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冼星海歌曲创作的特点、成就及影响。
中文名:冼星海。
别名:空雨黄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澳门
出生日期:1905年6月13。
死亡日期:1945 65438+10月30日。
职业:作曲家、钢琴家
毕业学校:巴黎国立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民族解放、圣战、黄河大合唱。
籍贯:广东番禺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对民族危亡深感痛苦,深知人民之苦。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站在了民族斗争的前沿。他深信中国* * *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 * *产党。为了民族解放和“为抗战而怒吼”,他用竖笔写歌。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听他朗诵《黄河颂》,讲述黄河咆哮奔流的壮丽景象,思绪如潮。在一周半个月的时间内,我完成了八个乐章和所有的配乐乐谱。他书写了这个时代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国人民爱国救亡的号角;同时以其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得到了海外华人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广泛认可。在和平年代,它像一位战功累累的开国元勋,继续驰骋在海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艺术财富。《黄河大合唱》一出,迅速唱响神州大地,成为抗战救国的精神号角。促进了团结抗日的发展。首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和二十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由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是脸盆和许多放在搪瓷罐里的勺子...这支原班人马集合了40多名有潜力的年轻人,放声歌唱。从此,黄河大合唱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传遍了世界,此起彼伏,回荡不止,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后非常高兴。他站起来使劲鼓掌,反复说:“好!好吧!好!”周总理还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呐喊,为民众发声!”抒情独唱歌曲在冼星海的歌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是为舞台剧和电影创作的间奏。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特定人物的经历和内心感受,或倾吐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或抒发渴望战斗的情怀。如:《子夜歌唱》、《别提了》,充满激情和幻想,唱出了被封建势力迫害、失去土地后的痛苦感受和战斗呐喊;《热血》和《黄河之恋》都是慷慨悲歌,表达了为自由而战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做棉衣,江南三月,战时摇篮曲,都是美好善良,淳朴清新的人。
间调,表达抗日女性的爱国之情。为了表现广阔的现实生活,使歌曲更具民族性,冼星海还探索创造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歌曲风格。其中,有将抒情性和战斗性的不同表现特征有机结合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妇女节之歌》;一首讴歌《赞美新中国》;也有将民间说唱音乐与战斗性的群众歌曲相结合的叙事歌曲,如《梁红玉》、《打倒汪精卫》。他非常善于发掘歌词语言的节奏美,并在表达主题意象的前提下赋予其音乐性的发挥。他还非常善于运用各种演唱形式,如独唱、合唱、领唱、合唱和说唱等。,尤其是圆唱和二声部合唱的形式,在当时的抗战歌唱中具有创新意义和广泛影响。此外,他在访苏期间主要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艺术歌曲,在探索新体裁和民族风格方面也有所建树。冼星海对音乐创作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合唱曲。四首合唱曲在主题和内容的现实性、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和通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处理,使得每首作品都有不同的特点。创作于1939年3月的生产合唱,融合了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通过春耕、播种参战、秋收突击、丰收四个场景,展现了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抗日生活。音乐有民间风味,副歌粗犷朴实。其中,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周年而创作的《二月来了》和《九一八合唱团》,是一部具有交响乐和回旋曲形式结构的叙事性合唱作品。整首歌以一个具有舞蹈特色的音乐主题和一个悠长深沉的副主题贯穿并反复出现,其中穿插了许多个性各异的段落,表现了人民在庆祝胜利时对抗战历程的回顾,激励了他们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其中女声独唱和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运用了戏曲和说唱音乐中的板式变奏手法,具有戏剧效果。“九一八合唱团”和“生产合唱团”的乐队伴奏,在民族打击乐器的运用和中国音乐风格的节奏上很有特色。《锡盟合唱团》创作于1940年3月,是为山西省牺牲救国团的抗日敢死队创作的群众歌曲合唱团,包括合唱、独唱、轮唱、副歌等六个段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此作品创作于1939,以黄河为背景。它热情赞扬了中华民族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毅力、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它突出了中国人民勤劳、淳朴、热爱自由、心胸宽广的高尚品格,愤怒控诉了黄河两岸人民因敌人入侵而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奏响了中国人民的* *之歌。整部作品自始至终以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激励人们为真理和正义而战,对未来和胜利充满信心。《黄河大合唱》是反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斗争的优秀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独创性。黄河大合唱演出后,轰动了整个延安。1939、11年5月,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建校一周年晚会上,毛泽东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出,连连称赞。同年7月,周恩来还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并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而吼!为大众发声!”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的序言中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时期产生的最成功的新歌。磅礴多变的音节,让原本充满感情的句子,像暴风雨中的波涛,震撼人心。”《黄河大合唱》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民族解放斗争。
《黄河大合唱》的介绍与欣赏
《黄河大合唱》有五个版本。一本是《延安版》,冼星海在延安写的,简谱。因为当时延安的条件非常艰苦,无法组建真正的乐团。那时候小提琴只有几把,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长笛,吉他,口琴。大多数人看不懂五线谱,所以他们用简单的音乐。第二个版本是“苏联版”,是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和声音上做了一些调整。第三版是《上海乐团版》,由李焕之于1987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改编。第四个版本是“中央乐团版”,是根据冼星海1975延安版改编的严良堃等人的版本。这个版本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今天你能听到的就是这个版本。第五个版本是钢琴伴奏版。这个版本是曲伟来剪辑的,主要是为了表演方便。《黄河大合唱》作为“大合唱”。所谓“合唱”就是“康塔塔”,是欧洲巴洛克时期的重要声乐体裁。《清唱剧》虽然没有歌剧的完整故事,但戏剧还是存在的。《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的大合唱,也有这部剧。《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每一章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的。虽然每一个运动在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上各有侧重或不同,但整部作品都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抗日救国”,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歌》是混声合唱。这里用的是《黄河船夫歌》的音色素材。这个乐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与风浪搏斗的场景,音乐充满了战斗力。第二部分以开头的主题旋律为基础,拓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了船夫渡过激流,接近河岸的浮雕。这说明,尽管抗战艰难,中国人民还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回到了乐章开始时的速度,但由强到远逐渐减弱。这一运动通过黄河船工与陡波暗沙的斗争,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激烈的民族矛盾。第二乐章的《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奏曲,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河黄河的赞美。这个乐章由三段组成。乐队一开始演奏的是一段音域宽广、气息深沉的引子,是这一乐章的主题,展现了黄河雄壮的精神。接下来,男中音唱出了发自内心的热情赞美。在这里,黄河历史悠久,蜿蜒曲折,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辽阔疆域。第二段以“啊,黄河”开始,进入热情洋溢的音乐段落,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然后又来了一首《啊,黄河》。这是一段充满激情的对话,音乐更加热烈。好像在说,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不怕暴力,不怕牺牲,决心与外敌斗争到底。这时,音乐达到了高潮。随后的第三首《啊,黄河》让音乐进入了第三段。这时候音乐变成了4/4拍,气息很宽,像黄河一样流下来。这一章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形象地把它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所以,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外,是有音乐的诗歌朗诵。最初是三转伴奏,后来是琵琶伴奏。在这场运动中,冼星海吸收了志愿军《满江红》的进行曲的调性材料,讲述了国难,也歌颂了民族英雄。是诗人对黄河和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黄河或中华民族将面临灭顶之灾。但遗憾的是,今天的音乐会上我们很难听到这个乐章,因为为了演奏效果,它经常被省略!第四乐章是《黄水谣》,是女声两部合唱。这是一首三声部民歌,曲调非常优美动人,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段展示了黄河两岸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音乐很流畅,很平和。在中间,气氛变得更糟了。“自从日本人来了,人民就受苦了……”。这段话说明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践踏祖国大好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但在情感上变得压抑和悲伤。这个乐章是整首歌的转折点,整部作品的悲剧和戏剧的矛盾由此开始。第五乐章是河畔对唱,是男声对唱和混声合唱。采用乐段重复的民乐结构,音乐吸收了山西民歌的音调,采用锣鼓伴奏的方法。整个运动就是两个流亡者的对话。在这里,作者通过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广大难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带领合唱队喊“回家”。第六乐章《黄河怨》是女声独唱。以悲壮缠绵的笔调唱出沦陷区受压迫受侮辱妇女的痛苦与悲哀。这段话是一个绝望女人的内心独白。女人的丈夫流离失所,不仅要走,儿子也被日本鬼子打死了,他也被日本鬼子给毁了。最后,他不得不跳进黄河母亲的怀里,自杀了。作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想通过一个女人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这是《黄河大合唱》中最富戏剧性的一段。作为独唱歌曲,技巧性很强,是检验女高音的试金石。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首轮唱和合唱曲,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大炮”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激动人心、马奔腾的艺术效果。先是两轮唱腔,然后是三轮唱腔,《龙歌龙》的穿插增强了音乐的氛围,让人感觉抗日力量在不断壮大,势不可挡。第八乐章《吼黄河》是一首混声合唱曲。是对整部作品主题的概括和升华,也像是一个回顾。它以诗意和浪漫的风格,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黄河在咆哮》《长江在咆哮》《珠江在咆哮》描述了全国抗战的战况。最后发出了“战斗警告信号”,重复了很多次。整首歌曲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无疑是对法西斯和侵略者的宣战!整部作品虽然没有歌剧那样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却有着严谨的戏剧构思,给人以强烈的矛盾感。这种矛盾和冲突,就在于开头的人与自然的冲突,船夫与险滩险浪的斗争,以及后半段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冲突。但两者相互呼应,即通过人与自然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从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解决民族矛盾铺平了道路。整个作品就是要表现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现、激化和化解,恰恰是它的戏剧性。作品:《黄河大合唱》(合唱)、《去敌后》、《二月来了》、《午夜歌唱》、《太行山上的歌唱》(歌曲)、《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室内乐)等。论文:冼星海发表了20多篇音乐论文,编写了一些音乐教材。去延安前发表过《抗战时期救亡音乐的任务》(1937)、《救亡歌唱运动与新音乐的未来》(1938)、《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聂耳》等短文,集中总结了抗日救亡歌唱运动的经验,探讨了以聂耳为代表的新兴音乐的方向和发展前景。到延安后,先后发表《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1939)、《中国民歌与新音乐》(1940)、《中国现阶段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1940)等论文,并在1940+发表。他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出发,对中国新音乐如何发展、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新音乐的大众化和民族形式、中国民歌的特点和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他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指导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他认为,无论是民族形式还是音乐的普及,都要以中国工农音乐的发展为基础。他通过实际的调查、收集和研究,初步得出中国民歌具有现实性、直观性和地方性的结论,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吸收民间音乐的因素,可以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大众的语言,创作出更丰富的最具民族特色和最具国际特色的音乐作品。他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简要评述了“五四”前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和阶段,以及代表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历史作用,论述了新音乐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特征,指出中国新音乐必须向“内容新民主主义,形式民族化”的方向发展。他的理论著作在中国革命音乐理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