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语“守规矩”是怎么来的?

马保国在微博中频频登上热搜,马哈拉诺比斯语“规矩点”、“年轻人要讲武功”一度风靡网络。这位自称太极拳掌门人的武术大师,2004年在英国创立了英国混合太极拳协会,并开设博物馆教授学员,从而打出了英国武术界“功夫之王”、“当代李小龙”的响亮称号。

今年5月17日,马保国在30秒内被民间武术家王庆民击倒。这个结果与他在国外获得的各种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合他的“行为艺术”言论,马保国迅速成为网民嘲讽的焦点。后来,马劳发布了“回归平静生活,远离武林圈子”等一系列骚操作,为这位顶级流“网络名人”攒足了流量。不仅马劳之前的各种视频已经成为哔哩哔哩鬼畜区的热门视频资料,就连运营专家也纷纷发表文章深度剖析马保国的“运营之道”。

无论是他那充满自信、鬼魅风格的《武林教程》,还是他那带着口音的“无心插柳,不闪不避”的失败,乍一看都像是无聊老头的自娱自乐,但在这个以娱乐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吴丑走上红毯,背后除了他自己,还有各大网络平台、媒体机构追逐流量的名利场。“规规矩矩”被注册公司申请商标,马保国现场采访轮番上阵,“武林高手”被保镖簇拥出席网络名人活动,吸引了足够的眼球,获得了足够的流量。总有人会质疑:以马保国为中心的闹剧到底在消费什么?

165438+10月28日,马保国的网络名人生活似乎走到了尽头。《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评论说,马保国的这一系列闹剧是为了扩大商业版面而哗众取宠、招摇撞骗,他怒斥这个年轻人“没有武德”,却背离了武侠精神,编造自己的经历,自己成了江湖骗子,破坏了网络生态,毒害了价值体系。

马保国背后的人想做什么?无非是商业利益。一个以马保国为热点吸引流量的平台想做什么?不外乎利益。利益驱动下的个人审丑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捷径,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应该扼杀在摇篮里。作为社会舆论的指南针,媒体机构和网络平台应该遏制低俗炒作,以维护网络生态,守住价值底线。我们在此呼吁有关部门,严禁网络环境中的低俗“擦边球”,尽快扫除炒作肆意滋生的灰色地带。这场闹剧真的应该马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