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家对二十八夜的距离做了什么?

测量恒星的位置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日常工作。作为衡量其他恒星的标准恒星,每颗恒星距离该恒星的官方距离的感受性和去极化成为每次测量的重点。作为天文观测的坐标,历代天文学家更注重二十八宿位置的精确确定。

敦煌卷子紫薇苑星图

李在唐代贞观年间(627-649)进行观测,发现二十八宿的距离与前代有所不同,但出于某些顾虑,仍沿用汉代历的数据。100多年后,这群人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没有怀疑自己的测量结果,果断采用了新数据。

宋祐年间(1049-1054)的观测记录了345颗恒星的人居和简并,是清初西方星表传入前现存恒星数量最多的星表。

宋代姚顺福在崇宁年间(1102-1106)做了一个观测,目的是为了编制那个时代的历法。观测精度很高,测量误差只有0.15,再次更新了二十八夜的距离。

元代郭守敬擅长仪器制造和天体测量。与姚顺福相比,他的观测精度提高了一个台阶:28夜的距离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1。

陈卓之后,各代天文学家对除65,438+0,464以外的其他恒星关注甚少,而郭守敬对这些未知恒星进行了系统观测,并将其编入星表。可惜他的目录已经失传很久了。直到近10年前,才有人从北京图书馆的明抄本善本中发现了名为《三山烈士祠登极集》的书,上面没有作者的名字。经研究确认为郭守敬目录。

与郭守敬同时代的赵有勤创造了一种新的观星方法,即利用上子午线时差来寻找恒星的右子午线差,这与现代的子午线观测原理完全一致。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子祖宣发现北极星并不位于北极,而是在一度多的角距上。600年后,沈括测得三度多,沈括将这两个数字的差异归因于祖宣观测不准。

东汉星图

其实无论是28星座距离的变化,还是北极星的偏振,都是岁差造成的。虽然古代天文学家发现了这一现象,并煞费苦心地加以纠正、观察、再纠正,但没有人对此给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人探究这一变化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