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乌梅果酱》这首歌?

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周杰伦出新歌的时候,可见这首歌真的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了。

一开始我以为是某网络歌手的一首速成糖水歌。热了两三天,就被互联网淡忘了。

没想到这首歌被百万网络名人覆盖,各大音乐榜单top1,还有丁太生的置顶搜索,连同事都会哼上几句。

当圈内人已经开始争论旋律,歌词,行业趋势,华语音乐的危机。

“梅酱”怎么突然火了!

这首歌的爆炸程度真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丁太生对“乌梅子酱”赞不绝口。第二天,Tik Tok热门榜单上就出现了与这首歌相关的四个条目。

话题#乌梅子酱#也达到了恐怖的1.8.5亿次。

事实上,几天前,它不仅轻松秒杀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主流音乐app的热门榜第一,还从Tik Tok渗透到了全网的每一个角落。

打开任何一个平台,最喜欢的这个短视频的甜美大合唱“你浅浅的笑像乌梅酱,我尝过你润唇膏的薄荷味”,都会迫不及待地用一句“听我说”贴上用户的脸。

我对这突然爆炸的大火充满了问号,我去接了“五妹子酱”大火的全过程。

我发现这首歌并不是歌坛的紫星,更像是一个不小心踩在时代风口浪尖的暴发户,突然身价倍增。

去年2月21,65438,李荣浩正式发布了自己的第七张音乐专辑《漂洋过海》,而《乌梅子酱》只是专辑中的一首收录歌曲,在百度百科中被降为“等号”,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

去年11年底在哔哩哔哩发布的官方mv,人气还不如丁太生的吐槽视频。

虽然李荣浩的粉丝基础相当不错,在音乐平台上播放的歌曲数量也不低,但粉丝们也纷纷感叹这首歌并不流行,大部分粉丝都是自鸣得意。

哔哩哔哩有一位李荣浩粉丝发来视频反驳丁太生的观点。在播放量超过20万的视频中,他甚至说:

“我甚至不知道李荣浩发了这首歌。”

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知道李荣浩应该感到欣慰还是心碎。

直到2022年浙江卫视跨年演唱会,李荣浩才把这首歌带上了正经的舞台,浙江卫视官方号也在各平台放出了舞台剪辑,这首歌才终于有了一定的关注度。

然而,网友们的关注点却相当简单,粗暴,歪歪扭扭:

爱上杨丞琳真的很好!

这种难得的内部娱乐的甜蜜也使“小六子”曹杨等几位明星成为Tik Tok的封面人物。

如果就此打住,这是一首普通的甜蜜情歌,不出一个月,它就会在Tik Tok瞬息万变的热流中彻底消失。

就像上周某一天扔进你嘴里的一块糖,可能连歌手自己都不记得是什么味道了。

但命运之轮就在这个时候转动了。

“乌梅子酱”的百度搜索指数,2.10,开始明显上升。

随着情人节的临近,翻唱这首歌的用户也有了一定的规模。Tik Tok官方和用户提供的合唱高潮伴奏“梅酱”包含在政府提供的短视频音乐中。

这些伴奏的发布集中在2月8日和9日,为所有平台用户的封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月10,“乌梅酱”的搜索指数开始快速攀升。情人节那天,这首特别适合爱情的歌被网络名人和明星翻唱,真的火了。

尤其是情人节早上,#白鹿原唱梅酱#登上微博热搜,加速了整个平台的传播。

大年三十刚刷了一波存在感,赶上了上映后的第一个情人节热潮。很多漂亮的男女边唱边甜甜地唱,想必不会迷倒一大堆网友吧?

Tik Tok广受好评的封面@范亚亚

这首歌内容直白,旋律简单轻快,歌词所描述的情节和形象也十分生动。爱情的主题再普遍不过了。

更重要的是,在疫情过后的第一个春天,年轻人开始思考爱情。

接下来的几天,有人改编了说唱版,有人拿出了各种乐器,有人一家人齐上阵,老外也被“浅浅的微笑”赢得了。

就连与这首歌无关的网络名人@刘涛TeacherLiu的负责人也加入了乌梅酱的大军。他不会唱歌,也不是Tik Tok人。

当然,玩梗恶搞也是“乌梅子酱”引发整个网络狂潮的关键。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爱看漂亮的人唱歌,但一定是所有人都爱看搞笑的人。

有了好看的翻唱版,就有了撕心裂肺的摇滚版、歌词版、夹版、有事不调音的版本。

打开刘老师的封面视频,在精彩口音的加持下,“我尝过你的嘴”的浪漫情节瞬间变成了“我砸了你的嘴”的暴力恐怖片。

Tik Tok网民更加一致地“邪恶”。

他们不允许只有自己的耳朵遭罪,在各专业的掩护下推荐各种魔鬼版本,旨在给来这里的路人一点Tik Tok的震撼!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在网友的指导下花了大半个上午,甚至想和老板申请一个工伤。

不读恶搞版的梅酱,就像读了四大名著不读红楼梦,只能过一个相对不完整的人生。

可以评价为爆火,其破圈能力毋庸置疑。

美食博主做乌梅酱,舞蹈博主编舞,美妆博主拍照教化妆。

体育官博睁着眼睛说瞎话,会让一群汗流浃背的男人陷入“浅浅的微笑”。

就连淘宝的热搜都被“乌梅果酱”占领,一周内热度上涨了629.1w,其他种类的果酱销量也有所上升。

这种载货的效果真的是前所未有。

要知道,爱105℃的你,两年前就红了,可是甜甜的沃森蒸馏水一口蛋糕都没吃到。

《乌梅子酱》的走红除了运气好,还要归功于歌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