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园空中花园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名胜古迹众多,被誉为“世界名胜博物馆”。它横跨亚洲和非洲两个大陆。大部分土地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北濒地中海,南接苏丹,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接壤,西接利比亚。海岸线长约2700公里,全国面积654.38+0.023万平方公里。首都开罗,人口15万,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埃及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除了著名的金字塔、尼罗河、狮身人面像,这里独特的阿拉伯风情也是独一无二的。

埃及首都开罗,位于东西方交界处,是非洲大陆最大的城市,也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这里到处都有纪念碑。只要你懂一点历史,你对开罗的印象就会大不相同。有人说,看到开罗就像“欣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100年后的今天,埃及看起来还是老样子。成千上万的寺庙,风景如画的东方市场,尼罗河沿岸的豪华酒店和公寓,以及广阔的住宅区,在仍然充满活力的漫长过去和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之间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自古以来,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备受瞩目。今天,对它的研究仍在继续,并不时有新的发现。古埃及的首都孟菲斯及其周围的历史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吉萨的胡夫金字塔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最为著名。吉萨金字塔被认为建于4500年前。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曾来此游览,此后,它作为旅游景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地区旅游,你会了解到金字塔的建筑艺术是如何成熟的。

除了金字塔,埃及还有许多巨大的建筑。有寺庙,有灵堂,还有兼具这两种功能的建筑。它们点缀着尼罗河谷,是绝妙的景点。巨大的壁画和石柱上的浮雕直到现在都还是彩色的,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么多巨型建筑的“聚居地”是卢克索东岸的卢克索神庙和凯尔奈克神庙,西岸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殡仪馆,绝对不容错过。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它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十亿人口和数百种语言。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印度的地形分为三部分: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尼泊尔西部的中印边界,恒河平原在北部,德干高原在南部。

“印度”这个名字来自梵语,以印度河命名。印度人自称“bharata”(/BHārata)。与印度接壤的国家有孟加拉、缅甸、中国、不丹、锡金(印度已将其并入自己的国家,不再视其为邻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印度次大陆上有无数美丽的庙宇、宏伟的教堂、宏伟的清真寺、佛教寺庙、犹太教堂和琐罗亚斯德教寺庙。孟买,印度西部的商业大都市,可以说是印度宗教、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一个缩影。除了上述宗教的寺庙和教堂,市内还有著名的亚美尼亚教堂、神道教寺庙和大同寺庙。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古巴比伦与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文明等重要部分。人类最早的奴隶国家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巴比伦是已知最古老的东方古国之一。据历史学家推断,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已经发展了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还发明了书写文字的“泥板上书”。公元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许多小型奴隶国家。苏美尔衰落后,古巴比伦城邦崛起。

巴比伦宏伟的城墙和宫殿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尼布甲尼撒二世大规模修建巴比伦城,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中东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巴比伦城被两堵墙包围着。外墙外是一条灌满水的沟渠和一条土堤。城市主干道的中央铺着白色和玫瑰色的石板。另一个城市有八个门,其中的北门是著名的伊斯达尔门。表面用蓝色釉面砖装饰,砖上有许多公牛和神话中的怪物。巴比伦城建造得非常宏伟。直到100多年后,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时,仍称其为世界上最宏伟的城市。幼发拉底河从北到南穿过这座城市。城市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神庙和埃特梅兰基塔神庙,高965,438+0米。底座每边长965,438+0.4米,上面有7层。每层都是用不同颜色的釉面砖砌成的。在塔顶,有一座用釉面砖建造的神庙,供奉着马克的金色雕像。据说这是圣经中主用来迷惑人的语言,以至于人们没能创造出巴别塔。神女门,城市古建筑的精华之一,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上镶嵌着栩栩如生的琉璃动物图案,还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以及引人注目的人斗狮石雕。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也叫“空中花园”。它坐落在幼发拉底河旁边。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562年)以建造宏伟的城市和宫殿而闻名,他在任时主持了这座著名花园的建设。根据传说,他娶了波斯公主塞米勒米斯。公主日夜思念郁郁葱葱的故土,郁郁寡欢。为了取悦他心爱的公主,国王下令在首都巴比伦建造一座25米高的花园。花园采用立体叠园的方式。一个高高的平台上,层层叠叠,奇花异草遍地,埋着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四周是高墙,上面镶嵌着许多彩色的狮子。公主很高兴见到她。从远处看,这个花园也被称为“空中花园”。

中华文明,又称华夏文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有三个直接源头,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大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成果。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是黄河和长江。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过渡和发展。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的农业主要是种植谷子,长江流域的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注重环境的整体管理

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对建筑环境进行整体管理的概念。虽然《李周》中所有关于野、都、俗、乡、城、山、殿的规划体系未必都实现了,但至少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系统规划的大规模区域规划思想。《骑马的管子》主张“凡国为都,不在山下,而在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风水理论起源很早,除了披着迷信的外衣,大多强调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注重城市本体与周边环境的统一管理。秦咸阳,是一个超规模的城市环境,北起北萨坎,中间贯穿渭河,南至南山,高峰时东西达200-300里。长安(今陕西Xi)、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远超城墙;即使是一般的政府、州和县城也将郊区融入整体城市环境。重要景点,如吴越五镇、佛道、城郊园林等。,也把环境管理放在首位;帝陵区更注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依靠环境来展现艺术魅力的。

(二)单体图像入组序列

在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定型的。孤立的单体建筑并没有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取决于群体序列。一座寺庙,作为序列中的陪衬,不会太大,形象可能会比较平淡,但如果是主体,可能会很高大。比如明清北京故宫的单体建筑风格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在整体上表现出各自独立的性格。

(三)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统一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强。这个系统由四根柱子,两根横梁和两根横梁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基本框架,叫做隔间。隔间可以左右连接,前后连接,上下重叠,随意组合,或修改成八角形、六边形、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车顶框架有两种:提梁式和穿斗式。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在不改变框架体系的情况下将屋顶做成弧形,在房屋的转角处做上翘的飞檐,也可以做双檐、挂钩、穿插、垂挂等风格。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房间的灵活搭配和多样式的弧形屋顶。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和绘画,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所以中国古建筑的造型美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标准化、多样化和统一性

中国的建筑主要是木结构的。为了方便构件的制造、安装、功估算和材料计算,不可避免地要对构件进行标准化,这也促进了设计的模块化。早在春秋时期,考公基就出现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萌芽,最迟在唐代成熟。到宋元明三年(1100),“建筑风格”完全规范,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的《工部行规》进一步简化。建筑的标准化促进了建筑风格的统一,保证了每一个建筑都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规范化并没有过多限制序列的构成,所以单体建筑的规范化和群体序列的多样化可以齐头并进。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显然是一种成熟的进步现象。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似乎少了一点变化,但群体组合却多种多样,因为标准化和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5)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成就,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典型园林。有文化素养的人的审美情趣,采用建筑空间构成的方法,将自然美典型化,变成园林美。其中蕴含的趣味是诗情画意的;采用的空间构成手法是自由、灵活、流畅的序列设计。中国园林讲究“巧借、巧体”,重视对景物、景物的精妙演绎,以组织丰富的观赏画面。同时还模拟自然山川,创造了叠山理水的特殊技能。无论山川相连与否,都能让诗画更加深刻有趣。

(六)注重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的政治和伦理内容要求它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定的象征意义,为此采用了许多方法。最重要的是利用环境渲染出不同的情调和氛围,让人从中获得多种多样的审美感受;其次,不同的建筑档次,包括体量、色彩、风格、装修等。,被规定来表达社会制度和建筑内容;同时,我们也尽力使用许多具象的附属艺术,甚至牌匾和铭文的文字,来揭示和解释建筑的性格和内容。重要的建筑,如宫殿、寺庙和庙宇,都有特定的象征主题。比如秦始皇建咸阳,宫殿象征魏紫,渭水象征天汉,上林苑挖塘象征东海蓬莱。清代康熙、乾隆在承德城外修建圆明园、避暑山庄、八庙,模拟国家重要建筑和名胜古迹,象征城内团结。明堂上下共五室十二厅,象征世间万物。一些喇嘛庙的构图象征着须弥山等佛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