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学的发展历史
西汉时期著名的农学著作《毕升之书》记载,栽培时期是由物候决定的,例如“杏初旺,宜耕轻土弱土;看杏花归农。”到了南宋末年,浙江金华人吕祖谦记载了南宋惜春七、八年(1180,1181)金华的物候,包括腊梅、桃、李、杏、紫荆花、海棠、兰、杏。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近2000种药物,植物物候资料丰富。本书第四十八卷和第四十九卷记述了候鸟杜鹃和布谷鸟的地理分布、鸣唱、音节和出现时间,是对鸟类物候的准确记录。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发行天历,其中萌芽月令是一种利用物候来指导农业时间的月历。
在欧洲,古希腊的雅典人已经编制了农业物候日历。从1736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人马祥的后代对27种植物、候鸟和昆虫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这是欧洲最长的物候记录。18世纪中期,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写了《植物学哲学》一书,概述了物候学的任务,物候的观测和分析方法,组织了一个18点的观测网。他是欧洲物候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在德国,植物学家霍夫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了一个物候观测网络。他在中欧选择了34种植物作为物候观察的对象,亲自观察了40年。后来换成了他的学生Ine。在美国,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在1918年提出了北美温带地区物候现象的陆地空间分布的生物气候规律。
在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人是竺可桢。他在1934年建立的物候观测网,是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的开端。在他的带领下,1962年建立了全国范围的物候观测网络,进行系统的物候研究。为统一物候观测标准,1979出版了《中国物候观测方法》,并逐年编制出版《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并撰写了《自然的语言》一文,已收入人教版初二语文书(精读课文)。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物候观测网络的扩大,物候资料变得更加丰富。而且由于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物候学的研究在规律的探索和应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然语言的内容:
立春之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醒来。冰雪融化,植被发芽,各种鲜花第一次绽放。又过了两个月,燕子轻盈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就变成了炎热的夏季,也就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飘落。大雁南飞,活跃在田野和草丛中的昆虫也消失了。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落草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将至的冬天。在地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年复一年都是如此,周而复始。
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关注植被的兴衰、候鸟的来去等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并据此安排农事。杏花盛开,仿佛大自然在宣扬要快快耕种土地;桃花开了,似乎在暗示要赶紧种小米。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明白它在唱什么:“爷爷奶奶,割麦子插秧。”这样,花鸟歌唱,青草生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被汉族劳动人民称为物候。物候学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许多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业谚语(3)包含着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现代,利用物候学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那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消长和动物的繁衍,如桃花、燕子等,从而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用的是“活体仪器”,是活体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和灵敏得多。物候观测数据①反映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当应用于农业活动时,它是简单和容易掌握的。这就是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个例子。
根据北京地区的物候记录,1961的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8+0晚十天左右,比1960晚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数据,可以判断北京1962的农时来得比较晚。但当年早春种的花生等作物还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种,结果被低温冻坏了。如果能注意物候延迟,选择合适的播种期,这种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哪些因素决定了物候的来临?
首先是纬度③。越往北桃花开,候鸟来的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南北差异的天数随季节而变化。中国大陆的气候非常宜人,冬天的冷夏很热。冬天南北温差很大,夏天温差不大。在春天,早春和晚春是不同的。比如早春的3、4月份,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但到春末5月初,南京刺槐只比北京早开10天。所以在华北,经常会感觉春天很短,冬天过去了,夏天到了。
经度①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所有近海地区冬天都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春天更冷。因此,沿海地区春天的到来要比内陆地区晚几天。比如大连的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在大连,连翘和梅花的开花比北京晚一周。再比如济南苹果开花在4月中旬或者谷雨节,烟台会去长夏。两地纬度差不多,但烟台靠海,所以春天来得晚。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低之差。植物开花、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较晚,树木落叶在秋季较早。但是,对这一因素的研究应考虑到特殊情况。比如秋冬之交,晴空万里,某一高度的气温与高低成反比。这就是所谓的逆温层。因为冷空气重,在无风的夜晚流向较低的地方。这种现象在山区秋冬季非常明显,尤其是这两个季节的早晨。经常发现山脚有霜,山腰有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华南丘陵地区把热带作物引入山坡是非常成功的,但在山脚下就不适合了。
另外,物候来的早晚也有古今之别。根据英格兰南部长期的物候记录,对比1741到1750的十年平均值,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了9天。也就是说,春天提前了九天。
物候学在生物学上是接近生态学的科学,在气象学上是接近农业气象学的科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预测农时,选择播期。此外,还有很多含义。物候资料对安排作物区划和确定造林采种日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可用于将植物引入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还可用于避免或减少害虫的危害。中国有大面积的山地可以耕种,但关于山地的气候和土壤对作物的适应性仍有许多地方有待考察。为了促进山区农业发展,有必要在山区开展物候观测。
物候学是一门与农业高产相关的科学。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了解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有更大的收获。简单来说,物候就是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枯萎以及一些动物的迁徙、冬眠,反映了气候和季节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古诗词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春江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夜景》)初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到泉水加热,在水中嬉戏。
“天寒地冻水鸟相依为命,一百个是团戏。行人吃不消时,忽闻齐飞冰响。”(秦观《广陵归来》)冬末,水鸟相依,有冰之声,飞鸟惊飞。鸭子和鸟都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里下雨,草塘里到处都是青蛙。”赵师秀诗歌《约克》中的三种意象,表现了春末夏初黄梅的季节特征。
黄巢题菊曰:“飒飒西风遍植庭院,寒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凋零,虽然没有“秋”字,但秋的凉意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夏塞曲》,则将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而寒,笛声中听柳,未见春色。”5月正值盛夏,已经是大陆百花凋零的日子了。而地处西北边疆的天山(祁连山)依然白雪皑皑,没有杨柳花开,说明黄河流域海拔4000米以上既没有夏天,也没有春秋。不难看出大陆和长城气候的巨大差异。
古人的农业和军事活动,在涉及笔物候的古诗词中也经常见到。如范成大《四季田园杂趣》:“蝶既入菜花,久无客来田家。”这两首写在江南春末农村的诗,通过蝴蝶入菜花的描写,衬托出农妇的农忙。再来看文同的《晨清至报恩山寺》:“烟远鸥落,日高林飞。大麦晚不入圃,幼蚕独卧。”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的生动画面;第二部写的是春夏之交,农民妇女收割小麦、整菜、采桑、喂蚕的繁忙景象,亲切感人。而鲁伦的“高在幽幽月色,雁在翱翔,鞑靼酋长在黑暗中逃窜。而我们追之,马轻负重,弓剑一担雪”(《下曲》第三部)讲的是行军打仗:敌军夜逃,大雁惊飞,引起我将军的警觉,引兵追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物候描写不仅具有文学上的艺术价值,而且是研究物候、农业和军事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