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颤抖着抬起头。
20世纪30年代,华西大学博物馆的林明君先生在四川张写了一个碑(见《易经》33期7月刊,1937),记载了这个碑的七杀:“年少时,到成都县衙,见有碑,以土抱之,外围有围栏,说是‘七杀碑’。人言迷信,偶而开明,不利于县官,所以许多人不敢观看。”
后民教馆被日军飞机轰炸后,原有的展览建筑被彻底摧毁(现在这座建筑是5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的),但“七杀碑”幸存了下来。该馆馆长周树人(广安人)将其与宋代干道碑一起移至馆内原动物园(现盆景园)的空房子中,搁置至1949、65438+2月成都解放。1950年春,将馆内所有物件连同此碑一一编目,交给接收它的军代表张追。当时博物馆把这些古物交给了川西博物馆(现四川省博物馆)。目前,明代铜质铸造的江都太子及其两位妃嫔的铜像和一口大钟,仍存在人民南路省博物馆北面宿舍的空坝上。然而,张的“七杀碑”从此杳无音信,再也没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有人写张的“七杀碑”还在四川省博物馆,但实际上四川省博物馆只有一块无字碑,不仅无字,而且无字。据史料记载:“民国三年,昂岗任巡抚,成都县令唐与我弟为故交。有一天,哥哥去成都县部看‘七杀碑’,唐君云说,‘因为学生都摆脱了迷信,所以被砸烂,被抛弃了。’"
神谕碑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枋湖公园,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攻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所立。此碑并非解放前在成都少城公园公开展出的张的“七杀碑”。这块甲骨文碑目前仅存于广汉,是研究张起义的珍贵资料,已收入《中国史地大辞典》。1991 4月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德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高2.1m,宽1m,厚0.20m。碑首有龙纹,题“神谕”。正面有楷书竖铭:“天人有万物,人天无物,鬼神明,思测己。”字径0.10米,字距3厘米。落款是“大顺二年二月十三日(1645)”。碑背面原为张丞相颜所书六字批注,后被南明平口将军于明隆武二年(1646)刻成万人坑碑。碑文写道:“崇祯十七年(1644),叛贼张入蜀,杀汉州百姓数十万。奉命收复平口,兵士满身黄泥。所以标题是“万人坑”,是用立着的石头砌成的。杭平口,总印,左嘟嘟,杨展。隆武二年,仲冬,吉祥。”解放前,四川广汉基督教福音堂有个叫董的牧师。他是加拿大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军,后来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广汉期间,他喜欢国学,参观历史古迹。他在Xi安看到了大秦景教中国普及碑。他想在当时的广汉老郊区找一个类似景教碑的古碑,于是经常去郊区散步。“有一天,我偶然在郭所附的一间茅屋的墙里发现了一块碑,很奇特,很古老。之后,我和当地《新汉周刊》的总编辑邓约好,一起去瞻仰了被称为张的纪念碑。砖石正打算毁掉修路,急告县府(县长罗燕燕)设法运到公园保存。解放前,这座纪念碑陈列在广汉公园(现枋湖公园)邢星门右侧,日晒雨淋。解放后,移至灵兴门左侧专门修建的绿荫浓荫的亭子,一直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