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夜话散文

0,开始时

那天,我和领导聊了聊我在我们县的工作和生活。领导说了一句话:他吹嘘自己学方言很快,周边很多县市几天就能学会几个字,但是三年都没学会当地方言。看那样子,很不服气。问我为什么不学。领导想想,好像也没什么特色。哈,没错。没有特色是当地方言最大的特色。哼!任何想学的人都可以学。那是方言吗?我看过上海北京天津的方言介绍,很有意思。这些方言中有一部分和我们的方言有共同之处,而我们的方言中有一部分是纯粹的土语。我也会写我当地的方言,让没来过的朋友也能略知一二。你来听听,会有一点帮助吧?

言归正传。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语言复杂。自然一水之隔,水土不同,语言不同,形成了独特的方言。方言绝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北京话、天津味、东北味、西北味、山东味、港粤川味等。它们是汉语的缩影,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具有丰富多彩的语言意义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就像河北省的唐山话、秦皇岛话、保定话一样,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俗话说“南腔北调”,大致区分了南北方的语言差异。我们当地还有一句话:“十里不同风”。意思是离家几里,言语略有不同。外人听不到,我们当然能分辨清楚。听说话,你就知道是城南,城北,还是那个镇甚至那个村。这个县是河北平原中部的一个小县城,区区600平方公里,几十万人口,却被铁路分割成了城南和城北两大方言(非语系)。并且县边方言与邻县方言混合,形成新的声调。如果不在当地生活几年,很难搞清楚南北方语言的细微差别。而且有些地方方言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你不能用普通话或者其他方言来注释。我挑了几个地方方言,和几个人讨论过,但是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它们的原意是怎么注释的。

还有就是当地方言鼻音比较重,说话不太好听。用外人的话来说就是“很辛苦”“很有闯劲”。第一次接触,说的话让人不愉快或者尴尬。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里的人还可以,可以交朋友,也可以交朋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方言,才形成了淳朴、倔强、粗言秽语、慷慨大方的民风。

当地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冀鲁官话的范畴。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山西槐花移民祖先的母语是否被保留了下来。与普通话相比,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把尖锐的团音分开;第二,比普通话多了三个声母。比如,很明显,各地方言中的ei和en是不分的。比如我们读《裴蓓魁伟》和《笔门甄嬛传》,外人听不出ei和en的区别。小时候经常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但是分不清元音,让人忍俊不禁。再比如:我们将拼音“吉积”拼成“zyi”语调;“Xi·Xi”读作“SYI”;秀会拼siou的音;“剑”读作“钱”;我把“全”念成全...呵呵,太过分了吧?笑不笑?嘿嘿!这就是特色!这就是难倒语言天才的方言。不然怎么会有领导活了三年却摸不到当地方言的皮毛?(其实我很纳闷,领导是西班牙裔法国人。法语比我们的方言难学吗?法语是不是分为城市巴黎人和乡村科西嘉人的语调,就像英语的伦敦腔一样,可以区分吗?)朋友说:老刘,说普通话!嘿嘿!我不会说普通话(能说就不说了,所以生气!),就这点普通话,你还能干什么?爱死了!我这里说的是语调。其实我说的不是语调,是方言词。语调只有听完才能体会,方言词更是骗人的东西。

所以收集了一些方言,整理出来给大家一点调侃。

好奇的人,有幸来到这里,也有先知的便利,或者帮助。

1,动腾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移动一个东西让出空间——肯定地说,一定不是和字面意思联系在一起:移动不是移动和腾空的意思;不是说乱搞或者乱搞。说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小时候放学回家,放下书,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米棚(就是厨房,很简陋,烧柴火做饭,房顶又黑又油)。晚饭会吃到很晚,所以第一要务是找点肚子咕咕叫的东西吃。米棚顶上挂着一个篮子,我踮着脚去够。我从里面掏出一大块棒子面,从咸菜缸里捞出半个咸萝卜,咬了一大口,剩下的扔进缸里。就这样,做自己该做的事——大多是背个篮子割猪草。边走边吃了一个大蛋糕,边走边吃了一个咸菜。到了地里,我吃完了。晚上回家赶上我的饭碗(饭做好了,我们这里叫它饭碗),但还是难掩饥饿——我放下篮子,抓起饼继续吃,一点也没吃。

其实我妈对我的行为了如指掌,看着我狼吞虎咽:“我搬了个大蛋糕,不知道去哪了?”

这就是“动”的初衷。

记者:如果你饿了,晚饭前吃东西只是动一动。

搬家是农村孩子童年的通病。搬的东西都是粗粮和面粉大米,大部分都是粗粮和棍饼。在一个人口众多,半个班孩子的家庭,粗粮是不够吃的。还有什么可以搬出去的?搬面粉和大米卷子的,是人口少(或者女生多),省吃俭用,生活相对宽裕的。就算是人动了粗粮饼,也会用刀切成两半,放一块培根(像西式三明治,汉堡,肯德基之类的)在里面,或者抹上香油,撒点咸盐在上面。远远的他们就能闻到美食的味道,就想流口水,但又只想忍住咽下去。穷人家最奢侈的享受就是在饼上抹上黑油(棉籽油,未精炼)或一勺腥油(煮猪油),撒上咸盐,粘紧,打开再粘紧,让油盐浸透饼,也像吃年货。我想知道,这个“移动的房间”是指为食物腾出空间吗?食物少,油水少,经常吃不饱。不动则已,不动则已。只有把食物搬到肚子里,你才能更好地学习或工作。

仔细想想,当时的举动和现在小孩子吃的零食有点不一样,但是完全不一样。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庭人口减少了,孩子成了宝。这个金字塔上的明珠成为了三国四方关注的焦点,所以孩子吃零食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孩子不吃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管哪边,抓住孩子就追。孩子像条泥鳅,转圈跑却不吃东西。吃饭玩捉迷藏成了一道风景。心疼孩子还得买零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没饭吃,零食不够,有的还厌食;其他人肥胖...能比较一下吗?没法比。现在的孩子厌食,饿久了就吃零食。准确的说,这不叫搬家。然而那时候,我们是一只填不饱肚子的狼。我们碰什么就吃什么。“搬家”后,我们该吃多少就吃多少,毫不含糊,毫不留情。就那样,一个个还是胖不起来不是吗?

2.坐的东西

在老戏里,我们可以看到坐在中间的主持人叫家人看座位。于是家人赶紧搬了个椅子或者凳子,请人坐下。我们这里家里有客人,大人跟孩子说:“去,把东西搬走。”孩子跑去搬个凳子什么的,让客人坐——这就是邀请客人在院子里坐的情况。

在农村看电影,要先占个座——其实就是占个好位置。一般要放一个令牌,比如搬来的凳子,椅子,麻扎,蹦床,板凳,毽子,草蹲,甚至一块砖。这就是所谓的“坐事”。其实毽子和蹦床也是当地方言,就是有腿的凳子。毽子,蹦床有四条腿和三条腿。别看东西不起眼,那是对木匠手艺最好的考验。木匠去谁家干活,最后会把剩菜做成坐物。好的木匠会根据边角余料的大小做几个实用的叉子或者木板床。四条腿好看。没有合适的木材,我们不得不做三条腿。毽子比蹦床的腿还高,蹦床的腿高达20厘米。毽子和蹦床的腿是倾斜的,这是最基本的技术活。如果他连一张毽子床都做不好,这个木匠永远也不会毕业。现在的凳子都是90度直角的腿。它们用木螺丝拧紧,一天能做几十个标准件。以前木匠的手艺很累,也是被淘汰的时候。

这样,坐就是坐在一个物体上,不管这个物体是什么,能给人提供坐的就是坐。换句话说,坐的物体是可以坐的物体。凡是能坐的东西,当地都叫“坐物”。看电影是一个特定的环境。一般坐在东西上,简单,实用,轻便。没有人会搬红木椅子——它太重了,不是吗?但是为了占据更多的空间,我不得不搬板凳。当然,你得离家近,才能搬一些重的东西。

实际上,左雾是一种范围很广的方言。记得在地里干活,坐在铲柄上,这是坐物;我曾经脱下一只鞋放在屁股下面,这是最简单、最实用、最不累、最便携的“坐具”。但是,我现在不能坐,一来我穿的皮鞋坐起来不舒服,二来是平的。你想要吗?

3、物体——事物

众所周知,事物的意义是一样的。而且我们这里说的对象和事物也有些类似。

一切都可以说是物体;任何东西也可以说是东西。

物以类聚,物以类聚。一般来说,没有确切的称呼,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有确切的真实指代。关键是要明白什么意思。

当被命令时:“去拿那个物体。”聪明的联想会知道是什么,嘴里说“好”,马上跑去拿。有的反映不过来,会瞠目结舌:“什么对象?在哪里?”

去商场买东西,指着挑好的东西说:“这东西还不错。多少钱?”所以,在这里,无论我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可以用物或物来代替。“Thing”可以用作骂人的词,例如:某物不是某物......“物”也有这个功能,只是没有“物”响亮。

正因为物和物是物,不是人(哈哈),所以为了逃避小鬼的追杀,给农村孩子起的名字都是小名。那一年,我从部队探亲回家,下了火车,刚拎着包走到街上,就有两个村里的人跟我打招呼:“回来了?上车送你回家!”我赶紧说:“事情不多,不用担心……”我觉得不好的时候,人家外号“东西”,比我大一辈,随便说“东西”不礼貌,我赶紧改口说:“东西不多,我自己带……”真巧,另一个绰号叫“东西”。

4.正确的事情

是的,方言读“dei”。

这是一个经常说的词。比如让我们玩东西!这个对的事情就是有时间,有时间,有时间。

“对的事情”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只是没有确定的时间。两人边聊边开玩笑,这件事我请你。

过了几天,两人又见面了,对方说,什么时候合适?

这个说:哈,什么时候对?

另一个说:我觉得今天很对。

这个说,“哦,我今天不行,我有工作要做……”其实是口误,出于礼貌。执行与否是另一回事,不要当真。

对于事物,它的意思是“为了你的时间”或“为了你的时间”。当你要求某人做某事时,只需说:“你催促这件事——你打电话给这件事来弄清楚...这件事听起来是不是太紧急了?”?然而,这是一种表达方式。求助的时候要急,不能催得人太紧。你得掌握好温度。这不是很微妙吗?人家找自己的工作,就说,好吧,我去了解一下——我去打听一下——我去做一下——就是敷衍,马虎的意思。事情不能说得太死,不然压死你都处理不了。

“正确的事情”的另一个意思是恰当。年轻人找到伴侣,双方都满意。媒人笑着说,我觉得他们很对,很有机会!这个媒人在前面。

5.处理

正确的音还是读作“dei”。

处理,就是合适的意思。当你做或者买了一套新西装,试穿一下,对着镜子左右看看,前后看看,让别人看看。真的很好,大家都会说:“很硬朗!”买新鞋,也是这样,穿上,走两步,转两圈,或胖或瘦,说:“挺硬朗的!”"

意思是处理起来舒服。比如一个人生病了,打电话请假,问有没有事。答:不付款。问:你不打算在那里处理吗?答:我没法全身而退。......

处理好两者就意味着和谐。不知什么原因,两个人有了看法,发生了冲突,很久都没有说话。有的人很奇怪,说,怎么了?你看到他们不开心吗?有人会窃窃私语说,他们没有互相支付。意思是陷入困境。

处理起来也是敷衍,凑合。老朋友早上见面,问起早饭,一个说:你嫂子不在家,随便应付。另一个说:不要,条件好,不要处理,身体第一。如果只是应付,身体垮了怎么办?

应对也意味着应对和抵抗。闹事者上门,有人说,没事,我来处理——意思是反抗;“这点小事你别管,我来处理!”-意思是应付。

6.获得正确的想法

不代表看或者计时。

方言有“刚”和“刚”的意思。包含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一方面,你想到了,我也想到了。真是太巧了!对!

而正确的想法进入了一个人性化的世界。同名同姓,同名不同姓或者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相同,当地方言说是对的想法。

比如两个带“军”字的人见面认识,没有太多虚假信息就热情地说:“好主意,你好!”然后说重点。正确的想法也可以简称为“观念”。最后遇到同样的话,说:“主意,好!”这是一种问候。

古代讲禁忌,凡是和皇帝名字发音相同甚至相同的都要改名。在古代,一个考官看到一个考生和自己同名就不高兴。因为达不到别人应该回避的标准,他不甘心,于是写了一副对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其名如是,非如是。”那个考生真的很厉害。他开口说:“魏无忌和孙昌无极都是无知的,我也是。意思是:你可以这么叫,我为什么不可以?考官顿时无言以对。

这叫相如和吴默,是两对正念。虽然两个相如或者戊己不是同时代的人,但是按照当地的方言规矩,假设两个相如偶然相遇,互相打招呼(不亲密的话会搂着肩膀):“嘿,这个主意不错。你最近怎么样?”“好吧,想法没错,还写文章?”“是的,我会玩钢笔。这不像你,伙计。凭着一口金口玉言,我当上了宰相。我觉得惭愧!”“啊哈,我就是这样的人。文章好可以做老婆。这是我吗?啊?哈哈哈!”

我在部队政治部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同名不同姓的人,是青县人。当然,我认识他的时候叫立场,但背后也叫正确的想法。但是,他是1965年的军人,他没有给我正确的想法。一般小刘是我的名字。

7、网格截面

格姐是一个褒义词,可以用来指人、物、工作、环境。

进入一个人的家里,东西摆放的井井有条,房间整洁有序,也就是说,该放什么放什么,就放在哪里,绝不乱七八糟。你会忍不住赞叹说:“真是家里的节日啊!”

走进单位的办公室,书、期刊、报纸、文件、档案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即使打开抽屉,也会发现各种小物件,如铅笔、钢笔、签字笔、笔记本、名片、戒指针等。,这些总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你真诚地叹息说:“这是一个正直的人。”

你还会发现,葛杰人对自己的衣着也是很讲究的,从头到脚,一丝不苟,不仅干净,而且整洁,因为人们保持着一致。大家都会赞:“真格节!”

还有一层意思。例如,在一项工作结束时或年底,人们习惯说:把手头的工作砍掉.....这可能意味着清理,整理,完善和完成。

我估计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用“隔界”这个词作为方言汉字的表达。案例,案例知识,穷究事物,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和飞跃;“电网”本身就有合格、符合规范和标准的意思。节日意味着正直、道德操守、礼貌或节制、纪律和法规。方言的格和段可能很简单,就是格“事”,控制,尤其是规范和要求自己。网格,在网格中规范自己;节日就是要管好自己,要有节制。就这么简单。

所以方言里有四层意思:一是有条理,不是杂乱无章;二是及时清理整理;第三是整洁干净;第四,井然有序,心中有数。有的领导安排工作一、二、三,注意一、二、三中的事项,简明扼要,没有不必要的废话。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报告,有总结。人们说这个领导很有纪律性,大概就是严谨的意思。

8,中午

中午的意思是中午或者中午左右,也就是半天的意思。这个应该不陌生,但是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中午的概念有些模糊。

在当地方言中,“日”的用法可能更灵活,说起“日”来很有意思。以前家里钟表少,一般都是看太阳。太阳划过天空的轨迹应该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时间概念。不仅是时间,四季的变化也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比如看《南室凉》。只要看南房影子的宽度就知道一天的长短了。

一天下来,除了早晚,都是中午总结。

中午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时间概念。早上是“前一天早上”,中午是“中午(中午)的火”;午休是“休息日”;午休是“起床”;下午,是下午。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称为“一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半是“很久”,也有说是中午前很久,中午前一半的;过了很久,半个下午。第一天是中午之前;过了中午,就是过了中午。中午的一顿饭就是午餐。

一名男子正在午休,突然被熟人叫醒。那人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哈欠,说:“大中午的干什么?”注意,午休带“大”表示午休时间长。这种申请,还有一大下午。

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如果过了中午,就说“中午熬夜”或者“中午火不对”。一般来说,“整天熬夜”是指干农活;“午火不对”被广泛使用。12中午之后,可以说“中午火不对”。有人看着太阳说:“中午都不对,还没到中午呢?”又尴尬了!“工厂中午关门,该回家吃饭了。而“迟到”就是迟到的意思。民间有句话叫“错一天,错一年”。上班迟到意味着上班迟到,也意味着耽误了田地的耕种。

9、流量丢失

流浪狗是什么鬼?恐怕谁都很难说清楚。记得《西游记》里,唐僧一行人来到车池国,孙悟空与三魔斗法,赌上隔墙猜中一块。皇后在柜子里放了一件山川大褂和一件乾坤地理裙,孙悟空却叫唐僧猜破衣服,扔掉一个钟。电视剧刚播的时候,柜子打开的时候里面有一个铜铃。铜钟怎么破?还有和裙子外套有什么关系?现在看电视剧,柜子里有一件灰色的破烂连衣裙。这是后来导演听了社会反应的意见后做的。铃铛是一个古装名称,指的是没有袖子、没有开叉的长外套。形似钟,故名,又称“披风”、“莲衣”、“一裹圆”。明代方以智《通雅服》:“周今绣假钟盖钟。衣服全部掖好放好,缝死,两边加。人间冷暖者,或以冰纱映元素者,皆不理会上下摆,使其四周之衣边与后下摆之缝相连,如钟。”在这里,抹布丢了,就是抹布的意思。

那么,“迷失”是什么意思?按照上面的理解,应该解释为“无法忍受”。不堪,表示程度很深。但是字典里没有“六丢”这个词。应该是方言词。当地方言“溜丢”的用法主要用在“溜”的程度上。比如用手抓鱼,鱼不滑就抓不到。“泥鳅没溜,又溜了。”我得到的鸭子又飞了。

雨后孩子们爬树,爬上去会因为滑而滑下来,会说:“这树滑,不好爬。”这个“失”是“滑”的深化,应该是没有意义的。然而,祖籍江苏的吴承恩却能说出“刘地”。也许这种方言在他的家乡是存在的,至少他在说这种方言的地方呆过。

当地的方言适用于人们。形容一个人心胸狭窄,心思变化快,让人摸不到他在想什么。这种人想轻怕重,在领导面前耍花招,嘴甜,眼高手低;跑得越快越好,向领导汇报。得罪人找不到他,肯定能赢得一份好东西。溜了放在这里是贬义的。人们不喜欢这种人,虽然不会当面说,但是在背后说:小心这个人,不要和他打交道。

漂移也用在走路上。我们这里的方言有“丢丢”这个词。丢丢,方言形容词,常用于小孩或老人。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说:“这个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把它扔进了奔跑中。”说老人身体很好,“走失了,精神抖擞。”这个丢丢的意思是走得快有力。对于那些无所事事,四处游荡,漫无目的地闲逛的人,人们讽刺地说:“你是不是又穷又迷路了?”当然也可以描述一种情况,随波逐流。一个人很着急,也很着急。人们形容的时候就说:“你看看别人,都这么大了,还跑得比年轻人快。”跑得快和跑得快差不多,但和竞走区别不大。我的经验:流量意味着快;输是声音的意思,输是脚落地的声音。“丢丢”和“腾腾”在声音表达上差不多。

10,骑马

骑马,当然大家都知道,就是骑在马背上。没错。骑马的本意是骑在马背上。

但“骑马”到了方言里,只保留了骑马的姿势,而不是骑马的意义上的骑马。骑马的方言声调是q和ma,

在方言中,“骑马”是指以骑马的姿势骑在任何东西上。

“骑马”是方言中的常用语。比如一个人在骑墙,方言就说“谁在骑墙”。一个人爬树累了,就靠在树枝上休息,腿耷拉下来。这也是“骑”。

我们知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君主,是躺在地上,让儿子骑在他身上做牛做马。现在很多老人都愿意做“孝子孙儿”,让孙子骑在自己背上。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们很开心。“骑着大马,大步跨越……”孩子的兴奋,让天下所有的父亲都有可能有做牛做马的体验。让孩子骑在脖子上也是“骑”。记得古代有个神童骑在父亲脖子上赶考,考官开玩笑说“儿子拿父亲当马”;神童果然不凡,张口就说:“父亲要儿子变成龙。”好像古今都是这样,父母都是盼着孩子成功的,让后代骑着牛马就可以放心了。

另外,整理好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