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文笔老掉牙——论周作人的散文
?说到文笔的平和冲淡,我觉得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周作人的实用风格。比如在《故乡的野菜》中,他说对故乡的感情比较平淡,不是“想先宣传”,也不是“画在背上”。读整篇文章,是平和的,冲淡的。至于什么是和平与稀释?我觉得就是不温不火,不狂躁,不犹豫,不锋芒毕露,不温柔。按照中国的哲学,平和冲淡的境界是很高的。儒家强调中和,道家讲究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没有任何色彩,我们也不会失去自己的魅力。周作人的散文成就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因为他的笔法完美,文风平和冲淡。
?周作人的杂文很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多都是关于小吃小吃的,比如关于苦茶,喝茶,再谈茶,北京的茶食,谈酒,南北的小吃等等。在大部分文章中,他总是心平气和,侃侃而谈。简而言之,喝茶就是喝茶,吃零食就是吃零食,并没有什么深意或者隐晦的意思。但他为什么喜欢说吃喝不离口?在《北京的茶》中,他似乎微微动了一些感情,说了几句性情的话——“我们除了日常必需的东西,还要有一些无用的游戏和享乐,这样生活才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看雨,看香,看不解渴的酒,看不满足需求的零食,都是生活中必须的——虽然是无用的装饰品,但越精致越好。”还有,《饮茶》里有一段话是他说的——“瓦房纸窗下饮茶,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和两三个人* * *,可以有半天的清闲,可以抵得上十年尘封的梦。喝完茶,继续修行自己的事业是可以的,不管这叫不叫盈利,但是偶尔的郊游也是不可或缺的。我觉得中国喝茶的时候多吃瓜子不是很合适。他喝茶能吃的,应该是清淡的‘茶食’。”我很欣赏他追求休闲富裕的态度,他的追求本身就有点“格调”。他的兴趣不是远离日常使用,不是为了场景和风格,也不是为了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周作人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清涩。悠悠的话语中虽有些许小乐趣,但都透露着人生的苦涩。冲淡平和的叙述接近于一种生活的速写,但生活的痛苦和无聊是自然的,只要不加掩饰就会流露出来。在《苦雨》中,虽然作者一再表示,在雨季,自己在狭小的世界里有着种种的自得,但给人的感觉总是说不出的孤独和苦涩。读周作人的散文,我们知道他是收敛的,但很难说他把那些收敛的放在哪里了。
?我想正是因为他平和冲淡的风格,让他收敛了自己,自然流露了自己的人生姿态,让他的文章富有深度和意义!作为著名的杂文作家,林语堂的风格与众不同。他习惯于表现自己,有时候类似于演戏。他显得过于自满和超然,反而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平和厚重,干涩苍劲,周作人的散文有大学者的风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诗比较匮乏,但他却试验了一种具有“文学风格”的散文,即他精心挑选自己令人愉悦的古文,加上自己简洁朴素的注释,形成一种散文风格。关于这种风格,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名声。我觉得这是他早期八卦散文的发展和升华,也是写作方式上的突破和创新。由于前期散文平和冲淡,少有浮夸铺张,自然字数越来越少,原因越来越隐晦,感情越来越淡漠。《文龚超体》虽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文字,但很少有人谈自己,有作者不写的东西。周作人的散文是“言志”。他虽然引用了古文,但自我情感已经得到了清晰的体现,达到了“言志”的目的。为什么不说少,甚至不说自己呢?当你忘记了鱼,读者就不必纠结了。实际上,这类文章引用的古文与作者简洁朴素的白话文有机交融,互相调剂,具有两种风格之美,而整体风格,正如郁达夫所说,“变得苦涩而苍老,完整,归入古雅而苍劲。”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作家,周作人等几代人的散文创作完全是“另起炉灶”,他们开拓和创造了白话文写作的传统。作为这一时期的散文大师,周作人的成就尤为显著。他最早引进西方“优美散文”的概念,倡导“叙事性”和“艺术性”的叙事抒情散文,为新文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积极借鉴中国古代散文,丰富了其散文创作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新旧交融下,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家族,把他的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很高的艺术高度。他和周作人一样,不仅是白话散文创作的开创者,而且与时俱进地推动白话散文走向成熟。他既是传统的反叛者,又在某种意义上回归和继承了传统。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极其罕见。包括周作人在内的五四时期的作家,既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和修养,又受到外来先进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和激荡。时代滋养了他们,召唤了他们,最终使他们在现代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以上我说的只是对周作人散文比较个性化的欣赏,并不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全部。总的来说,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分期不同,风格各异。从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的概念,到后来提倡“言志”的杂文,他的思想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就风格和文风而言,也有浮躁激烈和冲淡平和两种风格。前者在《谈虎集》和《谈龙集》中收入较多,其思想意义和社会作用更为积极,但真正展现周作人创作个性、代表他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的,是后来表达其意志的杂文。本文主要讨论周作人的言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