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由来是什么?

紫禁城的名字来自紫星塔。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经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壁、二十八星座和其他星座。三墙包括太尉苑、紫微苑、天师苑。紫薇苑在三元的中间。中国古代天文学根据对太空中天体的长期观测,认为魏紫星位于天空正中,位置永恒,因此成为代表天帝的星座。这是天帝的住所。所以说天帝住的天宫就是紫宫。而禁,则更好理解,意思是皇宫是皇家的大本营,其他人不得来此。

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以为是真正的龙帝。而他们居住的宫殿被比作天空中的紫色宫殿。他们也希望能住在紫宫,以德治国,四面归化,从四面八方来到韩国,达到维持长期统治的目的。

明清皇帝出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考虑自身的安全,修建宫殿,既雄伟壮观,又戒备森严。这座城市不仅到处是宫殿和亭台楼阁,而且被一座10多米高的城墙和一条52米宽的护城河所包围。而且前哨多,安全性高。不用说,一般人欣赏阳台和凉亭是绝对不允许的,哪怕离得很近也不行。

明朝皇帝及其家人居住的皇宫,除了侍奉他们的宫女、太监和侍卫,只有被召见的官员和特权人员才能进入。这是一个外人不能越界的地方。所以明代的皇宫既是紫宫,又是禁地,所以被称为紫禁城。

故宫始建于明初永乐五年(1407)。明清两代,尤其是明朝嘉靖年间和清朝乾隆年间的重修和增建,使故宫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故宫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国五千年建筑文化的丰厚积淀。

明代北京建筑的四个时期——明朝开国皇帝朱迪在永乐四年(1406)修建了北京宫。此后,建筑工程一直持续进行,直到明朝末年。除了一般的维护,从工程量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永乐开拓时期。这一时期结合都城建设,将元朝老城整体南推,完成了北京城墙的修建,从而确定了宫城的位置和规模。因为故宫是吸收了明初凤阳和南京的宫殿建筑经验而建的,所以布局更加完整。宫城南北分前后,中轴线贯穿南北,左右对称,三路一排,东西六宫,呈星拱月之势,基本按照李周等传统文献中的城市规则进行规划。现存的故宫基本保持了永乐时期铺设的平面格局。

第二,正统完成期。这一时期包括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朝代,是明朝建国后初步稳定繁荣的时期。国家财力物力相对雄厚,先后完成了北京主要寺庙和皇家园林的修建。紫禁城三大殿的重建和两宫的修缮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工程。朱祁镇登基后的第一项主要任务是修建紫禁城,该工程始于东正教元年(1436),完成于东正教十年(1446)。

第三,嘉靖扩张时期。明朝此时商业资本主义发达,北京前三门外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嘉靖二十三年(1544),为防御而建南外罗城。这一时期的重点工程仍然是首推故宫三大殿。这个朝代火灾最多。嘉靖三十六年(1557)大火,导致“三堂十五门皆灾”,不得不陆续重建。直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才重修。其间,由于万寿宫重建,三大殿工程一度停滞。

第四,明末衰落期。从万历到明末,衰落迹象日益明显,政府无力进行大规模建设。万历三大殿又发生了一次火灾,但重建在18年被搁置,工程历时12年,直到天启才完工。

[编辑本段]建筑风格

建筑法式是指中国古代建筑在走向规范化、定型化的过程中,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模式而形成的一套特殊体系。北宋崇宁二年(1103),建筑法式是关于宫殿、寺庙、衙门、宅邸的设计、建造、所用材料的规范。据此,近代建筑史家将古建筑各部分及其构件的规格、尺寸、比例关系和做法要求简称为“法”。

故宫的建筑风格是在继承传统的标准化和定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工程惯例》,将法国对宫殿建筑修缮的要求进一步制度化。

明清宫殿建筑风格较之以往更加完整、细致、实用,对场地布局、桥台栏杆、大木架、屋顶风格、墙体造型、内外装饰、油画等诸多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建筑风格的制度化一方面标志着建筑体系的高度成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项目管理,但另一方面也有僵化的趋势,极大地限制了建筑设计师的创造力。

[编辑此段]建筑技术

明清时期,建筑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设计施工高度标准化、定型化,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也方便了施工和资金的管理。

清代宫殿的修缮由内务部会同工业部负责。内务部有一个建筑司,负责故宫的修缮。施工部有“样品室”和“计算室”,负责设计图纸、制作“热样”和估算工程量。雍正十二年(1734),工部公布《工程惯例》,作为寺庙、宫殿、仓库、城墙、庙宇、宫殿的建筑设计、施工和工程量核算的准则。房屋建筑专业有十一个专业,大概有二十个工种,分工明确,部门不同。主要有木、瓦、石、装帧、土、画、彩画、裱糊八个专业。各专业相互配合,确保工程质量。

到了明清时期,砖和釉料构件的产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宫殿建筑一般采用琉璃瓦屋顶,重要厅堂采用砖砌地面,建筑装饰极为豪华。