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春节和春联的知识?
春节又叫农历新年、农历新年、农历新年、农历新年,俗称“过年、过年、过年”。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殷商始末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在古代,春节曾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一年的开始。根据中国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日、陈元、郑源、元朔和元旦,俗称正月初一。这是中国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祭腊月初八,或者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甚至有些地方整个正月,都在除夕、正月初一达到高潮。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数活动都是祭祀神佛,祭祖,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祈求丰收。瑶族、壮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达斡尔族、侗族、黎族、满族、蒙古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但节日的形式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越南语称为“TT nguyênánán”,日语称为“正月”(注:日本的节日“正月”与中国的元旦类似,即1。明治维新后,改名为旧正月。现在,除了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以外,春节是蒙古、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地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一词已入选中国最大节日,世界纪录协会,中国,位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尔雅》记载,尧舜称年为“载”,夏称之为“岁”,商称之为“祭”,直到周才称之为“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春联,读作chūn lián,又叫“门对”、“春贴”、“对联”、“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练、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起源于符涛(周代在大门两侧悬挂长方形红木板)。据《后汉书·礼记》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写有“申屠”、“雷宇”等字样。"正月初一,为这户人家做了一个桃符,取名仙木,所有的鬼都怕它。"所以清代的《燕京食隋记》说:“春联,即符涛也。”五代十国时期,在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写对联。据《宋史·蜀家志》记载,后蜀之主孟尝君命学士张勋在红木板上题诗,“因其非工,故佯作诗曰:‘新春,长庆节’”。这是中国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被称为“符涛”。王安石的诗里有一句“千户最狭,新桃总换旧桃”。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称为“春贴”。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传,四令始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Stein 0610)上。这封遗书记录了十二副春联,写于一年之始,立春之日。此联为序首联,唐代刘于开元十一年(723年)所作,比蜀主孟昶题写此联早240年。“三阳布;”四序首开”打破了“过年余庆,甲节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最早的春联。
贴春联的民俗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他不仅自己写,还经常鼓励朝臣写作。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建都金陵(今南京)后,他命令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写一副对联,在除夕前贴在门上。他穿着便装,挨家挨户看热闹。当时的文人还把对联视为高雅的享受,写春联成为一时的社会时尚。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专著《春联诗》论述了春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春联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种类繁多,按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联、斗联。“门芯”贴在门板上端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横批”贴在门的横杆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斗金”又叫“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和影壁上。同时,每家每户都要在门上、墙上、门楣上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一个由来已久的民俗。据《梦梁璐》记载:“小的时候会逛百货商店,画门神桃符,过春节……”;“读书人,无论大小,都要扫地,打扫家庭,换门神,挂钟馗,钉桃子,贴春卡,祭祖。”这篇文章中的“贴春卡”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字现在被解释为“幸福”,但在过去它意味着“好运”和“好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民间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表示“福到了”、“福到了”。还有一个传说是“福”字倒贴在民间。明太祖朱元璋把“福”字作为秘密记忆,准备杀人。为了消除这场灾难,善良的马皇后让城里所有的家庭在黎明前都要在门上贴上“福字”。自然,没有人敢违背马皇后的意志,所以“福”字张贴在每个门上。其中一家不识字,就把“福”字倒过来。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反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砍倒那座房子。马皇后见事情不妙,急忙对朱元璋说:“家里知道你今天来访,故意把福字倒过来。这不就是‘福道’的意思吗?”皇帝一听真相,下令释放,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从那以后,人们把“福”字倒过来,以求好运,纪念马皇后。还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种图案,如长寿、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是手写的,现在市场和商店都有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剪纸,又称剪纸、窗花或画剪。不同的是,创作时,有的用剪刀,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不同,但创作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之为剪纸。剪纸是一种空心的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空虚感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金箔、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艺术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的纸发明于西汉(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不可能出现剪纸艺术。但当时人们用薄料,镂空雕刻手法制作工艺品,但早在纸出现之前就已流行,即以雕、刻、挑、雕、切的手法切割金箔、皮革、丝绸甚至树叶。《史记·建通堤丰》记载,西周初年,有一个国王称王,把一片梧桐叶砍成“簋”送给弟弟,在唐朝被封为侯。战国时期使用的是皮雕,(湖北江陵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和银箔雕(河南辉县谷玮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是和剪纸一起拆除的,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于1967年,当时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发现了两幅北朝的带花剪纸。他们用的是麻纸,都是折叠的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中国剪纸的形成提供了实物证据。
剪纸手工艺艺术的历史,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从纸的出现开始的。汉代纸的发明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纸是一种容易发霉的材料。在我国东南地区,气候潮湿,再加上每年五六月份的阴雨天,纸制品久而久之就会腐烂,民间剪纸是一种流行的东西。人们不会像珍藏一样保存它,弄坏了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气干燥,气候干燥,纸张不易发霉,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发现北朝剪纸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剪纸-唐代剪纸一直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的诗里有一句“温水满我脚,剪纸唤我魂”,剪纸唤我魂的习俗已经在当时的民间流传开来。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可见当时剪纸的手工艺术水平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了一种天地之间的理想境界。流行于唐代,雕刻的花木图案具有剪纸的特点。比如日本正仓医院的“堆阳”图案,就是典型的手工切割艺术表现形式。到了唐代,还出现了剪纸制作的雕版印刷。人们用厚纸把它刻成蜡纸,然后把染料印在布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制品种类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例如,它可以作为民间礼品的“烟花”,贴在窗户上的“窗花”,或作为灯笼和茶杯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用剪纸作为陶瓷的图案,通过施釉和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也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在皮影戏中雕刻人物;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雕刻版,用油纸板雕刻成图案,刮印的图案用剪纸工艺制作,分阴阳刻。长队应该被切断,以区分事实和真相。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艺术成熟并达到顶峰。民间剪纸手工艺艺术的应用范围更广,比如民间灯笼上的花饰、扇子上的装饰图案、刺绣图案,都是用剪纸作为装饰进行再加工。更有甚者,我国人民经常用剪纸作为装饰来美化家居环境,如门垛、窗花、橱柜花、婚礼花、天花板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除了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图案手工艺人,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最基本的队伍是农村妇女。女红是中国传统女性完美的重要标志。剪纸作为针线活的必修技能,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的一门手艺。他们想从前辈或姐妹那里学习剪纸的图案,通过剪、再剪、画、剪,剪出新的图案,描绘自己熟悉和喜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树、亭、桥的景色,最终达到自己意志的境界。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艺术,像一棵常青藤,古老而常青,其独特的大众性、实用性和审美性成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象征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门神画”始于古代。清朝光绪年间,官方称之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流派,是中国农村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多用于新年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愿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以木水印制作。老版年画因为画幅大小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名字也不一样。整幅称为“宫尖”,三张纸称为“三才”许多细致的工序称为“画宫尖”和“画三才”。金粉涂的颜色称为“金宫尖”和“金三才”。6月之前的产品称为“绿版”,7、8月之后的产品称为“秋版”。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风格简约,大气活泼,所以线条简单,色彩鲜艳。内容包括花鸟、胖孩子、金鸡、春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地。上海有“月牌”年画,四川、福建、山西、河北甚至浙江等地也有。中国四大著名的“年画之乡”是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这些地方制作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
各地年画的称谓差异较大,如北京的“画一幅”、“护一幅”,苏州的“画一幅”,浙江的“花纸”,福建的“神符”,四川的“斗方”。今天,年画在各地逐渐被称为“年画”。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求吉祥、迎接新年的一种民间工艺,也是承载着人民对美好未来向往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人们把年画称为“纸画”,宋代称为“画贴”,清代称为“画画”。直到清朝道光年间,学者李广庭在文章中写道:“扫完屋就贴年画,是儿戏的耳朵。”年画由此得名。
年画线条简单,色彩鲜艳,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年夜饭图、贾岁图、和婴儿玩耍图、天伦之乐图、看花灯图、胖娃娃图等。,有的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为题材。其中不少是用来贴门画的,夹杂着“天神护院”的概念,如“天茶”、“天官”、“秦琼尊德”等,体裁(或称形式)包括门画(单幅、对开)和横纵单幅四屏。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南宋隋朝的雍容模样。清中叶,尤为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画更加深入人心,推陈出新。
年画艺术是中国的首创,它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习俗。每年农历新年,我都会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几乎每个家庭都是这样。从大门到大厅,贴满了各种象征吉祥富贵的彩色年画。春节之所以充满欢乐和兴奋,是因为年画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富贵人家总喜欢在厅堂里挂寿星、紫星、福字、福字、寿字。花鸟,如芝、梅兰、朱菊等,自然受欢迎。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新年节日的多彩点缀,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交流、信仰传承的载体和工具。也是一种能看图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种带有时政色彩的年画来说,还是一种深受各类人群喜爱的媒体。这类内容可以看作是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含了完整的中国民间精神。
年画也是一部地域文化的字典,从中可以发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在题材内容上,而且从每一幅年画的起源的体裁、色彩、线条及其不同的风味上,都能一眼认出。你可以从年画中认识所有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