战胜神→庆祝胜利获得大丰收的叙事程序展开。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都以宣告人的胜利和神的失败而告终,这与神话中以神为主导的叙事模式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类生存核心问题的转移(从自然到社会)和阶级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火把节传说与各民族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密交织,进而成为表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口头叙事方式。比如云南彝族各支系的传说,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斗争的缩影。既有歌颂沙美王英勇不屈抵抗外敌入侵的神奇故事,也有直接描写智勇双全的奴隶阿珍计划杀死奴隶主,拯救兄弟的反抗斗争。这类传说是次要的火把节习俗,以歌颂祖先和英雄为主题。

再者是传统道德观念对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渗透,体现在女性人物和火把节传说的交集上。无论是早期的喜鹊女,还是后来的阿南和查里夫人,大多都有着相同的命运。这种传说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压迫、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是一个“一女不多于二夫”的英雄女子的传说,意在表现贞洁之德。从喜鹊女、安安到慈善女士,我们看到的都是忠烈、殉国、殉国的忠烈形象。人们将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火把节的传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贤惠而鄙夷淫”的情感和愿望。这种传说应该是属于后来人的,就像游国恩先生考证阿南传说后的结论一样:“如果火把节是为了慈善而开始的,那它是不是在元明之交就结束了?”“不是中世纪的,是后期世界的。”

总之,从火把节传说的形成和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历史积淀,这与这个节日在西南地区的长期发展是同步的。火把节的传说在其长期流传中不断演变,甚至影响到一些地区的节日和习俗,使原生态的、“祭祀性”的火把节被附加上了“纪念性节日”的衍生意义。比如鹤庆传说把6月19日女子染凤仙花指甲归于慈善。4.火把节四观

1.植物“太阳”

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人类用火的纪念日。居住在云南的白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和其他民族将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将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和种植“太阳”。

火把节当天,鹤庆西山的白族和彝族人民举行“晒太阳”活动。那一天,人们在“歌唱”场的中心点起了一堆大火,火炬周围堆着一堆堆干柴。一个精心挑选的干燥易燃的树桩被种植在火炬前,作为太阳的象征。夕阳西下,早已聚集在会场的人们每人拿着一根挑选好的小棍子,依次走向“太阳”,去“钻”木头生火。无论是谁从火星上“钻”出来,人们都会蜂拥而至,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和干枯的枝叶“捡拾”点火种子。试着把火移到柴堆上点燃。随即,大家用小火把从火堆里点燃火,带回家点燃各家的火塘,称为“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都聚集在“唱歌”场,在白天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了火。随后,点燃火把和火来“唱歌”,赞美火给人一夜的快乐。

玩火

在火把节的晚上,居住在鹤庆和丽江相邻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会举行玩火活动。人们在村子里所有的大树上绑上一束束红色的花,象征着“红色的花像火把一样燃烧”。在天空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手举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围着“红花火树”唱赞歌。

3.向瓦肯人献祭

在火把节,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人会举行活动来崇拜火神。相传普米族崇拜的火神叫昂古米,原本是摩梭人的女祖先。为了自己的后代和与自己族群共同生活的普米族的幸福,她潜入天宫盗走火种,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火把,将火种引向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得到火种。普米族为了世代不忘昂古米的恩情,把昂古米带来火种的日子定为祭祀火神的节日。

在节日的清晨,人们在各自的村口种下一棵大松树,象征着安古美的化身。树上挂满了小火把,村子里有多少人,树上就要挂对应人口的小火把。当天下午,在用祭祀仪式将“化身”祭祀完毕后,“化身”由村里最年长的老妇人点燃。参与者从“头像”上取下一个小火炬,在“头像”上点燃。随后,在老妇人的带领下,大家围着“化身”跳起了锅庄舞,并赞扬了昂谷米对传播火种的贡献。赞美完“化身”后,大家成群结对,举着火把,在村庄、田野、山林中翩翩起舞,高声歌唱。祈求瓦肯人和谷米的保佑,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村里平安,万事如意...

4.跳舞和唱歌。

黄坪乡是鹤庆县的热点,物产丰富。相传这里的居民是离开军队来到这里的孔明和孟获的后代。这片沃土是孔明和孟获结盟时开垦的。并且在6月24日的夜晚,挑灯夜战,第一次播下了五谷的种子,贫瘠的土地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天,后人每天都会点燃火把,挑灯夜战,播种肖春的庄稼。那时,老人和孩子举着火把,围着田地唱歌跳舞,年轻人在地里播种。劳动生产和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别有一番风味。

动词 (verb的缩写)火把节传说

至于火把节的起源,据说是很久以前,众神派了两个大力士到人间去寻找珠宝、财物和食物。这两个大力士依靠神的权威和自己的力量,拆掉了不愿意奉献者的房屋,把牛羊举死。

夷人民苦不堪言,于是推举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为统帅,带领大家对抗这两个大力士。

阿提拉巴知道伟大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你不能硬抗,只能智取。有一天,他带领一个大力士到山上,在库雅跑了九天。直到赫拉克勒斯累得站不住了,才带领众人把他摔死在山脚下。另一个大力士带着巨大的愤怒和毁灭跑回大法庭。

上帝大怒,立刻拿出一个小盒子,扔到人间。原来这个箱子里全是蝗虫。箱子一打开,蝗虫就冲向梁山。聪明的阿提拉立即用松枝和箭竹制作火把,众人争相效仿。顷刻间,熊熊的火把在山坳、深谷、平坝各处点燃,把蝗虫全部杀死。

人们打败了神,拯救了庄稼,获得了大丰收。据说这一天是农历的6月24日。从那时起,彝族人在每年的这一天,或从这一天开始,花三天时间点燃火把作为纪念。

凉山彝族火把节传说

国王沙美特与外星人作战,他的头被砍了下来。当星星出现时,另一个头开始和他战斗。最后因为叛徒的背叛,在用尖刀草砍下他的头扫了他的脖子之后,苏梅国王的头再也长不出来了,再也不会复活了。据说尖刀草上的红点是苏梅国王的鲜血染红的。后来,每年的6月24日和25日,苏梅人都会点燃火炬纪念苏梅国王,寻找他的精神。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大的传统节日。那时候,每个家庭都喝酒,吃脱脱肉,杀动物来祭拜他们的祖先。人们穿上新衣服,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男人参加斗牛、放羊、养鸡、赛马和摔跤。女人们唱歌、拉弦乐和演奏秦越。晚上把手电筒绕着房子前后游一圈;第三天晚上,他们拿着火把成群结队地在山野周围旅行,然后他们聚集在一个地方点燃篝火,燃烧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早上结束。

彝族萨美支系萨美人的火把节

善神阿凡提盗天播粮,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越了天空。众神大怒,派赫拉克勒斯到人间泄愤。多阿加齐恨赫拉克勒斯霸道,与他扭打,把赫拉克勒斯摔倒在地,压出一个坑。后来雨水变成了一条长长的蓝色湖泊(鲁南淡水湖)。为了纪念这位人类英雄,人们在农历6月24日举行斗牛、摔跤、宰羊、烧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

彝族撒尼支系撒尼人的火把节

奴隶主刁娜把许多可怜的兄弟关进监狱,可怜的阿珍把火把绑在牛角上,冲到远处的大宅,烧死奴隶主,烧掉穷人手上的绳索。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着火把游行,遵循习俗。

彝族阿西支系阿西人的火把节

在彝族家庭中,有一位美丽而能干的姑娘,她与彝族小伙子龙相恋已久。然而,附近12个部落的男人陆续前来求婚,其中一个人残忍地说,不答应就血洗山寨,让全村人遭殃。女孩无奈,答应6月24日相亲。相亲对象来了,女孩穿上白色衣服,黑色短外套,胸前系着花围裙,点了一把大火。第十二部门的负责人也到了。女孩深深地看了亚伦一眼,然后跳进了火里。亚伦和几个男孩试图抓住她,但他们只是扯下了她的裙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但她却殉情而死。为了纪念她,12个男孩把丹尼尔举起来,互相推搡,为的是把他打倒在地取得胜利。之后杀牛,喝酒,唱歌,跳舞。后来彝族把6月24日定为火把节,阿龙扯下的裙子成了彝族妇女的束腰,烧姑娘的烟变成了山寨的晨雾。据说在喜鹊鸣唱的清晨,伊山远处隐约可见少女的身影,所以人们称她为喜鹊女。

彝族武罗支系喜鹊女

神的儿子老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了一个老神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上帝将来到这个世界,看到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孩子,但小孩子在带领他。他觉得奇怪。仔细一问,才知道他怀的孩子是外甥,他领的孩子是儿子。因为他的大姑已经死了,这个男人认为他应该好好照顾他的侄子。上帝会被人类这样的美德深深感动,以为人那么善良,不忍心伤害他们,于是告诉那个人上帝烧了世界,让他告诉人们在6月25日提前在门口点燃火把,以避免灾难。于是那天晚上成千上万的家庭点燃了火把,众神以为人们已经葬身火海,于是陷入了沉睡,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

纳西族火把节的传说

山上住着一个好人和一个恶人。恶人只吃了人的眼睛。6月24日,好人用蜂蜡包裹山羊角,点燃蜂蜡,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会用火枪打他,就赶紧躲进洞里,用石头堵住洞口。结果,他被从洞里流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不再担心邪恶的人吃了他们的眼睛,所以他们可以安全地从事生产。因此,拉祜族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的火把节传说

此外,在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满阿南)的传说、夫人的传说和慈善夫人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传说满安安、火烧宋明塔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演变的结果。

在大理,有一个关于阿南公主的传说:“俞晔(现在的大理)娶了酋长马娜娜的妻子阿南。那被汉朝大将杀死,她想让妻子南征。她可以答应你三件事:第一,做个帘子祭祀亡夫;把老公的衣服烧掉,换上新衣服;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以礼结婚的。像他说的那样忠诚。明日人聚,张松放火烧夫。南藏刀一出,一旦炽燃,便会烧着丈夫的衣服,即引刀断其颈,陷入火中。6月25日,中国人民哀悼它,每年用日本火炬悬挂,称为七夕节。”

南诏王烧宋明塔,慈善妻忠报国。

唐初云南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令”。最南端的部落孟社昭也叫南诏。南诏变得越来越强大。有一天,南诏国王毗卢哥邀请其他五位首领聚在一起。领队邓若昭的妻子查里蒂夫人认为皮洛格别有用心,极力劝丈夫不要去。但是丈夫不听。当她离开时,查里蒂夫人含着眼泪在她丈夫的胳膊上戴了一个铁环来保护自己。

此后,皮洛格确实烧毁了领袖聚集的宋明楼,五大诏令领袖无一幸免。面对宋明楼的灰烬,查里蒂夫人痛哭流涕。她扑到灰堆里,掏出丈夫戴的铁环,才认出丈夫的尸体,运回家。后来,皮洛格听说了这位聪明贤惠的慈善女士,想娶她为妻。然而,这位仁慈的女士怎么会愿意再婚呢?安葬了丈夫后,她封城而去,追随死去的丈夫,只留下这段感人的故事。

此后,云南的白族人民庆祝火把节,以纪念“燃烧的宋明塔”和勇敢聪明的慈善女士的历史故事。

——郭将军杀夫霸妻,振烈夫人自焚。

汉朝副司令郭世忠在大理杀死了酋长马娜娜,发现酋长的妻子安安非常漂亮,就想娶她为妻。阿南夫人假装同意,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但在给丈夫祭祀时,阿南放火烧灵堂,跳入熊熊烈火自焚。安安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人们的钦佩和敬仰。从那以后,在每年阿南自杀的那一天,白族同胞都会点燃火把,走遍各个村庄纪念他们。

勇士摔跤打魔,人点火烧虫。

据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名叫石达理的恶魔破坏了人们在地球上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嚣张地请人和他摔跤,还在一次示威中掀翻了一头壮牛(从此火把节上第一件事就是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激怒了一位名叫鲍聪的彝族英雄。他从人群中走出来,与前十强角力三天三夜,依然不分胜负。于是人们打三弦,吹短笛,拍手跺脚为宝聪加油,最后打败了十大国。魔鬼生气了,放出蝗虫和其他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于是人们又聚集起来,点燃火把焚烧害虫,最后把害虫全部烧死。这一天恰好是6月24日。后来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天人们都会宰杀牛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体现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

杀税触怒神明,燃炬灭虫。

很久以前,天与地是相通的。有一年,斯提古格神派西格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天下灾荒导致歉收,人们交不起房租,于是一个能吃铜能吃铁的强人,俄国拉巴,杀死了收税官西雅艾比。众神大怒,第一次洪水试图淹没地上的人,但洪水被人打败了。众神把各种各样的害虫释放到世界上来吃人们的庄稼。俄罗斯人拉巴和大家围在壁炉边讨论控制害虫的方法,意外发现一只虫子掉进了壁炉里,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罗斯腊八组织大家生火烧虫,终于战胜了害虫,获得了大丰收。久而久之,彝族火把节就形成了。

诸神嫉妒人坠火海,火把迷茫避免大祸临头。

根据纳西族的传说,有一天,神之子老阿普正在运河边玩耍,突然听到丝竹的民间歌舞声。人类生活的幸福让他非常愤怒,于是他派了一个天兵到地球,把地球烧成一片火海。这天会变成一个老人来到人间,遇到一个纳西族的男人背着一个大男孩,抱着一个小男孩。他不解地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是那人的孩子。于是我深受感动,觉得可惜,不忍破坏地球。他告诉人们在家里准备火把,并在6月25日全部点燃。这一天,子老阿普去运河边查看,果然看到到处都是火苗,以为大地真的烧起来了,就没有停下来。所以纳西人逃过了一劫,躲过了火烧人的灾难。从那以后,每年6月25日都有火把节。

衣传奇

弥勒县的彝族人认为火把节起源于一场奴隶暴动。这些奴隶在他们的角上绑上火把,冲进奴隶主的家里,烧死奴隶主,获得自由。

昆明郊区的彝族人说,萨美王(彝族的一个分支)在和入侵者作战的时候被砍了头,但是到了晚上,星星出来了,脖子上又长出了一个新的头,他就带着人再战。后来,他头部再生的秘密被妻子揭露,他的头再也长不出来了。在他被杀的那天,彝族人点燃火把,到处寻找他的灵魂。每年,它们都成为一个节日。

南东彝族自治县的传说是,有个妖喜欢吃人的眼睛,观音菩萨用螺肉制服了他,把他锁在山洞里,只给他一天时间出洞。人们怕他继续作恶,就在这一天点燃火把,制造噪音,使他不敢出洞。

所有民族的火把节都有相同的节日名称和相同的节日时间。在这些不同的传说背后,火把节应该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

6.火把节火把节保护

节日文化既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貌,又能高举一个民族的精神,激活一代又一代民族的民族记忆,激发广大民俗遗产爱好者对古老文化的向往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珍视,彝族地区被誉为火之乡。彝族善歌善舞,秉承祖先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乐舞传统和口头艺术。火把节习俗中形成的歌曲、传说乃至史诗表演,也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传承。

1)火把节曲调

彝族地区有大量的火炬歌。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有固定的火炬歌。由于彝语方言读音不同,凉山大大小小的彝族人称之为“杜泽多罗”,意思是祭祀用火,“多罗”是许愿的意思,“嗬”是歌。云南楚雄彝族苏诺支系叫“朵朵”,意思是祭祀火神,“额”是“玩”的意思。彝族的火把节历来是最隆重的,并逐渐演变成一套完整的民歌。

楚雄彝族的歌曲中,有烧火歌、送火歌、招魂调、乐瞳调、火把节对歌、火把节祭祀歌等。唱这些歌的时间,地点,歌手也不一样。比如《燃情火歌》就是全家人在父母的带领下围着自家屋檐下的“节日火”唱,以示庆祝;《招魂》由家庭主妇独自吟唱,一边捧着祭品(粮、盐、酒、肉),径直走向自己的菜地或粮田,边走边唱,回来时摘一株庄稼苗,表示人的灵魂、牲畜的灵魂、庄稼的灵魂已一起接回家来庆祝火把节,同时象征着迎客丁庆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火把节对唱”只是这个村子的人在村子附近的坝址见面时唱的;火把节祭祀歌由生产牧业、祭酒、消祀、稻田祭经四部分组成。这首歌是由毕摩祭司在火把节之夜朗诵的,反映了彝族原始的宗教观念,以火除崇拜,祈求幸福。

楚雄彝族的火把歌多为传统的五言押韵句,句首句尾有相对固定的衬,并填充了“哦,刚,迪力刚”“阿刚,哦来”等虚词。部分歌曲有较长的空衬词,如独唱、合唱、对唱、和声等,一般不需要乐器伴奏。歌曲多为五声音阶,其次为羽音。在其对音色要求较高的歌曲中,往往会出现音色与声韵交织的现象。大部分都演变成了以上下乐句为主题的中小曲和少量叙事曲,采用二三拍,尤其是“XX?XXX”节奏,总体来说,这类火炬歌思想开放、朴实、浑厚,富有民族特色。

2)火把节与史诗传承

彝族的英雄史诗《铜鼓之王》流传于云南富宁县、广西那坡县和中越边境彝族支系罗罗(又称罗罗)的居住区。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流传广泛。《史诗》是当地彝族宗教牧师莫拉在“乔年节”(火把节)、“跳公节”等祭祀节日的相关仪式上演唱的传世歌词,又称“铜鼓歌”。在罗罗彝族支系的祭祀仪式及相关的仪式活动中,祭祀铜鼓或以铜鼓为礼器是该支系的重要文化符号。莫拉作为一个祭司,在许多节日祭祀活动中唱着传世的圣词“铜鼓之歌”——跳宫(即跳铜鼓),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口头语言民俗。以在祭祀祖先的战争中抢救祖先的金竹为主要活动的跳宫节,分为“大跳”和“小跳”。一般九年或二十七年举行一次“大跳”。在库雅跳跃需要九天。除了在跳公坪上祭祀、欢乐跳外,还要在特定的山头、村里所有的住户跳。“小跳”是一年一度的宫廷舞蹈节,前后举行四天。每天的活动是向山、音乐神、织锦神(光明未来之神)和驱邪鬼献祭。同样是宫廷舞蹈节,各寨子的祭祀程序不同,但整体活动都是以莫拉祭祀为中心,是以唱“铜鼓歌”、跳铜鼓为主要祭祀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传统盛会。

“乔年节”即火把节,在广西彝族地区已不流行。在云南富宁的罗罗分部,它被称为火把节,是彝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与农历六月彝族主要农作物荞麦丰收有关。史诗《变鼓》追溯“乔年节”的由来:

迁徙到滇桂边境的四夷人在躲过瘟疫后,也遭受了旱灾带来的饥荒。当时,彝族的莫拉伯贤做了一个培育耐旱荞麦的好计划。他徒步来到交趾(今缅甸)借荞麦种子,贪婪恶毒的交趾人不换铜鼓。无奈之下,被束缚的伯贤只好屈服,用十个铜鼓换了十种荞麦种子,让易家变成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为了纪念荞麦和鼓的恩情,彝家在每年的六月击鼓庆祝荞麦年(火把节)。富宁的彝族人认为“乔年节”(火把节)的目的是让神灵高兴。铜鼓可以娱乐和安慰神灵,让神灵给人一个好年景,保护寨子里的人免于疾病和死亡。

此外,在广西彝族地区,铜鼓之歌传唱最多、最完整的场合是在每年节日期间特定的“铺铜鼓”、“祭铜鼓”、“开铜鼓”、“封铜鼓”仪式及相关的节庆活动中。

可见,史诗的形成与罗罗彝族在特定的祭祀节日中演奏铜鼓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上述节日大多是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史诗《铜鼓王》也是由祭司莫拉对铜鼓的祭祀话语发展而来。祭祀仪式及其衍生的节日是史诗形成和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场域。祭司莫拉是史诗的演唱者、编辑者、组织者和传播者,他的诗歌和历史角色在祭祀仪式中和谐统一。正如《伊利亚特》和《罗摩衍那》的产生离不开荷马和蚂蟥式的人物,彝族英雄史诗的产生和形成也离不开这位祭司兼歌者。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云南楚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