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宵节又叫上元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与道教有关。它最初是为了庆祝天官的生日而设立的。除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还有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十五的夏媛节,也与道教有很深的关系。眼尖的朋友发现了,“上中下”后面都是“元”字,这三个节日一定有某种联系。事实上,这是真的。这三个节日都是为了庆祝道教神仙的诞生而设立的。为什么都带“元”字?这和道家的“三元论”有关。让我们把资料结合在一起,搞清楚这个节日为什么叫“上元节”。

一、三元论——“元”的概念

如果你想知道元宵节为什么又叫上元节,首先,我们先搞清楚“元”是什么意思。这绝对不是人民币的单位,也不是某个朝代的名称。“三元”不是大家熟悉的冠军,第二名,花探。道教的“三要素”指的是天、地、水。

《七星云》卷五十六:“夫分乱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人伦,维系万物。”又称天、地、水三神。

明?归有光《汝州新建三关寺记》:“按三关者,从道也。据说天、地、水宅是三大要素,能保佑人,能赦罪,能解难,都是皇帝所尊。”

资料显示,道教将掌管天、地、水的神仙分为天官、地官、水官,在上元又分别称为天官、中原称为地官、夏媛称为水官。传言天公赐福百姓,地方官赦罪恶,水官赈厄。

二、上元节——天官生日

上元天官生于正月十五,中原地官生于七月十五,夏媛水官生于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属于上元天官的节日。说白了,上元节就是上元天官生日的节日。(不仅是道教、佛教等宗教,还有以重要人物的生或死为题材的节日,比如观音的生日、圣诞节、复活节。)

三。上元节和元宵节的异同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元夕、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夜”叫做“夜”,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元宵节”。日期是每年农历的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

如果我们搜索上元节,就会弹出这样的搜索结果。现在上元节和元宵节是同一个节日,但古代不是这样。只是因为他们在同一天,才在历史上逐渐融合。相传,元宵节是汉文帝为庆祝周波在正月十五平定诸路叛乱而设立的。这一天的每一个晚上,皇帝一定会出去玩,和百姓一起玩乐。这和道教上元节没有关系。元宵节烧灯笼的习俗是吸收了上元节。

还有一些节日也难逃被合并的命运,比如寒食节和清明节,都是比较近的。有些地方已经过了寒食节,但在我的家乡,我只去过清明节,清明节的很多习俗都包括寒食节。

个人感受:道教三大节日中,上元节和中元节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节日。不知道为什么,我在手机的万年历里看到过,周围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庆祝。可能是因为上元节和其他节日合并,而且是在正月,所以是喜欢的节日。中元节又称鬼节,与祭祀祖先有关,不可忽视。而接下来的元节没有那么多理由,所以比较低调。

综上所述,上元节之所以叫上元节,是因为它最初是道教为了祭祀上元天官的生日而设立的,后来与元宵节合并,上元节成为元宵节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