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现代城市格局形成于哪个朝代?

1381年,明朝,汪藏海设计。

从蓝菊、古昌到拓东市

神秘的“龟蛇之城”产生于2000多年前。有一天,当时的几个著名人物爬上滇池附近的山,俯瞰眼前的大坝。在这些人当中,除了明朝的创始人穆莹,还有著名的风水大师和土地测量员汪藏海。他们雄心勃勃,要在这个大坝上建造一座崭新的城市——而那个当时郁郁葱葱的大坝,就是今天的昆明。其实昆明城的历史远不止明朝初年到今天的几百年。早在石器时代,滇池周围就有定居的部落,但当时还不能称之为“城”。像世界上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一样,昆明今天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小部落时期的蓝菊城和古城

公元前3-4世纪,滇池周边已分布有“老金”、“Mimo”等数十个部落,其中“滇”为最大。这一时期出现了昆明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时间节点,即楚庄帝将军入滇。《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使将军顺流而下,略西黔中...至滇池,以地三百里,旁地千里肥,兵将归楚。”可以肯定的是,庄缇并没有花太多力气去征服滇池周边的小部落。

胜利后,庄屯回到楚王那里,约好攻打秦国。但由于“不通”,庄屯只能“学其君,改其服,顺其俗,学其法”。既然想留下来当山大王,庄缇就想着在滇池周围建一座城,最后他选择了三面环山,南临滇池的昆明坝子。

之所以看中此地,首先在于军事上的考虑——此坝地处滇东滇西交通要道,地势险要,适宜设防,可守卫云南门户。这个选择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在后世,每当改朝换代,进攻者都为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伤透了脑筋。此外,由于土地肥沃,农业生产相对发达,苗壮在这里安心地成为了滇王。

最早建在滇池边的城市叫“蓝菊”,“蓝菊”是“伽蓝”的异名。《后汉书》记载:“庄浩自水原攻夜郎,军至蓝蓝,船登岸而战。”苗壮非常重视滇中首战,因此建城时称之为“蓝菊”,后人称之为“苗壮老城”。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这座城市在今天昆明的黑林铺地区。

直到秦灭汉,庄启时代才有了地封。汉武帝时的云南王常强,是庄缇的后代。但是,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只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部落。

张骞出使西域,想经过云南,被云南王阻拦,于是云南与汉朝结仇。汉武帝一怒之下出兵滇池,滇王投降,向汉朝投降。此后,汉朝在滇池地区设立宜州郡,今属晋宁管辖,但所辖二十四郡中,有昆明,称为“古昌”。

顾长城建在金马山脚,大概在今天的亭子一带。汉军驻城,目的是威慑周边部落,监视云南王的一举一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古长城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军营,但驻军在滇池附近填海造地,修建灌溉渠,开垦农田2000多公顷,滇池周边出现了“良田千里”的景象。

但是,军人毕竟只是军人,在开垦土地、修运河这种事情上,他们并没有那么专业。而且当时也没有城市规划的意识。昆明城的后世屡遭水患,并没有让昆明人少受点苦。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滇池地区虽然有很多部落,但是昆明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面貌。

延伸东方城市,诠释城市——军事要塞时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8世纪,洱海地区的南诏崛起——既然是崛起,就一定要扩张疆域。唐天宝五年,南诏王皮洛格率军东进,步伐只到今天的祥云,就死了。其子葛罗丰继位后,继续东进,消灭延续数百年的爨氏政权,进入滇池地区,进而统一云南。

事实上,南诏政权是唐朝本着“以夷制夷”的思想建立的,但南诏羽翼丰满之后,难免会与唐朝产生矛盾。十年十三年天宝之战,南诏两次击败唐军,最终成功分出一方。从小在洱海边长大的葛罗凤,有一种湖泊情结。他的观点和庄缇一致,也认为滇池地区非常适合建重镇,这样在军事上可以进可退。经过几年的酝酿,他开始让大儿子负责“拓东城”的建设。

“拓东”即“开东”,从名字中不难看出葛洛峰的野心。南诏在政治上也非常重视这座新城,专门设置了南诏六节之一的拓东,所以这座城也叫拓东节城。在今天的昆阳和安宁,还建有拓东龟城和蒙特梭利城。与以前不同的是,今天拓东市管晋宁,意味着滇池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从滇池东岸的晋城转移到了滇池北岸的盘龙河三角洲,昆明的城市定位逐渐清晰。

其实拓东市规模不算太大。它只是一个狭长的土城,周长3公里,分为东、南、北三面。河上的木桥可以通往滇池西岸。但与之前单一的城市形态相比,拓东市有宫殿、府衙、酒店、寺庙,也算是一个城市了。据考证,这座城市的大致位置在今昆明市南部城区,横跨盘龙河两岸,北至人民中路,南至金碧路,东至五里多、拓东路,西至胜利桥。受中原影响,这一时期的建筑大多是唐朝风格。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昆明的中心区就是当年的拓东城。南诏政权从滇西向滇池地区大量移民。后来,我们的拓东使节还从中原请来了能工巧匠,在拓东西边的滇池湖畔,修建了觉照和慧光两座寺庙,以及东西两座寺庙的双塔。后者今天依然可以看到,而前者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当然,拓东城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它被视为“首都”,仅次于南诏的首都,因此也被称为“东京”、“北京”。从葛罗丰之子开始,历代君王都居住在这个“都城”,死后才葬在滇西。

但是,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无论统治者多么重视,国家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公元937年,“白蛮”段思平联系滇东吴蛮三十七部,灭南诏杨昭政权,建大理国。行政上分为八府,滇池边设置的山陕府是其中之一。此时,拓东市周边的滇池水域已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附属部分。

1119年,三十七台再次开工,拓东城也在这场战争中遭到重创,几乎夷为平地,成为“鬼城”。战事平定后,大理政权在扩建东城的基础上重建土城,称之为“鄯善之城”。

与以前的拓东市相比,鄯善市跨过了盘龙河,向西发展。市区大概在盘龙河西岸,在今天的文庙,人民中路,东四街。整个城市东临盘龙河,南临戴宇河,西临纪明桥,北靠五华山。“城际滇池三面环水,既险又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统治者建城的首要考虑仍然是军事需要——当然这也让后来者吃了不少苦头。

1253年秋,蒙古大元帅兀良合台率军攻大理,大理被破,大理王段兴之逃往鄯善继续抵抗。看了城内的地形后,兀良合台制定了详细的攻城计划,但这座土城竟然连续七天抵挡住了强大的元军进攻。

究其原因,不是大理军队有多顽强,而是建城的位置太独特——三面临水,一面依山,元军缺乏水战经验,自然不能久攻不下。兀良合台在山川城打了入滇以来最大的一仗,在城内弹药和粮食耗尽后终于取得了胜利。无疑,这也验证了一个城市选址的重要性。

凯尔·波洛的《壮丽的城市》

元代大理被灭后,在云南设万户、千户、百户共治,并解释为万户掌管昆明的两千户,这也是第一次将“昆明”作为当地地名并延续至今。多数学者认为,“昆”原是中国西南某古代民族的族称,在古籍文献中一般写成“昆”或“昆密”。《华阳国志》解释:“彝人大种称昆,小种称毛。”这也解释了昆明族人口众多的原因。

公元1267年,忽必烈立格赤为云南王,后世亦称梁王。七年后,赛滇池被任命为云南平章政务官,来治云南。首先,他改革了行政区划,使之与内地的建制相融合。万户所、千户所、白虎所相应改为路、州、地、县,昆明2000户改为昆明县,10000户改为中青路,行政中心也从大理迁到昆明。从此,昆明正式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云南也成为全国十一省之一。

赛滇池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就是在昆明兴修水利——其实这一直是昆明统治者最头疼的问题。从汉代开始,地方官员就开始治理盘龙河,金枝河和尹稚河是在宋代开凿的,可以说是昆明历史上最早的重大水利工程。大理国时期,大理王段素行还招募民夫疏浚盘龙河和金枝河,还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滇池水利。

不尽如人意的是,虽然每一代人都很重视这个民生问题,但他们大多在建设城市时只考虑军事,没有意识到随着城市的发展,水利会成为一个大麻烦。其实昆明的水环境并不好。它位于一个狭长地带,后面是山,南面是湖。唯一的灌溉河流盘龙河缺口大,夏季洪水泛滥,冬季供水不足。直到元朝,昆明经常被淹。人们称这座城市为“鸭池程子”,意思是当这座城市被洪水淹没时,里面的人就像水中的鸭子一样。

以前统治者一般都是挖运河把盘龙江的水引过来,但是赛滇池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滇池受了太多的水,却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排,河床上有泥沙淤积。在雨季,真正淹没城市的是滇池而不是盘龙江,容易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于是,赛滇池首先在昆明东北部清理水源,疏浚盘龙江,将山里的“少甸九九泉”引入盘龙江,从而消除了滇池上游的洪水。

接下来,他在金马山脚下修建了松花坝拦截分流洪水,同时在滇池下游挖了六条人工河道。松花坝至今仍起着关键作用,被称为“春城人民头上的一碗水”。

当这些水利工程基本完成后,赛滇池开始在示范城的基础上建设中青城。这是一座土城,南北长,东西窄。南端是土桥,北端是五华山,东边是盘龙江,西边是纪明桥。城内有大德桥和白塔,西南有戴宇河作为护城河,北城墙内外建有本杰明庙和圆通寺,整个城市的中心是石三街,也就是今天正义路中间到金碧路的区域。

这是赛滇池对云南的一大贡献,昆明的城市规模在这一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凯尔·波洛来到这里,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形容中青城是一座“宏伟的城市”。城内有商人工匠,各种门派,酒业盐业,繁华如中原。元代滇文人王声也在《滇池赋》中写道:“金马婀娜玲珑,玉案雄伟苍翠,五华绮丽。三城在冲燕,双塔很厉害。一桥跨太阳虹,千蚁聚云锦,千蜂驻城……”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当时金马山、玉案山、五花山已经是昆明的周边景点,石三街、东西寺双塔被视为城市的地标,云锦江(盘龙江)和码头的繁忙景象意味着盘龙江已经成为滇池重要的交通网络。

《龟蛇之城》——汪藏海代表作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穆莹、傅友德率领三十万大军攻克滇。次年,元军大败,中庆城被侵。王曦梁一家跳滇池自杀了。明朝改中青道为云南省,辖嵩明、昆阳、安宁、晋宁四州,昆明、呈贡、宜良九县,与今天的行政规划极为相似。

慕英因功留云南。明朝开国将军决定彻底抛弃老城,另建新城。慕英当然不再是苗壮建小阁楼的气魄,而是请来了能与明帝国刘伯温比肩的大学者汪藏海主持新昆的城市建设。历史证明,汪藏海对昆明城市格局的规划有资格获得昆明最高荣誉奖。

读过《盗墓笔记》的读者对汪藏海先生都很熟悉,他在书中被描绘成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不可否认,汪藏海的确是一个奇人,他在风水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参与了明故宫和中国几个大城市的设计,后来人们称他为“把脉寻龙”的鼻祖。参与设计澳门后,这个奇怪的人死在了广西。相传以海葬的形式葬在海南海域。后人寻找他的坟墓,却一无所获。

汪藏海在昆明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上可谓殚精竭虑。他来到昆明后,迫于高层的压力,花了八年时间不慌不忙地“察山龙,察地脉,告别阴阳,定子午”,一个人走遍了西南各省。用“龟蛇相交,产生帝王之气”的说法,他定下了设计格局。

昆明自古就有一句童谣,“长冲山,长冲山,吃云南,去四川”。首先,它描述了长冲山的长度,被孙髯翁大观楼称为“蜿蜒的北方”。第二,长冲山会吞噬昆明城的财富。汪藏海在昆明找到了“龙来”长冲山,这是风水理论中的“绝好的龙脉”,而这个“龙脉”来昆明后更加繁盛,停于铁峰庵,吐气五花,娇艳欲滴,终入文庙。王占海认为这是一条在地球矿脉中极为罕见的“紫龙”。

于是,汪藏海把昆明城设计建造成龟形,让城市在蛇山脚下与其血脉相连,形成龟蛇相交的状态,昆明城才能成为一大幸事。从地理上看,昆明城南门是龟头,北门是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南门、小南门是乌龟的四条腿,整个城市的主脉是五华山。

在主脉的基础上,以正义路为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总督府、布政司、番台、桃台等府衙均坐北朝南,一字排开;土地庙、城隍庙、圆通寺、吴王寺等寺庙都顺应这一风水潮流,它们的脉络排列在各个繁华之地,从而形成了昆市的格局。

随着古书《王占海先生的信件》的发现,更多的秘密被揭开了。他的风水诗《三山一水轴清》描绘了对昆明的祝福,一绝。所谓“三山”是五华山、罗峰山、祖盘山,“沂水”是滇池,海洋在这里造名人堂。当长冲山与昆明城空中脉相连,龟蛇相交,给昆明一种天作之合、山长水远的气势。

当这座城市即将建成时,汪藏海铸造了一座“龟蛇相交”的铜像,并将其深埋地下。同时埋葬的还有三块石碑,一块写着“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另一块写着“云南处处领先”。第三块石碑上刻的是什么仍然不得而知。虽然“龟蛇之城”昆明的建设颇为神秘,但不可否认的是,昆明从此真正获得了城市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