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历史文明边缘的散文
那些斑驳的岁月,穿越时空的隧道,游走了,却还是那么清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千百年来,一望无际的芦河在祖国的版图上划上了长约1.2万米的记号,然后汇入甘坡儿女的母亲河——赣江,不仅美丽了庐陵人民,也滋养了沿线人民。
城市因水而兴,绿色为城市增色。
静静的芦水河,为两岸人民带来灵性,为两岸山脊增添几分韵味,为千年芦岭亮出鲜活的名片。
古公堂
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历史。
自古有“八景”美誉的吉安县横江镇公堂村也不例外。这是一个隐藏在古老张琳中的小村庄,不到100户人家,却有30多棵古树。自建村以来,文人墨客甚多。这里有10多处历史遗迹和50多处明清古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群体完整,现为新农村示范点。
新旧村落相得益彰,是公堂子孙的沃土。
靠近古村,那是一个初夏的下午,没有刻意的追求,只是一群摄影爱好者的随意造访。
古村的宁静被我们混杂的脚步声唤醒。
也许真的是因为年纪大了。村里房子的瓦片都被岁月风化了,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当我踏上青砖铺就的巷道,穿梭在弯弯曲曲的小巷中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当我用胆怯的眼神看着这个千年古村的时候,我依然从古村的沧桑背后读懂了封面。
是一个看似离自己很远的村庄,远了也不奇怪。住在农家乐里的村民,似乎和自己的身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不明白她和自己有什么样的牵绊,是爱情还是亲情?
似曾相识,容不得自己思考。
有了那莫名的牵绊,脚下的脚步也变得轻盈了。这里的巷道只有200米长,只有10米短,却住着三三两两的300多人。
我们随意走进一所房子。这是一个优雅的田字房子,但又不失江南风味。虽然是夏天,这座古雅的房子却像秋天一样凉爽。一对老人躺在竹躺椅上,他们的旧蒲扇缓缓摇摆,就像神龛上的钟。从这不经意的摇摆中,简单的岁月渐渐成为历史。
大厅一角,年轻的母亲正躺在布艺沙发上,左手摇着躺在摇篮里的孩子。孩子安静的睡姿让人不忍大口呼吸,生怕打扰了这令人愉悦的画面和宁静的空间。
在一条无人的小巷里,我们遇到了两个来自兴国的小女孩,丸子和小谢。
我担心我们这些没有美颜滋润镜头的人。你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一番交谈之后,这位和我们一样属于老区、红色根据地的兴国姑娘,用她优美的身姿和精彩的表演,美丽斑驳的小巷,千百年来年轻的村落,丰富了我们的镜头...
当夕阳的余晖斜照在马头角时,农活回家的人们摇摇摆摆地走在村外的街道上。年轻的妈妈们已经在灶前点起了烟,菜肴的美味从千年石窗里扑鼻而来。熟睡的孩子们早已洗漱完毕,古村也在这余晖中穿上了化妆的睡衣,为古色古香的公共池塘翻过了历史的一页。
最后的摆渡人
肖庆元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绿水河畔的普通农民。我喝着绿水河长大,另一艘船在绿水河上,摆渡着不一样的人生。现在70多岁了,膝下有5个儿子,儿孙满堂。他还是会来到4年前下岗的渡口,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虽然这里的渡口早已成为当地居民洗漱的地方,但他曾经工作过的渡口也早已和自己一样离任,那份独一无二的工作也换成了一座水泥桥伫立一旁。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发展了,我心里很高兴。但我还是想看看这个渡口。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记忆。因为现在,正好是南方的汛期。
我在这里几十年了,已经习惯了...
4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66岁的船夫肖清源随便扒了几口老伴刘玉红准备的鸡蛋面,依然提着陪伴他在水上20多年的灯笼,穿过石板铺成的老街,来到渡口。借着灯笼微弱的光,他熟练地走上了船舷。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宽约100米的江面上以船夫的身份参赛,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江面上重复着那些。木板是由几块厚木板拼接而成的。沿着开裂的木板,可以看到生锈的钉子和湍急的绿水河。这条船是镇上花了一万多元建成的。这种渡船每六七年就要更换一次。每户来渡河的村民只提供几十斤粮食和小清源,算是劳务报酬。
虽然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但是潞河里却有一股寒意。肖清源感受着妻子肚子下鸡蛋面汤的热气,他挡不住冰冷的河风。他不自觉地颤抖。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最后一批顾客的到来。明天,这个地方将被完全封锁,村民可以通过新建的桥梁进行生产和生活,渡轮也将因此成为过去。绿水河边建的候亭,也是萧清源夫妇居住的地方。亭子的石棉瓦已经碎了,几捆干杉木皮堆在亭子的一边,用石棉瓦挡住呼啸的河风。亭子里的装饰几乎破旧不堪。一台旧电视机的对面是一对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的沙发。平时等船的客人可以入住,也是老两口和他们家的财产。
“萧少爷,过河吧!”在镇上开小卖部的东沟店打烊后,我和肖清源打招呼。肖清源赶紧掐灭手里的烟,放在耳朵后面,回答道:“走!”大约一刻钟,肖清源的船回到了渡口。他利索地跳下船舷,把锚绳挂在岸边的水泥堆上,点了半支夹在耳后的烟说,一般东沟都是最后一个过河的。今天等着吧,说不定以后会有人回去...
郭子寺上梁
良辰吉日是寺梁被安置在绿水河畔的梅塘乡的日子。
郭子寺位于吉安县城西约15km的龙须山南麓。据清代《庐陵县志》和《周必达游记》记载:“唐朝时,有日本僧人来此隐居。当地百姓将其应用于龙须山田宅,故名龙须山。”建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6),由六祖弟子邓发禅师所建。当时是皇家寺庙。代宗皇帝称其为“长兴寺”,塔建在德宗的院子里(780 ~ 785)。文宗太和二年(828),改为长兴寺,玄宗大中二年(848),改名郭子寺。此后,它被宋真宗皇帝命名为“郭子寺”,一直沿用至今。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毁于雷火,众僧迁居清源山净居寺,在此住了七年(1247)。清源山净居寺派了一个和尚来重修,明嘉靖殿(1522 ~ 158)。清顺治十三年(1656),佛教高僧梅(清初高僧,隐居寺中)重修,康熙二年(1663),加建佛塔和法堂。1927毁于大火,次年重建。民国时很时髦,有20多个和尚长期住在那里。以上记载清楚地记录了郭子寺的建立和演变。从遗址来看,郭子寺的建筑规模是清源山清居寺的2 ~ 3倍。千百年来,郭子寺一直用梵语广播着香火。全盛时期,十贤人云集,僧人千余人,占地数千亩。一直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禅宗创始人道场。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知道今天是庙的梁节,是记录民俗的绝好机会。车子离目的地还有一公里多,被前来祈福的香客和车队堵住了。在这盛大的一天,郭子神庙也被装扮一新。在阳光的照耀下,所有的部分都像新油漆一样,红色庄严,绿色充满活力。
“尊梁”习俗在江西城乡广为流传,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所谓“上梁”,就是指“远光”。新盖的房子基本结构完成后,木工会把主人精心挑选的一根圆木抬到正厅屋顶,放在上面,然后在横梁中间贴上用红纸写的“上梁吉祥”、“魏紫銮家”等字样的横梁,再压在红色的“上”。
住持宣布“上梁”仪式开始后,笙乐、鞭炮齐鸣,几名信众木匠分别来到专门搭建的木梯前,接过香客、僧人递来的“梁”,稳稳地举起,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凹槽中,将“彩红”放在中间以示吉祥,从梁上撒下准备好的花生、瓜子、糖果,即成。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筋、水泥、红砖、琉璃瓦等现代建材的建筑逐渐取代了古代的木屋。但是,无论历史如何演变,无论你是农民建房还是集体建房,只要有“梁”,它的习俗就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