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内城墙的两个北角都不是直角?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无法解开这个谜。有人分析地形:元大都北墙在德胜门、安定门以北五里,遗迹犹存。它的西北角不反常,是直角。到了明朝,北京重建,为了防御,废弃了城北,在原城墙以南五里处修筑了新城墙。新建的北城墙西段穿过积水潭最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将积水潭的西端与城市隔开,于是西北角变成了斜角。明初积水潭的水比现在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加固城墙,满足建筑的需要,城墙根据地形进行倒角是合理的,所以这个观点被很多人接受。

第二种观点是,从国外卫星影像分析,北京西北角既有直角的,也有斜墙为主的影像。两墙基之间的夹角为35° ~ 36°,东西墙基线位于元代海子西北端北岸附近,与东墙在同一纬度上,说明此处确实修建过城墙。但是为什么没有完成呢?通过卫星图片也可以看到,从车公庄到德外大街有一条地层断裂带,穿过城市的西北角,与那个直角边斜交。现在的北京城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成时,北京城的四个角是直角。然而,在明清时期,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经常发生强烈地震。每次地震,北京西北角从西直门到新街口的城墙都会倒塌。虽然重建了很多次,但再坚固也总是被地震震塌。据考证,原来地下地基不牢,可能有活断层。陛下不得不向地震的力量屈服,决定收缩西北角的城墙,以避开不稳定地区。北京经历了几次地震,城墙从未倒塌。这就是为什么少了一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