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特征
苗族服饰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织、绣、挑、染工艺。他们往往采用一种主要技法与其他技法相结合,或以绣摘,或以绣染,或以织绣结合,使这些花卉色彩斑斓,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动形象为基础,在表达思想、识别种族、分支、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影像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以单线为图案轮廓的线描或近似线描造型技法。
从制作技法来看,服装发展史上有编织型、缝制型、拼接型、裁剪型五种形式,历史层次分明,堪称服装制作史的展览馆。
从色彩上看,他们善于选择各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努力追求色彩的丰富厚重感,一般为红、黑、白、黄、蓝。
从构图上看,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服装整体感的要求。
形式上可以分为正装和便装。盛装是一种用于节日礼仪和婚礼的服装,它复杂而华丽,体现了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休闲服,款式比正装款式更安静简洁,用料少,用工少,适合日常穿着。苗族服饰分为童装、男装、女装。苗族男装色彩、装饰单调,多为短袖衣裤,或长袖衬衫;一般女装都是上衣和裙子(裙子长短不一),配饰丰富,工艺精湛。所以男装不如女装鲜艳、丰富。中国苗族服饰大致可分为湘西、黔东、川滇黔、黔南、海南五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可分为二十多种风格。其中,黔东南州是中国乃至世界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按颜色可分为“红苗”、“花苗”、“韩苗”和“白苗”。从观赏的角度来看,“花苗”的服饰最能体现其特色和制作工艺,花苗的任何服饰都习惯于镶嵌五颜六色的刺绣花边。苗族服饰根据场合需要可分为便服和正装。休闲装通常是穿的衣服,更方便日常活动,颜色、图案、装饰自然没有婚礼、节日等盛大活动时穿的鲜艳华丽。
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1.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以看到苗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也在这里产生了苗族的审美意识。文山有句话:“苗族住在山里,壮族住在水头,汉族住在街上。”这句谚语大致勾勒了文山少数民族的分布,也反映了文山苗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他们所处的环境,奠定了苗族人对山中事物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识转变的基础。服饰是识别族群的手段之一,也是区分族群的特征之一,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审美或世界观。文山苗族大致可分为白苗、幼苗、花苗和韩苗。根据苗族专家对苗族服饰的分类,文山州苗族服饰有几何花披肩型(即川黔滇型)、马关型(即绣花百褶裙型)、丘北型(即白裙型)、开元型(即飘带型)。这三种服饰风格包括自称为蒙斗、蒙抓、蒙氏、蒙佩、蒙措、蒙巴、蒙耍的苗族人。都是说川黔滇话的苗语,文化习俗也差不多,只是服饰略有变化,可以分辨出来。
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苗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的服饰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服装风格由原来的深蓝色和黑色的单一色调转变为多彩的风格,更接近艺术的舞台,苗族妇女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色彩都是她们需要的色彩材料,她们应该穿上它们,形成一种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美。从文山苗族服饰的发展演变来看,其服饰风格已从五六十年代的大肥宽松发展到提倡各种分支服饰长短,以表现女性曲线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铭刻在苗族妇女心中,体现在她们固有的、自我表现的审美情趣中。“自然作为生活社会的对立面或补充,最容易吸引人进入这种审美境界。并诱导审美理解。这是因为无论是在展现生机和活力方面,还是在各种事物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和谐与魅力方面,自然的外在形式都能使人感到美好,进入遐想。”
苗族服饰的价值特征
1,艺术价值。苗族服饰经过种植、收割、打磨、纺纱、漂白、织布,到刺绣、蜡染、剪裁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饰,这些都体现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心。苗族妇女的抽象刺绣和蜡染图案反映和表达了她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她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个苗族姑娘把自己绣的丝带送给爱人时,她不需要更多的华丽辞藻来表达对爱人的忠诚。她只需要绣上丝带,就能囊括女孩想要表达的一切,真正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苗族是一个富有感情的民族,其精湛的刺绣和蜡染工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苗族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和“对称”,即十字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和一定的变化规律,等距、对称或重复。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一种整洁紧凑的感觉。特别是刺绣图案中很容易找到圆心,无论横折还是竖折,坐标轴都是对称的。很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组合图案是对称的,大图案和小图案也是对称的。同时非常注重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和图案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似乎事先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在欣赏苗绣蜡染图案时,是否能将数学公式和几何原理纳入计算,图案结构之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3.收藏价值。苗族服饰是中国色彩最丰富、种类最多、跨度最长的民族服饰,有着最华丽的刺绣和银饰,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艺的衰落,精致的手工苗族服饰越来越少。随着了解这项传统工艺的老一辈苗族人的离去,传统苗族服饰越来越难做了。
苗族服饰
花垣苗族的服饰是裹头的布手帕,尤雅地区是花手帕,其他地区是绿手帕。手帕长1-3米,穿多层人字。穿双排扣连衣裙,袖子长而小,裤子短而大,脚裹青色。材料大多是自己织的“家居服”,格子的衣服最有特色。苗族妇女的服饰比较复杂,头饰的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多是叠在一起,从前额一直延伸到后脑勺,扁而圆,像古代官女的发髻。尤雅地区的妇女喜欢包花包塔,但包法各有不同,层层叠叠,如鹅冠秋菊。女装都是丰胸,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领。裤子有短有大,腰部有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腿用滚边、刺绣或编纱,中间加栏杆,五颜六色,光彩夺目。
夏天,青年男女喜欢戴毛线帽,穿麻鞋。首饰是苗族妇女的最爱,种类繁多,造型美观。可分为金饰、银饰、胁饰、玉饰,以银饰最为常见。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医、带扣、银花、银章、披肩,常见的有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等。各种银饰都有不同的造型,有轮圈、平圈、盘图等。
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巴巴耳环等等。苗族妇女无论是结婚、走亲访友、做客、赶集、过节都要佩戴银饰。解放后,苗族服饰逐渐发生变化。现在除了吉威、布左、亚西、排比、排房、东马库,大部分都穿苗族服饰,其他城镇青年男女的衣服和汉族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