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花看起来像什么?

中文名:魏紫花来源:本品为过路黄科植物紫薇的干花。来源:实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第四卷介绍题目。本品来源于珍珠菜科植物紫薇的干花。原植物紫薇为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3 ~ 7米;树皮容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具翅。叶互生或对生,近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圆形,长3 ~ 7厘米,宽2.5 ~ 4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沿主脉光滑无毛或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4 ~ 20厘米;花径2.5 ~ 3厘米;花萼6裂,裂片卵形,外面光滑;花瓣6,红色或粉红色,边缘有不规则凹口,基部有长爪;雄蕊36 ~ 42枚,外6枚花丝较长;子房6室。蒴果椭圆形,球形,长9 ~ 13mm,宽8 ~ 11mm,有6个瓣。种子有翅膀。花期5-8月,果期7-9月。生于山脚,丘陵地或园地栽培。原产于亚洲热带。中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种植栽培。夏秋两季采花加工,盛开时采摘,翻花2 ~ 3天。如遇雨天,用小火烘烤至干。药材的花多皱缩卷曲,长2 ~ 3厘米,直径2 ~ 3厘米;萼筒半球形,长8 ~ 10 mm,绿色,光滑无毛,顶端6裂,卵圆形裂片;花瓣6,灰黄色,扁平,近圆形,皱缩,边缘不规则凹缺,基部有长爪,下部合生;雄蕊多,外6花丝较长,花药较大。子房上位,6室,纤细的花柱,头状柱头。最好是干燥、完整、灰黄色、无杂质的。性味和功能都是酸冷的。用于产后出血、血性膈脓肿、崩漏、带下、疥疮、癣疮。通常用量为3 ~ 9g用清水洗净,外用。注根用于痈,肿,疮,牙痛和痢疾。叶用于痢疾,湿疹和创伤出血。在四川和贵州的一些地区,本种的树皮被用作中药。功能:用于产后出血,血性膈脓肿,腹陷,带下,疥疮,癣疮。通常用量为3 ~ 9g用清水洗净,外用。在百度上输入“魏紫花卉图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