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能力测试20题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科学认识和艺术认识。对科学(包括哲学)的理解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即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对艺术的理解主要运用形象思维。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艺术是对真理或形象思维的直接观察。”

形象思维有其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规律。其总的规律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即从对事物的现象、片面性、外部联系的感觉、印象阶段,到对事物的本质、整体、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阶段。也正因为如此,编导只有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丰富的社会生活,才能进入具体的创作过程。如果他只凭“生动的直觉”和对事物的感受、印象进行创作,结果可能只是表面的罗列现象,而无法揭示生活的本质,无法在形象中体现真实。只有对丰富的生活素材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对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事件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从而进行集中的总结,塑造出生动的舞蹈形象。

形象思维有其特殊的规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编导在对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考和集中概括的过程中,并不是逐渐抛弃和脱离具体的形象走向抽象的理论,而是始终远离感性的素材,只是抛弃纯粹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东西。在舞蹈创作中,思想感情不是抽象的表达,而是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陆机指出,文艺家在创作思想时,往往是“情绪化”的。但是,事物都是清新明朗的,它们相互推进。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把这种思维活动概括为“徘徊于神与物之间”。意义在于艺术家和编舞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意象的活动不仅没有停止或衰退,相反,随着生活的积累和认识的发展,越来越具体、生动、丰富和个性化。

大部分从事舞蹈创作的编导都有这样的机会:在深入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现象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感动,所以可能会抓住特别让他感动的事物和一些形象,在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是以后作品的“种子”。如果编导把它带到一个广阔的世界,通过不断吸收养分来丰富它,那么这个形象的“种子”就会生长发育,在适当的时候或在某些外界因素的诱导下,以完整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一个艺术形象。

从深入生活到意境的完成,编导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脑海中的“形象”,但最初的形象是一个孤立而单薄的表象。随着编导生活的丰富,感情的加深,情感的炽烈,交往的拓宽,形象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丰富、个性化。

新疆军区文工团表演的塔吉克舞《山民》是一部富有生活气息、意境独特、造型精美的作品,塑造了一批普通庄稼人的形象。《山人》导演追溯到他对耕耘者生活的原型印象的熟悉,基于他对大地、果实、劳动、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眷恋,如磨刀、磨粮、收割等。,并被深刻地打动和把握,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舞蹈形象,使之具有了艺术形象的特征。生活原型动作不等于舞蹈形象,舞蹈形象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当然,从生活原型到舞蹈形象的过程并不是临摹,而是发现和索取典型因素,演变成有血有肉的舞蹈形象。比如在《山人》中,导演利用腰臀扭动的节奏,夸张地带动双手碾谷,抛起一系列动作来品尝,既生动地表达了内容,又准确地表达了感情。

第二,在形象思维中,想象联想和幻想具有突出的意义。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形象思维的基本素材。但任何一个编舞都不可能只写自己亲身经历或感受的东西,这就需要联想和幻想。因为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可以补充不足的、事实上没有被发现的环节。”比如编舞,没上过天,没下过地,没经历过历史上的各种事件,没做过花鸟鱼虫的体验和理解。但在舞蹈作品中,他们完全可以用想象来补充个人的经历和感受,用想象的翅膀飞越天涯海角、山顶,到达他们从未经历过的世界。自然,想象也必须基于艺术家的生活经验,但这里所说的生活经验是作者长期积累的总和。

在形象思维中,想象是重要的,不仅因为它可以补充实际经验和感受的不足,而且可以使舞蹈创造的艺术形象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动人。唐代著名的服饰舞蹈是一种充满奇妙幻想、刻意营造意境的舞蹈...乐曲的开头,排箫、箫、筝、笛交错悠扬,乐舞一开始就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含蓄朦胧的意境,让人无法从音乐的流动中展开想象,再由慢节奏的中序引出跳舞的人:时而快速盘旋。安静的时候,低眉低手;匆忙中,裙摆缭绕,蒙蒙一片,看似遥远,又似虚又似实,让人如置身“仙境”般“忘我”。大型舞剧《丝路雨》也是一部充满艺术想象力的舞蹈佳作。虽然有史书记载,但作为舞剧结构的主线,英娘、伊努斯、神笔张等人在古丝绸之路上患难与共、背井离乡的感人故事,是史料激发的丰富艺术联想的结果。不足为奇的是,富有想象力的生动情节,加上优雅多变的舞蹈形象、精彩绝伦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造就了一幅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和壮观的舞蹈史诗,被评为“20世纪中华民族舞蹈经典作品”。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曾指出,构思时要“思千年”,“看透万里”,就是让自己的思维突破时空的限制,飞越千年,超越万里,去寻求一种奇特新奇的艺术形象。

第三,形象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自始至终伴随着舞蹈编导强烈的情感活动,并将这种情感融于舞蹈作品之中。编导只有对客观事物有所感悟,是兴奋,是喜爱,是厌恶,才能手脚并用地舞蹈。舞蹈是用人类的动作和姿态编织而成的诗歌,所以也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舞者,没有舞蹈,情感构成了舞蹈艺术的生命,我们说舞蹈创作离不开艺术想象,但如果没有强烈的情感作为驱动力,想象的翅膀就无法展开。编舞只有在有表达某种生活现象的情感冲动时,才能带着激情、想象和喜悦去跳舞。著名编舞家张继刚的独舞《母亲》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舞台上,拉萨河蜿蜒流淌,一位藏族老奶奶走来,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刻着沧桑。她佝偻的身躯无声地诉说着老人沉重的生活,黝黑的皮肤透露着生活的艰辛,但她又是那样的善良、开朗、豁达、深沉,让人永生难忘。这位老人也是一个民族的“母亲”。她像雅鲁藏布江一样用乳汁哺育她的人民。她温柔刚毅,仿佛是一部苦难史,浓缩记录了一个民族的苦难。母亲的内心充满了对家乡、对故土、对民族、对亲人、对祖国的深深的、执着的、英雄般的感情,让人肃然起敬,而这种强烈而深刻的感情,就是导演母亲在心中的强烈情感和深情赞美。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它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真挚的感情,正是对祖国深深的爱,让导演的艺术想象力一飞冲天。舞蹈《母亲》对观众的视觉和心灵产生了非常强烈的震撼,让他们泪流满面。因此,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总是在情感冲动丰富炽烈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编导对自己所代表的人物和事件漠不关心,无论内容多么正确,形式多么精致,都不可能打动观众,更谈不上让作品在多年后依然感人。

舞蹈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但也不排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相辅相成的,甚至抽象思维也能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深化。比如编舞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素材,积累了丰富的感受,脑海中充斥着从生活中获得的各种形象。当他进入意境时,必然会对这些材料、感情、意象进行筛选和典型化。编导在进行这些活动时,除了形象思维、主题的深化、人物和情节的安排等,都离不开抽象思维。在创作时,如果正确处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系,作品的主题就会更加深刻有意义,结构就会更加鲜明,形象就会更加生动感人,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会更加强烈生动。

责任编辑:贾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