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寺的历史沿革

该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478)。相传在白云山顶上,有一座原始的石拱桥道观,有四个道士。在清朝的漫长岁月里,四川魏紫蔺宗寺林佶派的大和尚段德云曾游历于此,看到这里的山和崔伟,充满了灵感。一天爬到顶,看地貌看的停不下来。天色已晚,道士不得在观内休息,准备坐在观外的石头上。那天晚上,风雪交加,异常寒冷。早上阴天的时候,道士看到他闭着眼睛一动不动的坐着,全身冒着热气,周围没有雪。他知道自己是道士,便迎入石室拜他为师,发誓弃道皈依佛门。端德是四道剃度传戒。请传授佛法,直到他明白教义,然后给法号,说“圆明、元稹、袁志、元法”,让圆明住在白云山,元稹分别在桃花洞下造山,带着袁志、元法回蜀。渊明原是当阳县令,为官正直;元稹天生博学。经过苦心经营,两座寺庙相继建成。

它被称为“普化寺”,这是中国禅宗林佶派白云体系的原因。佛陀华光·端德是这座山的创始人,而圆子是创始人的第二代。经历代大师劝说创业,宝安、朝阳、石佛、卧龙、罗汉、法佛、桂泉、观音、龙潭等30余座佛寺相继出现。鼎盛时期,寺内僧尼600余人,其中造诣颇深者不断。或邀学生在国内外建校,或海外执教,或定居名山,或隐居著书。同治年间,吉安和尚在内廷念经,赐法衣千件,金钩玉环,得镇山之宝。清朝末年以来,北京、重庆、上海、广州等地有不少名刹,白马、少林、九华、普陀等古刹,还有印度、缅甸、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澳门等地,白云观及其弟子流派众多。

云台寺自清代以来历经沧桑,其间兵匪往来频繁。到1949,佛寺除石观外,已是一片废墟。1989期间,住持莫大师和和尚带领僧尼集资、努力,历时七年,耗资百万余元。云台寺的六大殿终于完工,依次是天王殿、玉佛殿、大雄宝殿、卧佛殿、观音殿、毗卢殿。

1996年冬天,政府建成了从水莲寺到白云山的盘山公路,车辆可以到达禅寺正下方的小槐井。桐柏山历来有圣贤大德,如参学海,坐海底,肉身不灭,含神通摩诃,信佛和尚,白马寺海发方丈,香港如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