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忧国忧民情结
这个家庭给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在他的一生中,跳出世界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此外,唐代是一个重视诗歌的时代,杜甫的祖父杜沈燕是武侯国最著名的诗人,这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他曾自豪地对儿子说:“诗歌是我的家人。”(《宗武圣日》)追求仕途和不朽的诗名,* * *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迹。
杜甫早慧。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了。十四五岁时“游书法场”(“庄游”),与文士为友,以歌为乐。二十岁以后的十几年,杜甫过着漂泊的生活。这不仅是为了增加经验,也是为了结交名人,宣传自己的名声,为以后的职业提升做准备。他先去了吴越,对江南的风光和文化印象深刻。二十四岁时,杜甫到洛阳赶考,未能如愿。他又在齐国和赵国四处游荡,过着放荡的生活。后来他回忆说:“齐赵放荡的时候,秋妈还挺狂的。”
(庄友)33岁,杜甫和李白在洛阳相遇,两人以英雄的身份游历梁宋。李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特殊的风格和杰出的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把做官称为他们家族的“素食职业”——一个世代被攻击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与此有关。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做官。起初,他信心满满。“他自称颇出类拔萃,要的是金鹿”,他相信自己可以“给你尧舜之荣,然后使风俗纯正”(《魏作成二十二韵》),却在十年的禁锢中屡屡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不够强大,而李等人手握大权,对人才的引进采取阻挠的态度。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去世,生活变得艰难。为了生存和求官,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送礼,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见。此外,他还向唐玄宗赠送了《雕赋》、《三赠赋》等许多礼物,希望唐玄宗垂青他的文学才华。种种努力的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尤伟率政府参军,也就是安史之乱前夕。
天宝后期,唐朝社会虽然保持着表面的繁荣,但却处处潜伏着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玄宗及其边境将领一心一意扩张领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许多人无辜死去;二是玄宗纵欲享乐,李、杨等人独断专行,堵塞言论之路,使政治黯然;第三,受到玄宗宠信的安禄山三次出任使节,手中握有兵符,威胁国家统一。身处逆境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大崩溃来临的时候,杜甫通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752年),杜甫写出了他的名著《车店》,以严肃的态度记录了人们被赶上战场赴死的悲惨画面。这首诗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了九首诗,继续质疑灾难性的边疆战争。写《两为道》揭露玄宗宠爱的杨玉环公主的亲属的奢靡生活。以及长诗《从北京到奉贤咏五百字》将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处境与人民饥寒交迫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用“朱门酒肉臭,路冻死人”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社会的黑暗与不合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在叛军占领的长安。后来,他独自逃到唐肃宗,驻扎在凤翔,并被任命为左拾遗。这是八年级的训诫官。虽然职位不高,但这是杜甫在中央任职的唯一经历。但没过多久,苏宗就被上海书神为保家罢市所激怒,后被斥为化州四公甘源初参军。由于战乱饥荒,杜甫无力养家,对仕途失望。甘源二年(759),他弃官入蜀,当时蜀国安定繁荣。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四年,全国处于剧烈震荡之中,王朝危在旦夕,大批民众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了危险和艰辛。他的诗歌创作,在血泪的滋养下,达到了巅峰。
《春望》、《月夜》、《伤心陈涛》、《伤心清班》、《北伐》、《羌寨》、《三官三别》等一大批传世名作,从诗人饱含心事的笔下涌出。
到达成都后不久,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老朋友严武担任我们的剑南川东和川西特使,他与杜甫非常亲近,并照顾他的生活。第二次来蜀时,推荐杜甫为参谋长,又推荐袁外郎(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来蜀避乱,求食。前两年左右,他住在茅草屋里,日子过得真舒服。当时描写草堂周围自然风光的诗词也呈现出一种清新闲适的韵味。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全国而言,安史之乱虽然在公元763年结束,但唐朝的解体并没有停止。在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入侵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在内乱方面,普遍存在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的状态,而政治腐败和官方暴力也在增加。从四川中部来说,既是吐蕃进攻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混战的地方。
在蜀二镇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一度举家逃亡。一场剧烈的动荡演变成持续的衰落,让杜甫对国家的未来更加失望。他后期的诗歌和情感甚至比安史之乱时更为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国再次发生混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了依靠。他带着全家上船,过着漂泊逃亡的生活(或者说是在严武去世前不久,杜甫因为工部尚书的职务由虚职变为实职而离开蜀国前往长安)。原本的目的大概是沿着长江以东走出四川,但途中由于疾病和战争,停留了很久。先是在云安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在夔州住了将近两年。五十七岁那年,终于坐船出了三峡,却还在湖北湖南的水路上徘徊。最后在大理五、五十九岁的时候,死在耒阳附近的一次乘船旅行中。杜甫艰辛的流浪生活在这里惨淡收场。
在古代,忠君就是爱国,忠君爱国就是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诚的。他“穷则忧李渊,肠则叹热.....葵火偏向太阳,但物性难夺”(《从北京到奉贤吟五百字》),陈述无论多穷,都要为人民疾苦呼吁,要像向日葵对着太阳一样忠于唐朝。他的生活是脚踏实地的,他就是这么实践的。
《车店》是为杜甫后期诗歌定调的作品。唐玄宗天宝年间,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维持着表面繁荣的唐朝岌岌可危,统治者对此视而不见,依然对吐蕃发动战争。这首诗写的是西北边境用兵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车辆轰鸣,士兵欢歌,士兵和箭都绑在腰上。我的父母和妻子要互相送别,直到尘埃掩埋了长安城外的桥。路上,抱着战士的衣服,饭,哭,天冲进天。
尘土飞扬,哭声震天,“父母妻子要去送行”,壮丁被征去西北边陲送死。多么惊险的一幕啊!诗人还用镜头切换的方法,将“汉武帝的心仍在为战争而跳动,那颗心在流血,化为海水”与“千千万万个村庄里,除了杂草什么也没有,尽管坚强的女人已经弯下腰去耕田,东西方的犁沟都被打破了?”,并以强烈的对比来增强刺激效果。
在小农社会中,男孩总是比女孩更受青睐,但诗人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如果你确实知道男孩是一件坏事,不如生个女孩。谁能结婚并住在邻居的房子里,而我们却把自己的孩子埋在地下!
儿子是养老和临终的依靠。现在他已经战死沙场。自然不如生个女孩。最后,他就近结婚也是有可期的。对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在安史之乱和随后几年的混战中,杜甫描绘了一个个生存无望、死路一条的普通人的悲惨形象,让后人既能知道也能听到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普通人是如何在水深火热中打滚的,他们的生命是如何贱如蚂蚁,又是如何无声地装着死亡。像著名的“石壕官”一样,诗人“黄昏投石壕村”,只是碰巧遇到“官夜捕人”来充当主人。结果“老大爷翻墙走了”,最后逃了出来,留下老婆婆硬着头皮出来处理。老妇人说她的三个儿子都是士兵:
一人附书,两人战死。那些苟且偷生的人,逝者已矣!房间里没有人,只有一个婴儿和一个孙子。还有奶奶没去,也没有裙子进出。
战斗在前线的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只剩下老两口,一个没有完整裙子不敢出来见人的媳妇和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一家人活在这个位置已经够惨的了,但是抓人的生意还是毫不留情,还要带人去打工。老婆婆绝望了,只好跟着去前线给部队做饭。所以这个家庭经历了一次你要去哪里。在温暖已经被战争抹去的岁月里,所有无法避免的灾难都会愤怒地降临到弱者身上。清代诗人袁枚痛苦地叫道:“不要唱长恨歌,因为世界也有自己的银河。石碣村夫妻不要,眼泪比长生殿还多!”多少人流下了同情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眼泪,但杜甫看到了石昊村的老两口。他们不善于表达难以承受的悲伤,只会默默哭泣。因为他们软弱。
今天成都的杜甫草堂多么宏伟啊!但是1200多年前,杜甫住在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茅屋,那才是真正的草堂。“八月,大风呼啸,我家房子上长了三棵杂草。”这是他五十岁的时候,一阵大风掀了他的茅屋顶,于是“床头无干处,雨脚如麻。”失眠,但他想到:
安得千万栋,人间寒土,风雨不动。喔!突然看到眼前这房子,我会一个人冻死!
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让自己从未被苦难压扁的眼睛撑着一片树荫【树荫】,奋力为别人遮风挡雨。直到被逼得走投无路,杜甫才在《武郎[再郎]》中写道:
来到大厅前,我从来没有拦住过我的任何一个邻居,因为她是一个五岁的女人。如果不是因为穷,这种事怎么做得出来?就是因为怕她,才会对她视而不见。看到你来为你辩护,虽然这是多余的,但你种植在栅栏非常像真的。我呼吁过贫穷到骨子里,我在想军人的眼泪。
这个女人,没饭吃,没孩子,来到杜甫家门口吃枣充饥。那只是一个秋天,诗人记得她。第二年,诗人把房子借给了一个叫吴的亲戚。我还特意写了这首诗,说:“穷人何不有此?”只有恐惧变成了亲密。“如果不是因为贫穷,这个女人为什么想要这些约会?因为她的恐惧,所以你来约会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对她好。你建了个栅栏阻止她玩约会。这是不是太微妙了?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大家甚至还没有被榨干!还是多想想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用更多的爱去对待别人吧!这首诗几乎没有技巧,是纯粹的真理。当诗人以如此宽广的胸怀关怀底层穷人时,他自己就是一个毫无怨言的穷人。三年后,他穷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杜甫之所以为第一诗人,是因为他确实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符合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后人敢于向他学习。另一方面,杜甫的诗特别经得起琢磨,这也让后人乐于向他学习。他的祖父杜是初唐著名诗人,这使他对诗歌有着特殊的兴趣。他对儿子说“诗是我家”(《宗武圣日》),他简直把诗当成了家的祖业。对杜甫来说,写诗是一种转移和储存生命的方式,是使自己跳出苦难和卑微的手段。他宣称“语不惊人死不休”(《谈江上水如海的价值》),可见他的诗是经过反复推敲和锤炼的;因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超强,再加上精雕细刻,所以特别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格律诗,几乎每一个字都精炼到让人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字可以替代。例如:
微风在绿草如茵的海岸荡漾,穿过夜晚,吹向我静止的桅杆。无边无际的平原被低垂的星星点缀着。月亮随着河水奔流。但愿我的艺术能给我带来名声,并把我生病的晚年从办公室里解放出来!。飞来飞去,飞来飞去,我像什么,不就是广阔世界里的沙鹬吗!。(“表达我晚上的感受”)
诗中“星辰自空地俯下,月儿奔流上河来”“纵”“涌”等词运用得特别,特别有动感。“叶萍很宽”,天空显得很低,仿佛星星在向远方坠落;另一方面,由于感觉到星星正在坠落,人们会对叶萍产生更广泛的印象。散落的月影忽明忽暗,似乎在推动河水前进,让人感觉河水似乎流得更快了。这两个词本来很普通,但用得恰到好处,让这两句诗一下子活了起来,更有层次。杜甫驾驭语言的能力让后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杜甫七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境界宽广,音调洪亮。
风又急又高,猿猴叫得很伤心,鸟儿在白沙的白沙里打转。一望无际的树簌簌落下树叶,长江不可预料地在奔腾翻滚。悲凉秋景里的李,常年游子,在疾病缠身的今天独自生活在高台上。历尽艰辛,苦尽仇恨,白发满发,酒杯杯残损悬。(“攀高”)
后人认为这是唐诗中最杰出的七律。“而我看长河总在滚滚向前”,单看的话,与李白的“黄河水如何动出天外”也很有气势,但前面有“落叶如瀑沫落”,有一种杀萧的气象,就是长江水很硬,与的意趣大相径庭。这首诗就像一条流经平原的河流,深邃而宽广,看似温柔却有着不可抗拒的气势。
最难得的是,杜甫抽走了时代的血泪,反复提炼,用沉重的笔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上尸骨冻死”(《从北京到奉贤诵五百字》)。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贫富对立,这两句用红宝石拼出来的诗,总会让人产生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