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的头饰有什么区别?
统治清朝的满族曾经生活在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农耕采摘的生活方式。为了行动迅速,便于骑射,满族男女都有区分长髻的习惯。就是把头发拢在头顶,编很长时间的辫子,盘成发髻。那时候不分地位、贫富,发型都是统一的。后来努尔哈赤建立晋国后,建立了冠服制度。为了在仪式中戴上皇冠,贵妃的终身妻子将头上的发髻松至脑后。清初,冠服制度再次完善。除了隆重的仪式,后妃们还要戴上王朝的皇冠,在喜庆的节日,后妃们还要戴上骰子。不适合戴发夹,挂在脑后。结果后妃们梳了两个长长的横髻,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穿起来很稳。摘下发髻,这种发髻也可以当家居服。因为这个发型,所以平分,每个都是扎的。宫中嫔妃称之为“小二头”。清朝初期,几位后妃和皇后都过着节俭的生活。她们戴小头的时候,只戴花,不戴首饰。《小二头》在清宫流行了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贤皇后只戴草帽,不佩戴金银首饰。用来督促宫里的嫔妃节俭。“小二头”的特点是用我的头发做的,不能佩戴厚重的金银首饰。“小二头”的出现是基于实用性。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后妃的发式也从小到大,从实用到美观。
清朝中期是一个黄金时代,被称为乾隆盛世。这一时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发展,珠宝制作技术也不例外。清代宫廷地位特殊,来自全国各地的贵重珠宝源源不断地缴入清宫,极大地刺激了宫廷后妃们追求精美饰品的心理。但如果要把这些重量相当的金银玉器珍珠宝石首饰戴在头上,“小二头”发髻就会显现出很多缺点。比如“小二头”下垂,几乎碰到耳朵,发髻松散,一碰就会散开。如何佩戴这些美丽的珠宝?于是,一种新的梳理工具——发架就应运而生了。发架是用木头和铁丝绞成的,形状像横放的眼镜架。梳头时,先将头座固定,然后放在发架上,将头发分成两截,交叉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个长方块(在发架的两个孔里),然后用针把发尾和碎发牢牢固定,这样就可以抓到你戴的是什么样的首饰了。两个手柄后面垂在耳朵上的头发梳成扁平状,两端用发带扎起来,微微上翘,形似燕尾。整个发髻看起来像一只等待飞翔的燕子。清朝的后妃和嫔妃也是按照年龄来梳头,佩戴首饰。年轻人,佩戴华丽的首饰,展现青春活泼的活力。老人们梳“两头”,选择高贵的首饰,说明老女人端庄稳重。皇室女子头上戴着两个头,佩戴着昂贵的首饰,与脚下的高帮鞋相呼应。走路时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乎很有节奏感。头颈不能左右摆动,前后摆动。它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女性行为规范的最佳形象。
到了清末,清朝的嫔妃们流行头饰式的“大翅膀拉”发型。“大拉翼”是一个形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里面根据头围大小用铁丝做一个箍和骨架,再用布做一个轮胎。用绿色缎子和绿色法兰绒覆盖,做成固定的纯粹装饰性的头。需要的时候戴在头上,不用的时候摘下来放在一边。既能美化头发,又能自由脱发,可谓两全其美。《清宫词》曰:“凤髻两线立,珠钗影护蟋蟀。城高一尺有余,叉平分燕尾底。”大拉翼代替了用发架梳的两个头,据说是慈禧的独创,与她在清宫的地位有关。她的地位不同于清朝的皇太后和皇后。此外,她生活奢侈,开销很大。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她追求“美”的标准。
清代皇后的发式从简单的“小二头”到“叉头”,再到“大翅膀”,都具有明显的满族传统特色,用这些发式点缀的头饰也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下面分别叙述:扁方: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二头”时的主要首饰在和云的《晚清贵族的生活》一书中,曾说“满族妇女一般梳‘二头’,式样简单,都是在玉的‘平边’或者有真发的玉。”扁平的正方形一般长32-35厘米,宽4厘米。0.2-0.3厘米厚。它是尺子形的,一端是半圆,另一端是卷轴。梳“叉形头”或“大拉翼”都起到横向连接的作用。汉代流行男子佩戴冠、饰、冠作装饰。王冠、装饰品和王冠由一个12英寸长的发夹连接,发夹从左到右。
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与汉代的长簪功能相似,大小相同。只是对象不同而已。可以推断,长方形可能是由长簪演变而来的。不过也有长方形的,尺寸小的。在葬礼上,妻子是她的丈夫戴孝。放下“两个头”,在头部插入一根3寸左右的小扁骨。如果媳妇是戴孝,应该插一个银或铜的小方块以示区别。
清朝的后妃和嫔妃佩戴的多为扁平质地,有金、银、玉、翡翠、龟甲、康乃馨、檀香、珍珠、宝石等。其做工之精细,世所罕见。比如金丝沾玉,银镶宝石,金花玉雕,各种各样。在正方形宽度只有一寸的狭小平面上,可以做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瓜果等精致逼真的图案。后妃、嫔妃穿扁方,故意露出两端的花饰,有的甚至在扁方一端的轴孔里挂一串绿色的尖刺,让她们行走有节制,增添女性端庄美丽的仪态。
发簪:发簪用得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有一枚圆锥形的骨簪出土。春秋战国时期,金钗、玉钗相继出现,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皇帝装饰玉簪,皇后装饰金簪。其次,象牙簪、玳瑁簪都是朝臣佩戴的。从清代后妃留下的簪饰来看,有实用和装饰两种。实用的发夹多为素色长型,质地多为金、银、铜等。,在卷发髻时起到固定头型的作用。装饰发夹由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专门用于梳理发髻,佩戴在明显的位置。清代后妃、嫔妃多以黄金、玉珠、宝石为材料,工艺精湛,造型精美。比如故宫现存的“白宇一手字针”就是用一块纯白的羊脂玉雕刻的“手”字,针是“手”字的最后一笔。同样雕刻的翡翠盘香肠簪和红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的佳作。金钗、喜鹊梅钗、五蝠寿钗,以雕工精美而著称。再者,镶嵌在金银底座上的各种珍珠、宝石的头部,大多由一个头部和一个针座组成。发簪的头部用粗细不一的铜丝制成,然后在宝石制成的花蕊底部钻孔,细铜丝绕成弹力很大的弹簧,轻轻移动,不停摆动。使鸟类的眼睛、触须、植物的胡须、树枝栩栩如生。戴在女性头上无疑增添了几分魅力。
头花:头花是慈禧太后梳“叉头”和“大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多镶嵌首饰。如故宫的红宝石串珠花、镶珍珠(松、竹、梅)的羽点祖母绿、蓝宝石蜻蜓花、红宝石花叠花、金丝绞丝双龙戏珠花、双钱镶金串珠花等,都以制作精美、形象生动而著称。清朝的皇后和妃子都喜欢戴头饰。因其花大、覆盖面大,穿在“两头”中间,显得气势磅礴。清朝的皇后和嫔妃戴头饰是为了美化她们的发髻,显示她们的地位。在慈禧的许多肖像和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她高耸的发髻和戴着大头饰的形象。慈禧不仅喜欢首饰头饰,还喜欢佩戴大绒花。这是因为汉语中的“绒花”和满语中的“荣华”相似,佩戴绒花就是荣华富贵的意思。因此,清朝的嫔妃们一年到头都戴着天鹅绒头饰以求好运。特别是时令绒花,要按季节顺序佩戴:立春佩戴绒花春旗,清明佩戴绒花柳芽,端阳佩戴绒花艾草,中秋佩戴绒花菊花,重阳佩戴绒花山茱萸,冬季至日佩戴葫芦绒花...
边缘:1904年,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了几幅油画。其中一个穿着黄底紫藤绣的寿衣,头上梳着“大翅膀”,上面插着许多珍珠和珠宝:绿钗、凤钗、金方、宝石头饰、珍珠头带和下垂的细绳。古代八大首饰中的流苏和踏脚,极富想象力。“步摇者,以金珠玉,垂于钗上,步摇之。”卜瑶在汉代开始出现在后宫嫔妃的祭祀首饰中。汉代以后,布瑶逐渐在民间流行,成为女性喜爱的首饰之一。清朝的后妃称之为摇缨步。形态多样,有龙凤头、麻雀头、蝴蝶、鸳鸯、蝙蝠等。,或是挂在嘴边或头顶的珠子。珠子也有一层,两层,三层。故宫珍宝馆展出的一件“糜竺双喜缨”,是同治皇帝大婚时皇后佩戴的。流苏顶端是一只羽毛精致的大蝙蝠。它的嘴里有两个小金领,下面连着一朵羽毛精致的云。云头下有三串长珍珠。每串珍珠平行分为三层,层与层之间用红珊瑚雕刻的双喜隔开。红宝石用作珠子底部的落角。整个流苏长28厘米,戴在发髻顶端,珠子垂下,齐肩。这是最长的流苏。清宫收藏的流苏多为后妃佩戴,凤凰的珠滴数量最多。比如一龙一凤的对峙叫“龙凤呈祥”,两只凤凰的对立叫“彩凤齐飞”,牡丹花和凤凰是“冯丹朝阳”、“凤凰戴牡丹”等等。皇帝自称是真正的龙天子,皇后是百鸟之王凤凰。封建帝王希望多子多孙,所以皇后的头饰中有很多凤凰和凤鸟孵卵的题材。
此外,皇后的头饰还包括满族风格的首饰,如乐子、结花、结针、老鸦瓢、挖耳勺等。,都是清朝的后妃用来固定和装饰发髻的。随着满汉风俗和服饰文化的融合,清代后妃的头饰逐渐被人们所吸收,演变成许多深受女性喜爱的头饰,至今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