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选择和配置原则是什么?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原则:\x0d\ 1。满足园林树木的生态要求\x0d\各种园林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环境因子有不同的要求。在布置园林树木时,只有满足这些生态要求,树木才能正常生长,才能健壮,才能长期保持稳定,才能充分显示其设计意图。\x0d\要满足园林树木的这些生态要求,首先要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园林绿地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园林树木,使园林树木所要求的生态习性与种植地的环境条件一致或基本一致,做到因地制宜。只有适地适树,才能创造出相对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二是做好合理的种植结构,包括水平方向的合理种植密度(即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和垂直方向的适宜混交类型(即垂直层次)。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确定;但也要注意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结合。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绿化效果或者中间适当间伐,就要适当增加密度。在垂直方向上,要考虑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注意不同类型植物物种的搭配,如喜光耐阴、速生慢生、深根浅根、乔木灌木等,在植物物种生态条件下营造稳定的多层绿化效果。\x0d\ II。符合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在配置园林树木时,还要考虑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比如为了体现烈士陵园的纪念性,就要营造一种庄重的氛围。在选择园林树木种类时,要选择树冠整齐、寓意永恒的松柏;在配置方式上,也应采用常规配置中的对生种植和决定种植。我们知道,园林绿地有很多功能,但就一个绿地而言,有其特定的主要功能。比如在街道绿化中,行道树的主要作用是遮阳降尘、组织交通、美化城市。为了满足这种特定的功能要求,在选择树种时,要选择树冠美观、枝叶茂密的树种;排列方式也应采用规则排列的行植。再比如,城市综合公园从其多重功能出发,应选择花果美丽的孤树、花冠,以及集体活动的大草坪、稀疏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满足安静休息的需求。总之,园林中的树木花草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地的实用功能和防护功能的要求。\x0d\ (1)在选择树种时,要注意满足其主要功能。树木具有改善、保护、美化环境和经济生产等多种功能,但在园林树木的配置中应突出树木应发挥的主要功能。如行道树,当然也要考虑树形美观,但主要功能要求是树冠高大整齐,叶片密集,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抗逆性强,耐土壤板结,耐污染,病虫害少,耐修剪,分枝力强,不生根不分蘖,寿命长。首先,具备这些特征的树种是行道树配置的首选。\x0d\ (2)园林树木配置时,要注意掌握与其主要功能直接相关的生物学特性,认真了解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范围。以尹霆树为例,不同树种的遮荫效果与其遮荫质量和遮荫宽度成正比,遮荫质量与树冠密度、叶片大小、质地、叶片不透明度成正比。其中,树冠密度和叶片大小起主要作用。银杏、悬铃木等树种遮荫质量好,垂柳、国槐遮荫质量差,前两者的遮荫效果是后两者的两倍左右。所以在选择遮荫树时一般不选择垂柳和国槐。(3)树木的保健功能不仅因树种而异,还与树种的搭配和林带的结构有关。例如,半渗透结构是防风带的最佳选择,而紧凑结构对滞尘最有效。\x0d\当然,要想做好园林树木的配置,首先要掌握各种园林树木,首先是当地常见和常用的园林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从而进一步使树木适应立地,恰当地搭配和处理树种之间的关系以及树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x0d\ III。考虑到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园林是一种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既要满足园林绿地实用功能的要求,达到“绿”的效果,又要根据艺术规律的要求,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选择植物种类,确定配置方式。\x0d\ (1)一般来说,园林树木美的主要方式是充分发挥其自然特征,即充分体现自然美,植物配置要符合自然。人造塑料树在花园里应该只起装饰作用。社会上的园林绿地通常面积较大,需要大量的游客。所以除了关键的分部和主场景附近,在管理上是不可能精细化和花费太多劳动的。因此,要求正确选择树种,合理配置,使其在生物特性和艺术效果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特长和典型美。\x0d\ (2)布置园林树木时,要在着眼于大局的基础上,布置细节。通常,园林树木配置中常见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局部和细节,而忽略了主要的配置;过分追求几棵树之间的搭配关系,而较少关注整体的群体效应;过多考虑树木之间的形状协调,而忽略了适地适树和种间关系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混乱而复杂的。因此,在配置园林树木时,应以整体之美为主,以大局为重,从园林绿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要求出发,进行适当的树种规划,最后根据细节安排树种的搭配关系。\x0d\ (3)为满足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x0d\ 1、确定全园的重点植物和各区的主要植物及混交植物,以获得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多样与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为了形成多彩统一的效果,园林布局多采用分区设计。在植物配置中选择树种时,首先要确定整个园林中有一到两个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使其广泛分布在整个园林绿地中;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分区选择各分区的主旋律树种,形成不同分区的不同景观主体。例如,杭州华钢关羽公园根据风景分为五个景点。在选择树种时,牡丹园景区是主要树种,杜鹃花是配套树种。鱼塘景区以海棠、樱花为主;合欢和雪松是大草坪景区的主要树种。紫薇和红枫是华钢风景区的主要树种。而广玉兰在整个公园分布很广。这样,整个园区因各景区主基调树种不同而丰富多彩,因主基调树种一致而协调统一。\x0d\ 2。注意选择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形成随季节变化的时序景观。植物是园林绿地中至关重要的元素。随着植物物候的变化,它们的形态、色彩、场景都不一样,造成了园林景物的季节变化。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充分利用植物物候的变化,通过合理布局,形成具有四季特征的园林艺术景观。在规划设计中,可将园林树木分段或分段布置,突出某一季节的植物景观,形成不同的季节特征,如春花、夏荫、秋色、冬姿等。在各大景区或重点地区,要有四季可赏;在一个季节以景观为主的区域,也要考虑其他季节的植物,避免一季过后景色单调或无景可赏。比如扬州个园,利用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和假山,形成随季节变化的时序景观。在扬州个园,春梅竹伴笋象征春色;夏播国槐、广玉兰,配太湖石,形成夏日景象;秋天,种上枫树、梧桐,黄石构成秋景;冬季种植蜡梅、南天竹,用雪石和冰纹构成冬季景象。这样不仅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而且将四季景观安排在游览路线的四个角落,从而形成了统治者——直院四季分明的景观序列。\x0d\ 3。注意选择在形、香、色、声等方面具有特殊观赏效果的树木和植物,以满足不同感官游客的审美要求。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往往需要五官获得不同的感受,能够同时满足五官愉悦要求的植物种类少之又少。因此,应注意在姿态、造型、色、香、声等方面合理配置各具特色的植物种类,以满足不同感官欣赏的需要。如雪松、柏树、槐树、垂柳等。,主要看它的形状;樱花、紫荆花、紫叶李、红枫等。主要是佩服他们的色彩;丁香、蜡梅、桂花、金银花等。主要是芳香;“万和宋风”、“雨打芭蕉”和山杨主要听他们的声音;而“薄影”和“暗香”的梅花却有很多观赏作用,如观形、赏色、闻香等。这些植物种类在一个园林中的巧妙安排,可以同时满足人的五种感官的愉悦要求。\x0d\ 4。注意选择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种类,会使人产生联想,形成深远的景观效果。自古以来,诗人、画家常把松、竹、梅称为“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这些都是利用园林植物的姿态、气质、特点的不同感受,即把植物拟人化,从而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比如扬州个园,就是以竹叶的形状命名的。在花园里种满竹子,以显示主人优雅、谦虚和诚实的性格。我国一些传统植物品种也寓意吉祥如意。例如,在花园中种植玉兰、海棠、牡丹和桂花,以显示主人的财力,这意味着“幸福永远在春天里丰富”;古柏布置在夏山鹤亭旁,寓意“松鹤延寿”。在园林植物树木的布置上,也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诗意来营造景观,从而形成一种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景观效果。例如,苏州北寺塔公园的梅园设计就取自宋代诗人林和靖·咏梅的诗“影横水浅,香浮黄昏”的意境。园中挖池造山,池旁种梅树,用白塔寺倒影再现古诗意境,使人进入诗境。\x0d\ (4)在确定园林树木配置时,要注意:\x0d\ 1。园林树木的配置应符合园林绿地的总体布局,并与环境相协调。园林绿地的总体布局通常可分为规则型、自然型和混合型。一般来说,在常规的园林绿地中,应采用中心种植、对生种植、行植、环植、绿篱种植、花坛、花坛等常规配置方式。在自然园林绿地中,应采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花卉、自然绿篱、草地等自然配置方式;在混合式园林绿地中,可根据园林绿地的地方规则和自然程度,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配置。园林树木的配置也要与环境相协调;通常在大门两侧、主干道两侧、整个广场周围、大型建筑附近等。,经常使用常规配置;在自然景观园林草坪、水池边缘、山丘上部、自然景观林缘等环境中,应采用自然配置。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确定配置模式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强调统筹协调,注意从这种配置模式向那种配置模式的过渡。\x0d\ 2。通过运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形成有节奏的空间,使园林空间在平面上得到汇集和释放,在立面上有良好的疏密和高低不一、断断续续的起伏。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是由人的视点、视线、视野引起的空间景观的变化。植物的排列就像诗歌的节奏,音乐的节奏,所以一定是曲折的,应该叫前有后。植物配置体现在空间的变化上。一般要注意平面上树木、丛林的配置密度和蜿蜒的林缘线,立面上林冠线的高度变化。在园林树木的布置上,要注意开拓景观的透视线,特别要处理好远近观赏的质量和高低层次的变化,形成“远近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杭州华钢关羽公园的雪松草坪,草坪自然重心处丛生着5棵洋槐,其次是非洲开花植物,背景是林缘乔木和灌木。空间层次也很明显,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